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陈芸油尽灯枯,沈复却在外招艺妓,

江苏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2.html

01浮生六记

《红楼梦》和《西厢记》都是中国古典爱情的代表作,那些痴男怨女总是让人印象深刻。

有时候我在想,古典爱情或许就是一种艺术形式吧,真实生活中,真的会有那样炽烈又浪漫的人吗?

直到我读了《浮生六记》,它彻底颠覆了我的想法——

原来古代人,真的好会谈恋爱~

02两小无猜

沈复,字三白,号梅逸,生于乾隆二十八年(年)的正月。同一年底,他未来的妻子陈芸也呱呱坠地,此刻是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从亲缘关系上说,他们俩是表舅亲。

陈芸的父亲是沈复的亲舅舅。陈芸四岁的时候,父亲不幸过世,芸母辛苦带着她和年幼的弟弟。陈芸长大后做得一手好女红,家里也全靠她养活生计,她还负责供弟弟读书。

陈芸没请过先生,但是她从小聪慧,自学认字还会赋诗,曾经写过“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诗句。

沈复打小儿就对陈芸亲近,自幼他们姐弟相称。在沈复十三岁随母亲探亲时,偶然见陈芸的诗并十分倾心,还主动向母亲提出:

若为儿择妻,则非淑姐不娶。

于是母亲脱下自己的金戒指作为婚约订礼,这一年他们俩十三岁。

03浓情蜜意

陈芸长得很清瘦,眉清目秀,神采飞扬,只有嘴巴因牙齿的轻微突出不能合拢,沈复认为这是唯一的美中不足,但也依旧情态绵绵,让人神消。

陈芸的清瘦因为她斋戒多年,原因是为了小时候出水痘的沈复祈福,这件事还是沈复在新婚之夜猜到的。

和我们想象的先婚后爱不同,沈复和陈芸婚前的感情就十分要好,算是一见倾心。

刚刚订婚时,沈复来参加陈芸堂姐的婚礼,半夜沈复饿肚子,陈芸偷偷将留好的一碗粥送给他,恰巧被陈芸堂兄看见。

堂兄打趣陈芸偏向夫婿,惹得陈芸两颊绯红、夺门而去,全家人知道后都哄堂大笑。

成婚之日在乾隆四十五年正月二十二。

洞房花烛时,沈复偷偷在桌案下握住陈芸的手,心里不觉砰砰乱跳,这种怦然的悸动,一直伴随到陈芸不在世上的那一天,真可谓情深意浓。

小两口婚后十分甜蜜,丝毫没有古板和无趣。

沈复常和陈芸以酒为伴吟诗作对,平日里不管在哪里见到对方,都要拉起对方的手亲密相问“去哪儿”?

二人也常并肩齐座,不管屋里有没有别人,总是腻在一起。陈芸还曾经女扮男装,随丈夫一起出门游玩,甚至他们还亲自画了一幅月老像,期盼生生世世永结同心……

这一对恩爱夫妻,真叫人羡慕不已。

04可爱女人

林语堂曾将《浮生六记》四篇翻译成英文,并在序言中写道:“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我非常同意这句话,陈芸确实蕙质兰心,温柔可爱。

陈芸是个十分有趣的女子,她曾在沈复桌案上的花瓶中,点缀几只被做成标本的蝴蝶,一下子就给插花填了很多灵气。

她还是个热爱生活的女子,沈复家道中落,不得已搬家,新宅屋子十分黑暗,陈芸便贴上白纸;

他们买不起屏风,陈芸便给家里做了一个“活屏风”,用几只竹竿搭起屏风架子,任由植物果蔬的枝蔓爬到架子上,夏日里绿荫满满,煞是好看;

她曾在夏日把茶叶放在荷花心中,晚上荷花闭合,第二天她取出茶叶,用烹煮好雨水来泡茶,香韵绝妙。

陈芸还是个美食家,一些简单的食材到了她的手里,便成了美味佳肴。沈复好客,他的朋友无不欣赏陈芸之灵气和娴熟。

陈芸还是一个十分善良的女子。沈复有个弟弟,此人心术不正、贪恋钱财,当初他娶妻下聘的时候,家中没有珠花,陈芸便把自己彩礼中的珠花献给了沈母。众人都为她觉得可惜,陈芸却毫不在意。

沈复之弟还经常欠下外债逃之夭夭,债主找到沈复这个担保人,当时沈复不在家中,都是陈芸靠着一针一线还上了欠款,但陈芸始终没有责备之语。

常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句话在陈芸身上便失效了。不论沈复多么落魄,陈芸始终不离不弃。沈复对妻子也是情根深种,譬如他曾写下这几句经典句子: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想仇,亦不可过于情笃。来世卿当为男,我为女子相从。

金句诸如此类繁多,可是我却为陈芸感到叹息。他们俩的爱情不是一口甜甜的狗粮,而是带着玻璃碴的糖。

05悲欢离合

若论风花雪月、蜜意柔情,书生倒是有些用处,但生活不只是诗与远方,更多的是柴米油盐。在沈复身上,存在着一切封建书生的恶习。

首先,沈复不会处理家庭矛盾。在中国古代,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族的事。陈芸家族没落,最开始嫁到沈家后总有些自卑,不敢当众与丈夫嬉笑玩闹,蜜月时也不敢和丈夫赖床,担心婆婆责备她懒惰。

