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哪有什么另类,跟所有人一样,他

#局外人#

很早以前就读过《局外人》,迟迟不肯动笔,是因为不知所云,不知从何处着笔。今写几点拙见,阐述一下观点。

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通过默尔索以自身的真实反抗世界的荒谬,刻画了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遗世独立的人物形象,让我们看到了默尔索对真实的执着坚守甚至有些冥顽不化以及建立在“物以稀为贵”基础上的人格之伟大和难能可贵。

赞叹之余,应该知道,很多事情都是相对的,像时光一去不复返这样绝对的情形并不多见,所以“假如时光可以倒流”诸如此类不切实际的假设纯属空谈,想想而已。

因此,相对于忠于内心的默尔索,不以案情为主、讨论罪犯私生活并以此裁决审判结果的外在世界是荒谬的;相对于承认社会基本准则的人,特立独行、看似与社会毫无瓜葛的默尔索是荒谬的。

真实与荒谬,孰是孰非,取决于参照的对象。

托马斯·佩雷兹在葬礼那天,因伤心欲绝,无暇他顾,没有看见默尔索是否哭过,也没有看见默尔索是否没哭,所以默尔索也许哭了,也许一滴眼泪也没流下:什么都是真实的,什么也不是真实的。

以此类推,默尔索或许是人们眼里的异类,但是跟所有人一样,他也是平凡的普通人。

01生理需要和自然感情的对抗其实是本我和超我之间的较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读过很多的书,走过很多的路,道理都懂,为什么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孔子的克己复礼,墨子的以苦为乐,高度难以企及,唯有孔、墨这类佼佼者做得到,也因此两位圣人成为学习的典范,可学以致用者又有多少,仍旧跟着感觉走的恐怕不在少数,也就摆脱不了普通人的身份,只得泯然众矣。

生理的需要往往扰乱情感的流露,是默尔索与生俱来的特征。小说里有众多生理感觉方面的描述。

例如,默尔索收到养老院发来母亲逝世的电报,怕误了去马伦戈的班车,便一路跑至车站。由于跑得匆忙,加之旅途颠簸、汽油味以及烈日照射,默尔索感到昏昏沉沉,几乎睡了一路。旁边一名军人主动搭讪,默尔索懒得搭理,只一个“嗯”单方面结束了或将开始的攀谈。

又如,养老院陈尸间里满室的夕照和两只嗡嗡作响、撞击玻璃天棚的大胡蜂令默尔索睡意上涌。待夜幕降临,强烈的灯光和白色墙壁相互映衬让默尔索感到困倦,便问门房能不能关掉一盏灯,门房称不能,要么全开,要么全关,默尔索才就此作罢。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本我是欲望的代名词,遵循享乐原则,生理需求属于此范畴。自我是本我、超我的调节者,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社会化的结果,遵循道德原则。

默尔索注重生理需要,其实是受本我驱动,扩大本我存在感,自我调节失灵,以致超我处于劣势,道德化的自然感情被本我掩盖。

默尔索太在乎生理需要,所有才在母亲的灵前抑制不住烟瘾,抽起香烟;才在葬礼上因烈日炙烤、皮革味、马粪味等气味熏染及一夜失眠的疲倦这些令他头昏眼花的因素而表现出了无动于衷的态度,没有像其他人面对母亲逝世时那样号啕大哭,尽显孝道;才在葬礼结束后,心想马上就能睡上一觉而萌生喜悦感;才在葬礼次日碰见玛丽,被欲情蒙蔽,与之发生关系;也才在太阳烧灼、暑热难耐、汗水淋漓、仿佛天降大火的情况下,不觉扣动扳机,朝躺在地上的阿拉伯人开了枪。

厄运因本我驱使悄然而至。

由此可知,默尔索习惯于跟着感觉走,在生理需要面前,恪守道德准则是那么微不足道。

02不是不爱母亲,只是这爱太隐晦,太细腻,太别出心裁

默尔索在葬礼上的无动于衷不是不爱母亲,表象说明不了实质。

跟邻居萨拉马诺一样,默尔索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意。

萨拉马诺在妻子去世后,为驱赶孤单,跟同事要了一条长毛猎犬,自此人、狗同居相伴。

用塞莱斯特的话说,人和狗的相处真够不幸的。

萨拉马诺遛狗时,稍不遂心,就对狗非打即骂,譬如,狗令他绊倒时,人、狗位置互换,狗在前面拖着主人走时,狗在原地一动不动时,狗偶尔在屋里撒尿时。“混账东西,下流坯!”是萨拉马诺吆喝狗的口头禅。

