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背后的浮生

暑假再读《浮生六记》,终是在沈复和芸娘的甜情蜜意里、潇放洒脱中,嚼出了另一种浮生况味。

沈复芸娘,夫唱妇随,情投意合。他们谈诗议赋,斗酒会友,种花布草,把爱情经营得风生水起。

然而,透过文字,忍看“浮生”。如花美眷的生活,却被他们过得愁云惨淡:卖女送子,典当借债,逐出族门,贫病交困。沈复腹有诗书却谋生无能,芸娘体恤温婉却持家无方。放浪与多情的沈复,何尝不是我们生活里的败家男儿?而芸娘的知书知趣,又何尝不是公婆眼中的无稽无礼呢?

文字记录生活,却无法真实地还原生活里的鸡零狗碎,家道里的鸡飞狗跳,情场上的兵荒马乱。

从文《湘行散记》中船夫挑工与吊脚楼女子的风流和多情,难道不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男盗女娼吗?可文字装饰了浮生。“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可当过了最好的年龄呢?又见着一个正当年龄的呢?

又想起那么多美丽的民国女子,她们才情背后的多舛遭际,也在后人的文字里复原成浮生一地鸡毛的模样。林徽因的聪颖多情,成就了其他人的情难,张爱玲的玲珑多慧也塑就了她文字里的后母的薄情寡义。

不由得想到村子里那几十年不和的婆媳。婆婆在将死之时,要陪夜的邻人转告媳妇,若不到床前叫声“娘”,死了变鬼也要作怪她。媳妇如她所愿,跪拜叫“娘”。众人指责媳妇的不孝,叹息婆婆的艰难。而我看到的是婆婆诅咒背后的不甘和不容,媳妇跪拜瞬间的释怀和解脱。

谁的人生不是故事,故事里又怎少得了悲喜?

只不过,有些故事是汪曾祺《受戒》式的,冲淡的背后是对戒律世俗的讽刺;有些故事是李新勇《风乐桃花》式的,风趣诙谐的背后是对荒诞生活的宽容;有些故事是余华《活着》式的,是撕裂了生活后的坚韧。

有人在浮生里,摸爬滚打;有人在浮生中,顺势而为。

有人在浮生里,开出了花;有人在浮生里,烂掉了根。

适逢《那时花开月正圆》热播。想孙俪的几出热剧,演尽了一个个女子浮生里的跌宕,看穿了浮沉里一些不灭的东西。于是在秋风乍起之时,《沙地》采稿之际,想起芸芸众生,想起文字背后看到的悲喜宠辱,在自己的浮生里,独开一朵木槿。

萍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