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抖音时代的一股清流

读书是一件极好且极美的事,应该比美食之于人的诱惑更大一些。

团团邀你一起读书

抖音神曲刷屏的一年,《浮生六记》居然也能流行起来。

前段时间,在东方卫视的阅文超级IP盛典上,作家和明星云集。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演员向大家推荐自己最爱的书籍。

当主持人曹可凡问到胡歌时,他只说了一本:《浮生六记》。

无独有偶,年底盘点时,京东做了个榜单,最长盛不衰的图书,既不是名人自传、成功学,也不是人气作家的畅销书,而是这本不起眼的古文小册子——《浮生六记》。

而早在年,汪涵也曾表示《浮生六记》是他首推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

在这样一个充满了碎片化信息的时代,《浮生六记》出乎意料地成为了“抖音时代”的一股清流。

究其原因,也许如胡歌所说:

在成功学和心灵鸡汤之外,我们也可以多去寻找一些生活的小确幸,因为真正的幸福,其实藏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之中。

也许如汪涵所言,这本小册子让我们学会“以美的目光,去发现周遭的一切。”

而对于现代的年轻人而言,《浮生六记》更大的意义,也许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的可能:

在超脱世俗、物质生活之外,我们也能以自己的方式去寻求生活的美好和精神的追求。

年前的《浮生六记》不涉喧嚣,它似乎通篇都在讲一件事:怎么把看起来平淡甚至清苦的生活,咂摸出一些滋味来。

吃不起大鱼大肉,粗茶淡饭也有滋有味,还能体会出生活的意趣——

芸爱用麻油加少许白糖拌腐乳吃,也很鲜美;拿卤瓜捣烂用来拌腐乳,起名叫“双鲜酱”,味道异样美好。我说:“这些东西,开始讨厌,后来却爱上吃了,想来真是不可理解啊。”芸道:“这好比情之所钟,虽然人家丑,你还是不嫌弃了。”

——《浮生六记》

破损的字画,收集起来就是珍贵、独特的藏品——

破书残画这些,芸却极为珍惜。家里的书,凡是残缺不全的,芸便搜集整齐,分门别类,汇集订制成帙,起名叫“继简残编”。破损的字画,芸必然找出旧纸来粘补成幅,有破缺的地方,请我补全好,然后卷起,就叫作“弃余集赏”。

——《浮生六记》

除了生活的情趣,《浮生六记》的再次流行,也与超越了物质,有着灵魂共鸣的爱情有关。

《浮生六记》作者为清代江南才子沈复,就是曾经语文课本里“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选自《童趣》)的作者。

他在十八岁时娶舅女陈芸为妻。婚后夫妻举案齐眉、相爱甚笃,直至陈芸病逝,仍情深如旧。

而在两百年后,沈复写给芸娘的情书承包了读书人的书架,而这段美好的爱情,也随着《浮生六记》的再度流行,从知识分子的小众审美扩散到了大众的视野。

当两人青梅竹马时,便已经撒下了一把跨越两百年的狗粮——

当夜送亲戚到城外,回来时已经三更。我肚子饿,想找吃的。老婢女给我枣脯吃,我嫌太甜了,芸便暗地里牵我的袖子。我跟她到房间里,见她藏着暖粥和小菜呢。我欣然举箸,正待吃时,忽然听见芸的堂兄玉衡嚷嚷:“淑妹快来!”芸急忙关门,应道:“我累了!要睡了!”玉衡已经挤将进来,见我正要吃粥,便笑睨着芸说:“刚才我要粥,你说吃完了;却藏粥在这里,专门招待你夫婿吗?”

——《浮生六记》

当洞房花烛时,二人共读诗书、亲密无间,让我们看到什么才叫真正的灵魂伴侣——

随嫁婆娘在旁催我们睡觉,我便让她关门先走,自己和芸并肩调笑,仿佛密友重逢。伸手探她的心口,也是怦然不止,于是俯到她耳边问:“姐姐的心跳,怎么如此,像舂米似的?”芸回眸微笑。我只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便将芸拥入帷帐,缠绵怜爱,不知东方之既白。

——《浮生六记》

多年后妻子离世,物是人非之际,沈复还能回想起与芸娘当年谈到的“诗与远方”——

芸喜道:“以后哪年,当与郎君在这里造个房子,绕着屋买十亩菜园,招来仆人仆妇种瓜果蔬菜,来供给日常家用。郎君画画,我来刺绣,当作品诗饮酒的资费。这样布衣菜饭,终身快乐,不必计划去远游他处啦。”我对这想法深为赞许。

如今我倒有了做这些事的余地,可是芸这唯一知己已经离世,岂不值得感叹么?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成书后并未刊行出版,沈复也似乎消失在了历史中。但书中文字却在民间多有传抄,引以为珍。因其中以真言述真情,从不刻意造作,深为后世文人所推崇,辗转世间,流传至今。

而这本古朴、真切的小册子的再度流行,让我们看到——这一代年轻人背负着浮躁与功利的标签,即使时代再浮躁,我们依然保有精神层面的追求:

面对经济拮据的现状,我们如何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没钱的年轻人,还能否拥有理想的爱情?

沈复和陈芸给出的回答熨帖人心:贫贱夫妻未必百事哀,生活的乐趣与经济条件无关,就散落在点滴琐碎之间。

就如林语堂对《浮生六记》的评价:

我相信淳朴恬适自甘的生活——如芸所说‘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生活,是宇宙间最美丽的东西。在我翻阅重读这本小册之时,每每不期然而然想到这安乐的问题——读了沈复的书每使我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

这样的妙人,这样好的爱情,这样理想的生活,原来两百年前就已存在。

—完—

欢迎转发点赞

转载时须在文首注明来源

青春胜利(ID:slyttw)

▼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