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副部长李群点赞水韵江苏江苏文旅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m.39.net/disease/a_6169820.html

部长点赞,看这条“美丽中轴”的“运博故事”

正值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如火如荼开展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一行专程来到苏州进行视察,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的陪同下先后来到运河城市文旅精品展、运河非遗展、运河特色旅游产品展、“丝路与运河的邂逅”国际展、运河美食展、运河文创产业展暨第十届苏州创博会等六大展览现场,领略这条“美丽中轴”的无限风光。

“一撇到隋唐,一捺通京杭”,运河城市文旅精品展的展位布局,体现了作为世界遗产的中国大运河的丰厚蕴藏。从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到浙东运河,展览按照大运河流经线路图进行整体布展,以运河节点城市为单位,全方位展示大运河沿线8省(市)33个城市和4个友好城市的文旅资源、文旅精品。旧时光影“京津味”,燕赵文化多雄奇,齐鲁文化显豪气,古昔中原耀古今,淮扬大地论风雅,吴侬软语话江南,六大文化形态在大运河水的波涛中交融碰撞,形成了奔腾在民族血脉中的共同基因。

包容开放的运河基因,也体现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着力打造的“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主题展馆上。一道如垂虹般的门头上,八个大字颇为醒目,正面看是湛蓝清澈的运河水色,走到门头下方,却又别有洞天。电子屏上缓缓流动的《大运河史诗图卷》,引起了李群的强烈兴趣,当得知这幅长卷由来自运河沿线8省(市)的15位艺术家历时两年精心创作而成时,他连连称赞。

今年8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布“运河百景”标志性运河文旅产品名单,位列首位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6月开馆以来热度居高不下,此次位于“运河百景”展区的中运博模型,分外吸睛。馆长郑晶今天在参加运博会大运河城市文旅消费论坛时介绍,一座好的博物馆既是公共文化客厅,也是旅游目的地,为一座城市的文旅融合“引流”。

在位于展馆右侧的“文艺之旅”展区,李群驻足由中书协主席孙晓云题写的“水韵江苏·文艺之旅”横幅前,欣赏这幅神完气足、墨色波光美不胜收的佳作。翻阅《文学家心中的水韵江苏》作品集,观看书画家、摄影家对“水韵江苏”的描摹记录。在互动展示区域,李群表扬练习书法的孩子“写得真不错。”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创新融合,不仅让艺术创作从书斋走向山水,更使得“湖光山色与人亲”,引领公众以更全面、深入、真切感受文旅融合带来的绚烂蝶变。

李群对各运河城市的文化建设成果给予肯定。来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的长三角运河城市板块,在宁波展示区聆听青瓷编钟的空灵天籁,在湖州展示区称赞琳琅满目的文旅展品。今年,随着盐城和连云港的加入,江苏13个设区市全部加入“运河朋友圈”。世界自然遗产、盐城黄海湿地的大美风光,国家级非遗项目、在多部影视剧中惊艳亮相的南京绒花技艺,都生动反映了运河水系对江苏的滋养。

行至运河特色旅游产品展馆,李群对于文旅市场中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表现出浓厚兴趣。肯定“美好之域在抖音”“腾讯云”等跨界展商,以及携程作为OTA代表推出的“水韵江苏星球号”,为拉动文旅消费、赋能市场复苏,做出了宝贵的先行探索。

同日,李群在苏州市调研文物工作,他先后来到昆曲传习所旧址、平江历史街区、32号街坊调研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情况,调研苏州博物馆西馆。他强调,要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采用微改造等“绣花”功夫,整体保护文物本体、周边环境和人文氛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相得益彰,更好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要着力破解制约文物作用更好发挥的瓶颈问题,进一步优化政策和标准供给,探索构建非国有文物所有权受限补偿机制,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推动将较为成熟的改革试点经验制度化、法规化。要坚持文物保护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原则,切实加强市级、县级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保持队伍稳定。

第三届大运河城市文旅消费论坛举行

作为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的两大主题论坛之一,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省体育局、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承办的第三届大运河城市文旅消费论坛,9月24日在苏州举行。

第三届大运河城市文旅消费论坛以“创新文旅消费,赋能城市发展”为主题,邀请政府、学界、业界、金融界等领域嘉宾,聚焦消费新场景、产业数字化、运河与城市共生共荣等话题展开互动交流、思维碰撞。深入挖掘运河沿线文旅消费新引擎、新亮点,论坛发布了《—年度江苏文旅消费热力榜》,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南京小西湖文化街区项目、连云港大花果山景区、苏州姑苏区吴门桥街道横塘驿站、溧水无想水镇城隍文化街区等分别被评为江苏文旅消费人气打卡地、江苏文旅消费创新案例、江苏文旅消费新场景。

