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苏州文艺演出的版图,正悄然生变

白癜风专项援助 http://m.39.net/pf/a_5777828.html

◎顾善闻罗雯/圆桌观察员

9月的苏州已经有了一丝丝凉意。但在“姑苏八点半”和第二届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的烘托下,苏州文艺演出产业正让热情高涨的观众们感受着盛夏的如火如荼。

从室内到室外,从西洋近现代剧目到突破创新的苏州古典文创。苏州高质量发展为何需要出色的文艺演出产业?苏州文艺演出产业正经历怎样的变化?尚有哪些不足?如何加以改进并获得更大的进步?

······

来看看!

“在欢笑中爱上艺术”

“作为美术专业的科班生,我还真的不知道印象派大师们的背后还有这么多‘黑料’。”在苏州一家美术馆工作的朱先生意犹未尽。

9月5日,《罗依尔的艺术脱口秀·印象派与巴黎的美好年代》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上演。朱先生是50%上座上限中不虚此行的一员。

罗依尔是艺术脱口秀创始人、敦煌文化守望者和上海博物馆特邀专家,迄今已经举办了多场脱口秀演出。“我要让观众在欢笑中爱上艺术”。

罗依尔的艺术脱口秀,早已火遍上海。

如今,罗依尔的艺术脱口秀来到苏州了。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的引进和推广下,为苏州观众所喜爱。它见证了苏州文艺演出市场的繁荣与开放。

罗依尔绘声绘色地用脱口秀讲述美术史。

据悉,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今后还将继续开拓苏州艺术脱口秀市场,以合作引进、联合制作等形式举办更多的艺术脱口秀演出,涵盖美术、音乐等不同艺术种类,丰富苏州演出市场。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园区科文中心,是苏州文艺演出事业的重镇。年,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举行了场各类演出活动,放映了1.8万场电影,累计观影人数约70万人次。

“过去,我们的演出以周末为主。自年起,我们中心逐步加大平日演出场次,培养观众‘周三小周末’的观影习惯,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做到‘天天演’。艺术中心大剧院里主要上演音乐剧、话剧和大型儿童剧。而小型音乐会、小型舞蹈和亲子儿童节目一般都在大道喜剧院里进行。金鸡湖音乐厅则主要以苏州交响乐团音乐会为主。”新时代集团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常务副总张亮告诉圆桌观察员。

除了园区科文中心,苏州的剧场演出重镇还有苏州保利大剧院、独墅湖影剧院、高新区文体中心等。年苏州市区范围剧场演出总票房超1亿元。

原创,才是王道

晚上7点钟,陆先生来到苏州状元博物馆。登记、验票后,他领取了一副专业耳机。15分钟后,包括陆先生在内的约30名游客戴上耳机,迈上通往平江路和相门城墙的苏州文化之旅。

徜徉在夜幕下粉墙黛瓦的江南小巷中,从耳机里不断传来有关赛金花、国鼎魂这样令人回味无穷的苏州故事。边听边走,边走边看,边看边思。“真是陶醉其中。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陆先生对这趟文化之旅赞不绝口。

让陆先生“声”临其境的,是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打造的《“声”入姑苏·平江》——通过事先编写的剧本形成的录音,让游客戴着耳机在行走当中听着故事去品味苏州古城的魅力。

从状元府到相门:《“声”入姑苏·平江》行进路线图。

《“声”入姑苏·平江》是苏州文化演出形式日益多元化的代表之一。年时,包括音乐剧、话剧、芭蕾舞剧等在大剧场内欣赏的室内剧还在文艺演出中占据绝对优势。今年出现疫情后,由于苏州控制得早、控制得好,并在4月底正式上线“姑苏八点半”后,演艺形式于是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第二届江南文化节的举办,一系列“江南小剧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除了沉侵式感官体验剧《“声”入姑苏·平江》外,沧浪亭园林里上演实景版昆剧《浮生六记》,苏州昆剧院传习所分别推出实景版昆剧《玉簪记》和《游园惊梦》,怡园藕香榭传唱苏剧经典······