萨拉马诺和狗的相处,可用与“不幸”意义相近的“灾难”形容。

人、狗相伴八年,折腾了八年,吵吵闹闹了八年,难道萨拉马诺对狗一点儿感情也没有么?答案是否定的。

萨拉马诺虽然表面上恶狠狠的,恨不得一巴掌拍死它,可心里有这条长毛猎犬一席之地。这条狗患上皮肤病后,萨拉马诺每天两次给它涂药膏,如果心里没它,才不管它的死活。

其实,萨拉马诺早就想给它买一副小项圈,可还未兑现,它就趁他观看《越狱大王》之际悄悄溜走了。

也许,狗厌倦了这样牢狱般的生活,吓怕了每日刑罚它的主人,被表象迷惑的它没有看到主人爱它的情意,所以不辞而别,另谋新生。

可是,萨拉马诺离不开它。狗溜走后,他嘴上说不值得到招领处花钱把狗领回来,但仍旧一步一个脚印地去了招领处。他的寻狗心切及狗离开后独自在房间默默地啜泣表明对它的需要与难舍难分。

狗在时,萨拉马诺使劲儿地作;狗不在了,萨拉马诺一腔离情无处诉,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默尔索听见萨拉马诺的哭声,不知为何想到了母亲。

默尔索对他的母亲,不也是看似貌合神离,无话可说,心却始终在一起么?

默尔索薪酬不高,没有过多的能力担负她的生活费用,因此将其送进了养老院,但是其他人在这件事上对默尔索抱有成见。

这些人仅仅看到了他们所能看到的,却不知个中缘由。自不待言,默尔索很爱妈妈,这一点连整日和狗相处的萨拉马诺都看得出来,为什么其他人不认同呢?

默尔索的母亲进养老院不是一件坏事。在那里,她找到了暮年的恋人佩雷兹,两人常于傍晚时分在女护士的陪同下散步,欣赏美丽的田野,体验静谧安然的老年生活。

可以说,默尔索送母亲进养老院这一不太刻意之举,换来了母亲笑逐颜开的黄昏恋和临近人生末年之际世间所给予的最后一丝温存与留恋。

默尔索对母亲的爱,深沉而细腻。

默尔索总是在意细枝末节。

例如,夜间守灵时,默尔索母亲的十一二个朋友也前来守灵,他把他们的衣着和模样细致打量了一番:女人身上的围裙、腰带和鼓鼓的肚腹,老头儿的精瘦和拐杖,被皱纹掩埋的眼神和几个老人不自觉砸吧嘴的声响。

又如,在办公室,默尔索很喜欢中午这段时间,不大喜欢下午下班时,原因是公用毛巾用了一天后完全湿了。他把此事反馈给老板,老板却称之为无关紧要的小事儿。

再如,庭审期间,塞莱斯特出庭作证时,默尔索首先注意的是塞莱斯特的衣着。那套新衣服只在几个星期天塞莱斯特和默尔索去看赛马时才出现过。只是这次,塞莱斯特没戴活领,衬衣的领口只扣住了一个铜纽。

由此便可见微知著。默尔索这般在意无关痛痒的细节和小事儿,那么对母亲的爱这种大事情,默尔索不会不重视与珍惜。他坦言,很爱妈妈,这不是谎话。要知道,律师让他提供违心的供词,他都不肯,对母亲的爱又怎会有丝毫虚假。只是,这爱细腻而不可言说,唯有自我体会与回味。

萨拉马诺为狗溜走失声哭泣,默尔索因此想到母亲。言外之意,母亲逝世,在默尔索是极不情愿接受的。但是,死是早晚的事,无人左右的了,于是无言的悲痛里的多的是莫可奈何。

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里写道,他不喜酸腐儒生的繁文缛节,认为只是些虚文形式而已。沈复的观点:“礼数多了,就很虚伪。”但是,沈复并不是忤逆不孝之人。

默尔索就如沈复,爱母亲不讲求形式,重要的是内心,是潜藏在心灵深处的爱意。

03无可无不可的随意,是看清生活之后的淡然和随遇而安

默尔索是办公室里的小职员,薪水不高,只够养活自己。老板想让他去巴黎工作,改变一下生活,他无所谓,认为人无法改变生活,什么生活都半斤八两,而且并不反感在阿尔及尔的生活。

如果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胸无大志一一编派给默尔索,就如看见漂亮姑娘迈不开脚,肤浅,以貌取人,不细究底里而有所误解。

默尔索看似颓丧,没有上进心,却是看清生活后的淡然处之。

上大学的时候,默尔索也有过不少改变生活的雄心壮志,但是迫不得已的辍学让他领悟,不着眼于现实的念头没有实际意义。

老板的提议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未落到实处时,自然不能妄下定论。

默尔索的无所谓将及友情和爱情。

什么友情都半斤八两。雷蒙想和默尔索做朋友,默尔索无可无不可。尽管如此,雷蒙让默尔索给情妇代写书信,默尔索答应了,虽然写得随意,也尽量令雷蒙满意;雷蒙因打情妇招来了警察,让默尔索帮忙作证,默尔索也答应了;雷蒙在海边和阿拉伯人打架,默尔索也出了气力。

