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关于陆游和唐琬的《钗头凤》故事后,有人提及《浮生六记》于是下来好好研究了一番《浮生六记》主人公沈复和芸娘的爱情故事。
总体来说,在古代男女爱情故事中,大多是女性的悲剧结束,只是他们二人这段爱情除了悲情了些,还有那么一些让人匪夷所思。
先说说沈复这个人吧,就是个典型的书生,家庭条件也算不得好,但是呢因为书生气太重,硬要充当小资情调,说是书生吧,也不好好读书,也不好好谋生,整天就知道四处游玩,学什么文人骚客的风流倜傥,什么饮酒赋诗,养兰花,搜藏字画陶怡情操。
而她的妻子芸娘呢,就是典型的旧时女子,一心以夫君为重,最后害了自己。
沈复赏花想喝酒,郊外没有酒,芸娘把热茶的壶改装成可以热酒菜的罐炉,又在街上雇了个卖混沌的,让他挑着扁担成全了这次郊游。
沈复家徒四壁,家里光线暗,嫌不好看。芸娘就裁了白纸,糊在墙上,让房间就亮堂多了。夏天,楼下去了窗户,他又“觉空洞无遮拦”。芸娘“以旧帘代栏,于横竹搭帘处,连横竹裹缝之”。
夏天荷花“晚含而晓放”,芸娘用小囊装少许茶叶,放置花心,第二天早上取出来,用泉水烹茶,清香扑鼻。由此可见芸娘放在现在也是绝对的贤妻良母且富有生活情趣的巧女子!可是纵使七窍玲珑心,都全是用在丈夫身上,惟独没有想到自己....
其中一次,沈复的朋友来炫耀自己的小妾美貌,芸娘认为那美人缺乏韵味。于是就决定要给自己丈夫寻一位美艳却不失风韵的女子为妾室。
说来也巧,后来芸娘得知浙江一名妓女的女儿憨园刚满16,亭亭玉立,“一泓秋水照人寒”且“颇知文墨”的样子芸娘就非常喜欢。
就询问人家小美女若愿意定亲的话,就把手上的翡翠钏送给她。后来沈复发现的时候,这个钏已经戴在小美女的玉臂上了。想想是妓女的女儿呀,又那么好看,且腹有诗书气自华,争夺的人可不少,沈复家里可没那么多钱和人家竞争,这是造成芸早逝的很重要一个原因。
一开始,沈复跟随父亲去外作官。交代以后家信完全可以让芸代笔。后来家里有些矛盾,母亲就怀疑是芸在写信的时候叙述不当,就不让她代笔了。父亲看到家信不是芸代笔,认为是芸娘病了,芸娘回答不失,父亲就火了,认为儿媳妇是不屑于代笔写家信。从这里开始芸娘和沈复家人的之间就开始出现矛盾了。
古代女子一旦不受公婆待见,以后就悲剧了。
后来沈复想给父亲解释,但是芸娘制止了,芸娘说:“宁受责于翁,勿失欢于姑(婆婆)也”竟不自白。而沈复竟也眼看爱妻蒙冤,听之任之了。
还有就是,他父亲出外做官的时候,想找个服侍自己的妾室,但又希望是同乡的,于是交代芸娘去找寻。芸确实找到一个邻居姓姚的人。
后来她公公娶了这个女的,却说是自己一开始他就喜欢她的。因为这与芸娘给婆婆说的:‘因为不能确定事情能不能成,就没有及时汇报给婆婆’的借口不一致,芸娘从此失去了婆婆的欢心。
后来,沈复和父亲在外地都病了。沈复的弟弟启堂也赶过来服侍父亲。
因为弟弟给邻居借了钱,她做的保人,现在邻居来催钱了。芸娘的信被父亲看到了。信中提到启堂借钱的事,并说“令堂认为老人的病都是姓姚的妾引起的,现在你父亲病好了,你可偷偷吩咐姚借口想家,我让她父母把她接回来。这是你我在这事上脱责的好方法”。结果他父亲就怒了,问启堂可有借钱的事,启堂居然说没有,是嫂子诬陷他。
结果他父亲就写信给沈复说“汝妇背夫偷债,谗谤小叔,且称姑曰‘令堂’,翁曰‘老人’,悖谬之甚!我已专人持札回苏斥逐……”沈复当即回家去说明实情。后来他父亲又写信道:“我不为已甚,汝携妇别居,勿使我见,免我生气足矣。”
于是芸就只好寄居在娘家。后来芸的弟弟出走,母亲伤心地死去了。芸就暂住在沈复的朋友家。过了两年,她公公渐渐了解事情的真相,上前请她回去住。
再加上芸原本肺就不好。沈复又喜欢和芸娘聊诗书到天明,芸娘那么护夫,肯定陪着了,自然就病了,加上还有血崩症,所以身体自然越来越差。再加上小美女憨园由另嫁他人,终让芸崩溃。
后来他们欠债越来越多。公婆又因为她和妓女结盟,对她日益憎恶。虽然沈复从中调停,已不是人过的日子了。
在病入膏肓的时候芸娘对丈夫说道:“忆妾唱随23年,蒙君错爱,百凡体恤,不以顽劣见弃。知己知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撼。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他们以前玩和小住的地方),真成烟火神仙矣。神仙几世能修到,我辈何人,敢望神仙耶?强而求之,致干造物主之忌,即有情魔之扰,总因君太多情,妾生命薄耳!”
沈复哭着说你病了八年,病得好象活不下去的时候都有好几次了,今天为什么要说这些伤心的话呢。
芸娘说道:“妾若稍有生机一线,断不敢惊君听闻。今冥路已近,苟再不言,言无日矣。君之不得亲心,流离颠沛,皆由妾故。妾死则亲心自可挽回,君亦可免牵挂。堂上春秋高矣,妾死,君宜早归。如无力携妾骸骨归,不妨暂厝于此,待君将来可耳。愿君另序德容兼备者,以奉双亲,抚我遗子,妾亦瞑目矣。”
沈复说他不会再娶的。然后芸就过世了。
芸娘过世后沈复把他们的故事写成了《浮生六记》。
芸娘也算一名有才学的女子,却全部为了自己丈夫,最后落得病痛缠身,丢下幼小的孩子撒手人寰的下场。难道不是是沈复的无主见、不作为所致。
他作为男人,本来可以拼命赚钱,为芸娘奋斗出更好的生活的,而不是装腔作势的去追求表面的虚荣。
他也可以自力更生,不必依靠双亲,让自己的妻子受尽委屈。而且既然那么爱芸娘,为什么不肯拒绝芸娘为自己纳妾呢。任由一个妓女把芸娘给气病了,他接受了芸娘无谓的牺牲,因为他纵容了心中享乐的欲念。他的不作为,依然是罪恶的。
不过话说回来,芸娘如果活在当下这个年代,也是会死的吧。一心只为了一个男人转,她把满腹的才学交与男人,而丧失了自己,必然活不了。
只有先爱自己,才能有余生,才能有长久的感情。
否则,沈复他愿意弃世出家,以文学记录了他们的爱情,不过是成就了这一悲剧的悲剧结局,芸娘即使流芳百世,终究一个悲情女子的结局。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想为自己丈夫纳妾不成,还把自己给气得半死,心可真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