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静”中见自己
生活多滋味,咸淡两由之。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闲步秋风中,“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以静为体,以柔为用。
中者,正也;庸者,用也。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也。
禅者,悟境也。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此情不关风月事,与君梦里醉清茶。
宁静,不过是心灵的井然有序。
过去的生活里或许有过太多的轰轰烈烈,被太多热闹环绕的心是里静很远的。
被太多念想干扰的脑袋是看不见空静之美的。
唯有让自己静下来才能悟出过中的妙意。
当把时间都留给自己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原来在生活里我们并不需要有那么多的人际交往,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外物。
当我们向内看自己的时候,你会惊讶地发现你竟然富足到不需要任何外物来给你满足感,安全感。
你本就富足,你所有的外物都仅仅是一个个可有可无的装饰物。
于“趣”中见众生
要说到生活情趣,我最先想到的莫过《浮生六记》里作者沈复的妻子芸娘,她被林语堂誉为“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
作家马德就曾用白话文将芸娘在生活里其中一个有情趣的细节表现的淋漓尽致:夏天的荷花,刚开的时候,一般是晚上含苞,早上再绽开。聪明而灵透的芸娘,利用荷花这一自然的本性,用纱囊裹一小撮茶叶在里边,然后,趁荷花将要含苞的时候,放置在花心里。第二天早上,当荷花重新绽开的时候,便取茶叶出来,这时候,用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其实能让每一天变美好的,不是轰轰烈烈的惊喜,也不是升官发财,结婚生子等这样难得一遇的大事儿,而是平常日子里一粥一饭的感动。
生活每一天都是一样的,有的人家财万贯,游手好闲,却终觉日子过得枯燥无味,有的人过的捉襟见肘,却在忙里偷闲中找到生活的趣味。
过一种有情趣生活,其实不是简单的金钱堆砌,也不是拥有很多悠闲的时光,而是拥有一份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琐碎平常的日子里,告别粗糙的生活方式,给自己一个生机盎然的人生。
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中说:“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
没有在平淡和琐碎中提炼美好的能力,即使走遍天下也无法获得满意的生活。
愿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我们,依旧能拥有一份生活情趣感受到平凡日子里的蓝天,白云,诗酒花。
于“识”中见天地
见识不足、难以决断就会思虑过度、担忧狐疑、没有安全感。
有时候那种多思多虑、惶恐不安的生活并不是外界给我们的,而是自己见识浅薄造成的。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山中的浮云能够遮住登山人的双眼,而我们生活中又有多少“遮望眼”的“浮云”?
“多见者识广,博览者心宏”。
欧阳修也说,“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
要改变这种状况,冲破这些“浮云”,需要的是充实自己,开阔眼界。
读书,便是“登高”“望远”的捷径之一。
“读经长学问,读史长见识”,读前人的优秀书籍,借鉴前人的智慧经验,遇到事情自然心开意解,自然知道如何应对处理。
书读多了,其心胸和思想会相对其他人开阔得多,志存高远,胸襟旷达,才不会为私心杂念所困、功名利禄所累。
如果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