所在的位置: 浮生六记 >> 浮生六记简介 >> 围城

围城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http://m.39.net/pf/a_5197600.html
至此,总算摸清了自己码字的套路——打着读书笔记的幌子,满腹牢骚。内容多是记录阅读中迸发的“星火”,可惜只有一笔带过的运气,没有燎原的福分。篇幅不过千字,多了也只徒增网络垃圾罢了。末了补几句摘录,以示“看过”,方便日后取用。“看没看过”似乎比“看没看懂”更关乎颜面,这就好比学历证书,社交场只会品评你是哪所名校的高材生,不会考察在校期间的GPA排名,主修过哪几门专业课程。名人名言是一项伟大的发明,看过的、没看过的,看懂的、没看懂的,都能感慨几句。以《围城》为例,在朋友犯病(梦想躺着把钱挣了)的时候,照例奉上一句“工作像一座围城”,什么都没多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聊“婚姻像一座围城”,总还要顾及枕边的活人,交流不会畅快;聊“工作像一座围城”,简直就像在宣扬真理,能俘获全场的芳心。相反,冷人冷言就是一项脱离群众基础的发明,容易冷场,还容易坐实卖弄的嫌疑。为自证清白,此处不宜举例。再读《围城》,重“任教”章节、而轻“恋爱”、“婚姻”章节,与初读体验刚好反过来。我琢磨这转变背后的原因:其一,与当下状态相关,初读时在谋爱,再读时在谋生。其二,与最近读《浮生六记》有关,方鸿渐等人从上海辗转到重庆任教,和沈复那幕僚的一生颇有相似之处,身无分文的困窘,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再读《围城》,也更惊叹钱钟书辛辣的比喻,也与初读体验刚好反过来。我琢磨这转变背后的原因,也有两点:其一,我企图效仿钱钟书的写作技巧,哪个写点东西的人不想写出点什么东西呢?只是没那个能力,便只好拍拍胸脯说,“写给自己看的!”其二,与最近读《先知·沙与沫》有关。现在读英文诗很吃力,除了单词,语法也丢得彻底。所幸,下点功夫先复习下“主谓宾表定状”等基础语法,私以为(过度解读),“主谓宾”就像毫无想象力的主干道,“表定状”就像沿途隐藏的宝藏,这里才是兵家必争之地。最后,想用“绿茶婊”收个尾,外表单纯,内心贪婪,就像这篇千字文,借着《围城》的主场,凡尔赛着近期还看过《浮生六记》、《先知·沙与沫》。不过,就像孙柔嘉耍着手段哄骗方鸿渐结婚,最后注定结不出善果。我的“看过”不代表“看懂”,“没看过”也不代表“没看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