默尔索对待友情一副无所谓的姿态,却切切实实尽了一个朋友力所能及的义务。但是,这段友情间接为默尔索叩开了厄运之门。

可见,默尔索的无所谓有其合理的成分——用情,你就输了。

什么爱情都半斤八两。玛丽是默尔索的前同事,当时二人算是情投意合,但不久她辞职走了,感情也就不了了之。由此观之,爱情成否有时会受到实际因素的制约。

也许默尔索当时就领略到了爱情的可有可无,所以再次遇见玛丽,二人旧情复燃,一再发生关系,可当玛丽提出结婚时,默尔索无所谓,并明确表示不爱她。

“是否爱玛丽”在默尔索看来,毫无意义。可能有人会说,默尔索太不负责任了,关系如此亲密,也不做出郑重承诺。

笔者认为,默尔索把爱看得太重了,他很爱妈妈,可据他所说,这不能表明什么,他也没有把这份爱表现出来,而是珍藏于心。爱是轻易说不出的。

默尔索的“毫无意义”亦如面对雄心壮志因辍学化为灰烬所领悟的那样“毫无实际意义”。过早的承诺,结果有时很打脸。

事实便是如此。默尔索坐牢后,玛丽只探视了一次就因某些原因再也没去。即便玛丽把嘴递给另一个默尔索,于死囚犯默尔索而言,没有任何关系了。

默尔索不轻易说爱的无可无不可,其实是对彼此的负责。爱一旦说出来,反倒是一种束缚。

可见,默尔索无可无不可的轻狂,蕴含着生活的智慧。

04“局外人”亦在局内

葬礼过后的星期天,默尔索无所事事,便在阳台观看大街上的景色。

先是看到五口之家:两个举止稍微拘谨、穿着水手衫的小男孩,一个头上扎着粉色蝴蝶结的小女孩,躯体肥大、身穿连衣裙的母亲和矮小瘦弱、风度翩翩的父亲。再是看到打扮精致、急着去赶电车的青年。

之后,街上冷清下来。默尔索见烟铺老板跨坐在椅子上,手臂搭着椅背,便鹦鹉学舌,以相同的坐姿骑在椅子上,因为这种坐姿更舒适。

下午五点钟,许多运动员搭乘电车从郊区体育场返回,其中一名运动员向默尔索高声宣告胜利的喜讯,默尔索点头回应。街上的姑娘们因认识默尔索,也跟他打招呼。

默尔索从别人口中听闻五口之家的父亲很有风度,如今一见果不其然,以及与街上行人的互动,无不表明默尔索跟所有人一样,有社会参与感,能够融入其中,是社会的一员,尽管他思想清奇,是玛丽眼里的怪人。

每个人的思维和想法不尽相同,这不能成为判断一个人另类与否的依据。

默尔索是大千世界里的一分子,有七情六欲,有自己的思想,仅此而已。

个体的独特性为整体的多样性添砖加瓦,增光添彩,那么,个性独特、坚守真实、不弄虚作假的默尔索又有什么错。

05习惯了,什么都能适应

习惯是一件非常奇特的事情,能让人变得偏执,变得习以为常,变得非他不可。

默尔索的母亲初进养老院时,特别不习惯,时常以泪洗面。过了几个月,接她出来,还是流泪,因为习惯了养老院的生活。

门房当初在巴黎给死者守灵,能守上三四天。马伦戈的养老院则刻不容缓,还没反应过来,送葬的时刻就到了,这让他局促不安,怎么也不习惯。

萨拉马诺与妻子在一起并不幸福,但习惯了跟她过日子,也就将就下去了。妻子逝世后,萨拉马诺和狗一起过活,尽管打骂不断,生活一地鸡毛,狗溜走后,萨拉马诺无所适从,不知怎么办了。

默尔索在监狱里,起初满脑子都是女人、欲念,时间一长,便顺其自然了;没烟抽也是折磨人的事,默尔索便咀嚼床铺上的木块。不过,随着时光流转,烟瘾渐渐消失了。庭审时,法警递来一支香烟,却被默尔索谢绝,他已经习惯了没有烟的日子。

所有这些,皆因习惯而起,也因习惯而灭。习惯一旦养成,便顺理成章,自然而然。

默尔索天生就是生理需要胜过自然感情,它渗透到日常生活,体现在行为当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即是习惯的具体阐释。

习惯了,到头来什么都能适应。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