好在陈芸知书达理,不仅识文断字还女红精湛,时间长了很受公婆喜爱。但事情总是事与愿违,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陈芸的才气也让她无端经历一场风波。

起因是沈复和父亲在外做幕僚,父亲见陈芸通些笔墨,便让陈芸代写家信。没多久,家中就有些闲言碎语,沈母便以为是陈芸从中做了手脚,就不让她再写信。

公公并不知原委,只认为陈芸不屑代写家书,十分恼火。沈复想要代陈芸解释清楚,但陈芸担心又得罪婆婆,故独自咽下苦楚,到最后都没有给自己澄清。

没过几年,沈复听父亲的友人念叨,父亲想娶妾在外照顾自己,便把想法告诉陈芸让她谋划,可惜这件事被沈母知道,陈芸又失了婆婆的心。

后来公公自己娶了个姚姓小妾,没多久便病重,陈芸揣测沈母之意便写了一封密信给沈复,提出为了父亲的身体,遣送小妾回家中。

没想到这封信被公公拆看,他大发雷霆。屋漏偏逢连夜雨,恰巧此时又发生了小叔子借钱不还、陈芸替他还债的事儿,公公竟认为陈芸背着丈夫借钱、诽谤小叔。

在公婆眼里,陈芸成了搬弄是非的女人。

于是公公把沈复夫妻赶出了家门,他们不得已住到了友人家中的萧爽楼。沈复作为连接父母和妻子的纽带,不但不能够挺身化解,反而让妻子多次陷于不义。

妻子的密信能够到了公公的手里,足见沈复“父为子纲”思想下的禁锢和无能为力,在这个背景下他依然怂恿妻子为父亲纳妾,简直就是把陈芸往火坑里推。

再有,沈复不懂得理财经营。自古百无一用是书生。沈复虽能写字画画,但他们换不来柴米油盐。多年来他总是在求学或是做幕僚中徘徊,但却始终贫困潦倒。

沈老爷在世时,沈复跟随父亲给人当幕僚,可惜学无所成。等到自己四十岁应聘时,还没干上几个月就被裁员了,可见沈复并不懂得官场之道,也没有足够的才华。

后来沈复想要买酒经商,没想到赶上了台湾林爽文之乱,海路阻断,囤着的酒卖不出去,全部折了本。

沈复好不容易有一次跟随朋友到广东贩运赚了一笔钱,家中的陈芸盼着沈复赚一笔大钱好够下半生生计,沈复确实赚了百金,但也却被他花费一空。

家中的妻子成了唯一支柱,陈芸身体不好患有肺结核,丈夫在外挥金如土,她却在家熬夜赶绣《心经》,因此病情加重为身死埋下祸根。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沈复多情却不专情。爱情是排他的,但陈芸却深受封建女子的思想影响,一心想要为丈夫纳妾。在古代,丈夫不纳妾会让人瞧不起这家的女主人,以为她有失女子风范。

陈芸本来看中了一位姑娘,还把自己的玉镯送给她当做定金聘礼,没想到这姑娘却被更有权有势的官家花费千金夺走,为此陈芸大病一场。

除此之外,沈复更有留宿艺伎的黑历史。

还是在广东游乐之时,沈复结识一位名叫喜儿的艺伎,日夜与其欢游。他认为喜儿有些陈芸的影子,故爱屋及乌喜爱喜儿,扭曲地表达自己对妻子的爱。

沈复还说,看别的男人都左拥右抱,唯独他只找喜儿同眠共枕,喜儿也被其他女子艳羡不已。在他离开广东后,喜儿竟想要为他自寻短见,沈复心里不乏悲伤又有一些卑鄙的窃喜。

沈复潇洒之时,陈芸还在家期盼着丈夫可以赚些银两回家。对比之下,陈芸的真诚完全暴露了沈复的虚伪。

06悲剧人生

以上种种,其实都是沈复平庸无为,缺乏进取精神的写照。

沈复在20岁的时候,就和友人一起寻觅隐居之地,可见他向来不喜欢这些世俗。可惜沈复乃凡人之身,怎么可以学神仙置身世外。

沈复是善良的,他友人众多,困难之时多靠朋友接济。当初父亲死后,弟弟和他争夺家财他也毫无怨言。

但沈复又是无能的。他的一对儿女,因为自己无力照顾,大女儿早早被给人做童养媳,小儿子跟着别人出去学做生意,没想到却白发人送黑发人早早过世。

还有妻子陈芸,虽然他竭尽全力筹钱为妻子看病,口口声声说来世还要做夫妻,却在赚钱时刻只想着吃喝玩乐,不知道谋划未来,害得陈芸心力交瘁,油尽灯枯,年仅41岁。

有人说沈复是个渣男,但我认为他对陈芸的爱是真切的。可他又受封建社会的毒害,表现在对感情不够专一,对亲情淡薄,对命运妥协。

沈复书生的浪漫和寡断,文人的洒脱和无为,人格的矛盾和统一,悲剧必然成为他人生的注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