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沈复ldquo嬉皮士

也许,我们每个人,无论多么平凡,多么微不足道,如果把你一生的故事,以如此优美、宁静而温暖的方式,娓娓道来,都会是一部心灵的小小史诗。

——《浮生六记》译者,半枝半影

最近高考结束,暑假当时,终得闲散之时,便有幸找到封藏多年的《浮生六记》,在此之前,对此类“文艺范”作品并不感冒,但《浮生六记》却有一种清淡、质朴、温馨之美让人不觉沉醉。

前几天,又在自由君的“随口说美国”播客节目中偶然听到了关于最近我国出现的“躺平一族”与美国六七十年代“嬉皮士”的对比,深觉三者间的奇妙联结——他们多少都有一种“消极”的意味,在此简单与大家分享一下所思所感。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一点,这几种类似于“消极”的生活状态是存在于不同的时空中的,所以不可同类而语矣。但我们可以把这三者的异同提取并做一些有价值的探讨。

“嬉皮士运动”是美国六七十年代出现的一种范围波及十分广泛的文化现象,它源于美国在那个时代快速发展的经济、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与对外战争等多方面原因。二战以后,美国大发横财,经济迅速发展,所以顺其自然,这个年代出生的孩子,成了美国战后的“黄金一代”。

到了六七十年代,“黄金一代”长大成人,在这个阶段,美国发展风头正盛,这一代年轻人对国家抱有极高的期待,但就在这个阶段,美国对越南战争的邪恶企图逐渐浮出水面。

这令“黄金一代”的青年们非常反感,美国在年轻人眼中的和平大国变成了毫无人道的霸权主义者。随着“黄金一代”的失望,他们便逐渐选择“躺平”。所以在其中还是与一些反战的积极意义的。

再来谈一谈我国最近出现的“躺平一族”,这个族群的出现其实已有一段时间了,从趋势来看,他在逐渐从发达地区向外蔓延。

中国出现这种现象其实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经济市场化不断加深,就业压力和从业压力不断增大,许多人终于承受不住生活上的压力,从此选择“佛系”度日,甚至是“丧”。

在这里不得不说的一点是,与嬉皮士运动不同,“躺平一族”是非常被动的一个群体,躺平一族的“躺平”中夹杂着太多的无奈。

如果说,嬉皮士是对侵略战争的积极抗争,那么躺平一族便是对生活无望的消极妥协,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巨大竞争压力下,又不断被资本家们“割韭菜”,也许躺平一族真的找不到继续奋斗下去的希望了吧。

而在沈复的时代有时怎样面对来自生活的压力的呢?

读完《浮生六记》,莫名有种不可名状的温情与希冀之感。

从沈复的生活来看,客观的说,沈复是一个没落的士族子弟,他的家境几近贫寒,尤其是在父亲稼夫病逝后,家境更是一贫如洗。

展望沈复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但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潇洒闲适,生活有滋有味的翩翩公子。但为什么出于一样贫苦的处境,沈复能够自得其乐,但如今的上班族们却不得不被动躺平呢?在我看来,这其中的出路就在于——思想。

必须承认,如今的时代,我们大部分人生活的非常“物质”,却忽视了精神生活。诚然,在许多人看来,沈复是一个不争气、不上进的闲散子弟,没有能够广宗耀祖,甚至连传宗接代的任务都引儿子的夭折而未能完成。

但如果我们仔细想想,沈复无论出生在怎样的家庭环境里,他都会过上这样的生活,因为这本就是他想要的生活。

沈复本就是一个自得安闲、本性纯良、简单而又浪漫的人,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沈复就是一个热爱诗词歌赋、富有闲情雅致的人,他不觊觎荣华富贵,独独享受与芸二人的平淡生活。

正是因为沈复和芸都有着相似的艺术旨趣,才使得他们在家境没落不至于玩物丧志、浑浑噩噩。尽管在沈复的一生中也有着许多令他崩溃的时期,但是沈复永远都没有放弃心中最后的底线,这也使得沈复在日后编写《浮生六记》时,回首过往,心中仍能长存一股暖流,这股如梦如画的恬淡之美也使得《浮生六记》余韵长存。

芸其实与沈复十分相似,许多读者可能觉得芸在家中总是忍气吞声,导致自己处处受伤,但在我看来,芸并不是不知冷暖乐忧,恰恰是因为她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想要的是与夫君的恩恩爱爱,而不是亲戚邻里的夸赞;他想要的是和一家四口幸福安宁,而不是在外人面前风风光光。所以,芸在被误会时也许并无多少不甘,因为她并不在乎。

芸的这种生活态度值得我们许多人学习。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活得糊里糊涂,就像工作,许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何要做这份工作,只到昏天黑的的干活,却资本市场无情地淘汰,虽然我们为生活受尽了磨难,但我们内心深处可能更期望一种安宁。

现在,上班族们或许真的很苦很难,受尽了生活的摧残,但如果我们心中能有一个不变的信仰,不动摇的追求,再大的苦难在坚定的思想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眼前也许只有苟且,但心中还有远方啊!

况且,谁的生活中还没有一点“小确幸”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