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后,身边只剩下这四种人

年过半百,人生开始走“下坡路”。

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五十岁后的人生路,比以前更难走。

太多人渐渐离开,没有太多不欢而散,大多都是悄然离去。

钱钟书说,从此以后,没有生离,只有死别。

人生最无奈就是离别,却也要看淡人来人往,看开物是人非。

五十岁后,身边的人越来越少,留下来的,才是最在乎你的人。

他们,不是过客,是这辈子来“渡”你的人……

壹,剪不断的亲人

这“亲人”一是指父母。

很羡慕一种家庭,“四世同堂”,有一天当自己老了,自己的父母还健在,他们看你还像一个小孩,日夜惦念着你,还记得你儿时的模样。

老话讲,家有一宝,如有一老。

掐指一算,人这一辈子有多少时间陪伴老人,忽然有一天他们就老了,忽然有一天,自己也年过半百。

如果活到五十岁父母还健在,多好啊!

这个世上,所有人都可能会背弃你,但父母不会。

五十岁后,家里有老父老母健康长寿,是人这一生最幸福的事了,空闲时陪他们遛遛弯,聊聊天,每天早晨去给他们买早餐,傍晚,和他们一起笑看夕阳!

这“亲人”指兄弟姐妹,以前的家庭里,有很多兄弟姐妹,小时候感情很深,打断骨头连着筋,长大以后,各自成家,各自有了各自的孩子,心就疏远了。

有的兄弟姐妹,为了利益撕破脸皮,你欠他的,他欠你的,是非恩怨,只怪人心太复杂。

人的“现实”是一种必然,也许,许多人都会感到无奈,活到一定年纪,自然看淡了爱恨情仇。

为什么有的人,一旦提起“亲人”,就咬牙切齿?

为什么有的人,活到一定年纪,一旦想起某位亲人,眼泪就止不住的流?

曹植感叹——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五十岁后,有的亲戚天各一方,有的亲戚礼尚往来,有的亲人,还是剪不断的亲人!

贰,吵不散的爱人

《浮生六记》有一句话——愿,有人与你共黄昏,愿,有人问你粥可温。

年过半百,最幸福的事是什么?不是有太多钱,不是有太多人簇拥,而是有个老伴,与你共黄昏。

夫妻在一起风风雨雨几十年,有过无数次争吵,有过离婚的念头,有过辛酸的经历,有过失望的绝望。

可还是熬过来了,无论多少人走了,始终互相陪伴,不离不弃。

《菜根谭》讲道——世态有炎凉,而我无嗔喜;世味有浓淡,而我无欣厌。一毫不落世情窠臼,便是在世出世法也。

年轻时入世,与爱人一起寻找出世的路,年老后出世,与老伴一起遁入入世的门。

谁不渴望天长地久,只怕人心善变;

谁不期盼与子偕老,只怕世事无常。

夫妻能经历几十年的酸甜苦辣,能经受几十年现实的考验,熬成一个老伴,心甘情愿陪伴在身旁,就是人生一大幸事。

五十岁后,珍惜眼前人,珍重婚姻,珍视爱人,且行且珍惜!

叁,舍不掉的儿女

常言道,养儿方知父母恩!

有一天自己突然作了父母,看孩子一点点长大,一幕幕都烙印在心里,不管经历了怎样的苦,也心甘情愿。

父母对儿女的爱,最无私,也最“无理”。

这世上的人,谁都不必须对谁好,谁对谁好都不是理所当然。

唯有父母面对儿女,自作多情也好,只求问心无愧。

想想没钱的时候,宁可自己饿着,也要让孩子吃饱。

熬过一个个春夏秋冬,孩子一点点慢慢长大,孩子活得开心、幸福,自己的心就毫无遗憾。

成年人最爱讲的一句话——还不是为了孩子。

父母对儿女,是那么无私,又是那么“自私”,一心一意,有情有义,无怨无悔!

五十岁后,儿女已经长大,只愿他们健康平安,幸福快乐,有儿女常回家看看,就是活着最大的盼头……

肆,忘不了的知己

很喜欢一首老歌,叫《忘不了》——为何一转眼,时光飞逝如电,看不清的岁月,抹不去的从前……

人这一辈子,大多数人都属于过客,却也一定会遇见一个知己,一辈子都“忘不了”。

所谓“知己”,或许是同性,譬如“管鲍之交”,或许是异性,就像李师师和燕青。

管仲曾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朋友易交,知己难求,人生有一位知己,是多么难得。

真正的知己,会互相善待,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真诚,互相帮助,互相支持。

真正的知己,不因彼此的贫富、得失、成败而变心。

真正的知己,不因境遇的变化而离弃。

真正的知己,在一起时永远不厌恶。

真正的知己,离别以后“忘不了”……

五十岁后,也许,那个知己已经不在身旁,心却永远留在了“这里”。

有一天假若还能再见,一定会相拥而泣,或者深情注视着彼此——“你老了”,“你也老了”!

人这一生,谁会预料到在哪一段时光遇见了谁,

而谁,永远成为了此生最不可割舍的知己!

纵然现实残酷,纵然人来人往,纵然彼此都会随风而去,但纵然三生三世,也永远不会忘记你——知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