在主题演讲环节,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以“新局,新势,新经济”为题,解读文旅融合如何助力消费升级;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从文旅融合视角新解博物馆与所在城市的互动;著名设计师、英国爱丁堡艺术学院设计硕士沈雷从在地化与微更新的角度,以生动鲜活的案例剖析文旅项目的探索与实践;万娱引力创始人周箫则以《南京喜事》等文旅产品的策划、执行,解析城市新地标如何打造。

论坛特别设置了案例分享环节,围绕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盐城荷兰花海、南京小西湖街区保护与再生、上海开心麻花剧院的沉浸式文旅剧本杀等项目展开头脑风暴,以期对运河文旅消费有所启示。

江苏文旅消费热力榜发布,10处人气打卡地多数都在运河畔

作为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的两大主题论坛之一,9月24日上午举行的第三届大运河城市文旅消费论坛,挖掘运河沿线文旅消费新引擎、新亮点,广泛征集具有示范性和代表性的文旅融合消费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发布了《—年度江苏文旅消费热力榜》。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南京小西湖文化街区、连云港大花果山景区、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苏州吴文化博物馆、盐城大丰荷兰花海、蒋坝河工风情小镇、常州青果巷、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金湖荷花荡景区等10个景点入选江苏文旅消费人气打卡地。其中,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国字号“新地标”,试运营一个月观众量达25万多人次,发放的门票几乎被秒抢。

大运河文化带在水韵江苏熠熠生辉,这次评选的人气打卡地中,有6个都在大运河畔: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苏州吴文化博物馆、蒋坝河工风情小镇、常州青果巷、金湖荷花荡景区。

“惠游溧阳”系列消费券精准刺激文旅复苏、无锡玉祁青城导社纪念馆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地标”、苏州姑苏区吴门桥街道横塘驿站项目、常熟红豆山庄景区打造“一站式”旅游度假产品等10个项目被评为江苏文旅消费创新案例。

梅钢工业旅游区、溧水无想水镇城隍文化街区项目、华侨城运河汇项目、“运河十景·吴门望亭”提升项目、九龙口淮剧小镇等10个项目入选了江苏文旅消费新场景。

江苏文旅消费人气打卡地

国字号“新地标”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老”城南“新”延续

南京小西湖文化街区项目

“畅而美”旅游目的地

连云港大花果山景区

“江南第一渡”

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

“讲好吴地万年文化故事”

苏州吴文化博物馆

“中国郁金香第一花海”

盐城大丰荷兰花海

洪泽湖畔,千年风雅

蒋坝河工风情小镇

“江南名士第一巷

常州青果巷

“水、绿、古、文、秀”

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

万亩荷花“映日别样红”

金湖荷花荡景区

江苏文旅消费创新案例

“惠游溧阳”系列消费券

精准刺激文旅复苏

无锡玉祁青城导社纪念馆

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地标”

苏州姑苏区吴门桥街道

横塘驿站项目

常熟红豆山庄景区打造

“一站式”旅游度假产品

常州金坛后稷现代有机农场

生态平衡复兴“农业文明”

句容茅山打造

“铁军东进战地、苏南抗日堡垒”

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示范区

水街、欧风花街、新弄里

串成的盐南夜生活节

洪泽湖周桥大塘遗址公园

文化为魂整合旅游资源

金湖尧想国文化旅游区

沉浸式尧文化体验打造

“江南运河新钞关”

苏州浒墅关古镇项目

江苏文旅消费新场景

“秦淮源头唐潮遗韵”

——溧水无想水镇城隍文化街区项目

“时代无界遇见新生”

——华侨城运河汇项目

“硬核工业”遇上“诗意旅游”

——梅钢工业旅游区

不入苏州城,尽揽姑苏景

——“运河十景·吴门望亭”提升项目

梦里水乡的“最美村落”

——九龙口淮剧小镇

大运河畔的平行旅程

——京杭大集项目

稻乡田园,渔歌四起

——淮安市淮安区

流均水韵田园鱼米小镇

城市人文新地标

——东台图书馆综合体

“碧波上的红色风景线”

——镇江文旅集团

“大江见证,红色传承”教育线路

“猫主题游玩岛屿”

——白马湖三岛奇遇记

来源:综合新华日报、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