清婉的吴歌,飘逸的水袖,灵动的评弹。“姑苏八点半”和江南文化节不仅丰富了苏州文艺演出市场的形态,还推动了原有室内剧、大型剧的全方位创新。

一直以来,苏州剧院演出市场上的剧目,绝大多数都是引进海内外优秀剧目为主。剧场以买断、合作、租场等方式进行合作。苏州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昆曲、评弹、苏剧三朵金花齐放。随着苏州芭蕾舞团、苏州交响乐团和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的成立,新老三朵金花为苏州的演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但演出总量和市场化运营相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们过去以引进和经纪为主,不以自主创作为主要方向。我们不生产内容,而只做艺术的搬运工。”张亮说,疫情的到来尽管让上半年的剧场内演出市场偃旗息鼓,然而也给了业内人士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做剧院的内容创作生产?什么样的原创作品既能传播正能量,又能为市场所接受?

科文中心上演的《亲爱的日记》。

正因如此,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声”入姑苏·平江》才会应运而生。“我们还和合作伙伴联手制作了一部原创儿童音乐剧《亲爱的日记》,讲述的是疫情下人们对生活的态度。这部剧也是我们原创的代表之一。”

现在,只要打开江南文化节的节目清单,一部部苏州本地的原创作品便会迅速映入眼帘。

文艺演出“全产业链”

苏州是全国经济强市,世界最大制造业中心之一。同时,苏州也是一座有着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所以,苏州文化演出市场的质与量,必须得“配得上”这座城市发达的经济和厚重的历史。

外部环境的变化是自主创新动力的直接来源之一。正如中美经贸摩擦和科技冲突坚定了中国建设自主可控半导体工业体系的决心,疫情突至也加速了苏州文艺演出内容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不仅仅苏州文化产业的各个主体要发展壮大,哪怕是疫情部分阻断了外部优秀内容的引进,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也必须推动自主开发。

同时,一味引进也会加重经济负担。一些卖座的知名音乐剧如《摇滚学校》、《妈妈咪呀》和《芝加哥》等,皆价格不菲。高额运营成本,往往伴随着主办团队经营的巨大风险。即便有所盈利,相较持续几月甚至几年的跟进、服务与营销,利润也会变得非常微薄。这是演艺行业的普遍特点。

加强原创,推动苏州在文艺演出事业上的产业升级,坚持原创和引进结合,营造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苏州,已经在这方面形成了共识。

苏州科文中心是苏州文艺演出事业的重镇。

原创质量的优劣和数量的多寡,说到底比拼的是人才。像昆曲、苏剧和评弹这类源于苏州本土的市场化艺术创新,苏州人才储备相对丰腴。但是在音乐剧、话剧等近现代艺术领域,苏州的原创人才还相当匮乏。

业内专家指出,就以话剧来看,要有编剧和导演的团队,要有服装、化妆、道具的团队,这是从事原创内容生产的必要资源。目前苏州都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苏州应以“姑苏八点半”和江南文化节为市场载体,从审批、补贴、税收等诸多政策领域给予国内外的优秀资源以创业便利,鼓励他们把公司的总部或支部设在苏州。从人才、设备到资本,涵盖内容制作到经纪网络,不断充实和完善苏州的文艺演出产业链。

文化产业做到最后,不是靠资本,也不是靠硬件,最终还要靠脑力和创造力融合成一件件作品和优质内容。第三届江南青年戏剧节正在举办中,承办单位相关人员指出,苏州不妨加强优势剧场平台和本土相关专业院团、民间戏剧社团和爱好者社团的合作,通过本土剧团给后者提供资金,鼓励艺术发烧友从事原创并反复打磨,然后让他们登上苏州最好的文化艺术中心舞台进行演出。利用演出塑造口碑,随后再进一步提升作品质量。

在苏州,论性别,以室内剧看,女性观众占70%。论年龄,音乐剧、话剧的观众80%处于20~40岁。尽管经济发达,不过和北京、上海相比,苏州的文化消费力依然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观众品味的培养,欣赏能力的提高,进而营造符合苏州城市气质的艺术氛围,都和作品内容的原创性、青春化、时尚化水平息息相关。

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群体,日渐充裕的资本,引人入胜的原创内容,不断成熟的观众群体。苏州正朝文艺演出的“全产业链”强市迈步前进。

摄影:徐志强郝舒婷编辑:顾善闻

原创不易,费心费力;

倘若看中,欢迎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