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中科爱心救助 http://nb.ifeng.com/a/20180413/6502255_0.shtml
清同治13年(公元年)的苏州街头,弥漫着桂花的香气。一位身着青布长衫的中年书生兴冲冲走过。他叫杨引传,江苏吴县人,自号独悟庵主,典型的读书人,酷爱收集文玩字画。就在刚刚,他在角落的地摊上收罗到一本有些残破的小册子,叫《浮生六记》,看上去是本破旧的手稿,打开一看,颇觉别有洞天,行文流畅,字字珠玑,只可惜它不是完本,六记仅存其四。光绪3年(公元年),市面上出现了一部叫《独悟庵丛钞》的书籍,这是一本笔记著作合集。杨引传从地摊上搜罗回来的《浮生六记》赫然出现在其中。当然,残缺不全,只有四记。这是《浮生六记》第一次被付印出版。杨引传并不知道,他从地摊上淘回来的这部书稿,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浮生六记》是一本自传体散文集,全书包括《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四个部分,后两记遗失。现在看到的版本中,四记之后还有新增加的两卷,叫做《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道》,据说是浙江南浔人王文濡请人撰写的,也有说是黄楚香所写。另一种说法认为,只有《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和《坎坷记愁》三卷是原作,其他三卷均为后人续写。不过,如果我们只是进行文学欣赏,而不是进行文学史研究的话,这个问题倒也不用深究。作者沈复,字三白,号梅逸,生于清乾隆28年(公元年),江苏苏州人氏。他是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者,崇尚高雅美好,对庸俗浅薄深恶痛绝。沈家本是书香门第,但是到了父亲沈稼夫这一代,已然家道中落。父亲没有官职,也没有长期固定的职业以赚取家用。平常游走于各地担任幕僚,就是官府的临时文员。沈复也曾跟随父亲外出求学,但一辈子并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又因为一些家庭变故,生活上经常会“移东补西,左支右绌”,偏偏生性“多情重诺,爽直不羁”,喜欢呼朋唤友、吟诗作画,所需用度,“不免质当”,倒也颇有李太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豪放诗人做派。因为没有长期稳定的收入,家庭生活日渐窘迫。有时需要写字、作画换钱,出门游历时也会顺便做些贩运,所以有人说他是画家,有人说他是商人,而他也曾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担任幕僚。沈复生在一个士族文人的家庭里,从小受到诗书礼仪的教育,工于诗赋书画,作品传世不多,仅有的几件书画作品还是值得称道的,尤其是这本《浮生六记》,得到了林语堂、俞平伯等著名学者的极大赞赏。文笔的独到精妙毋庸赘述,其中呈现的“情趣之美”、“雅致之美”和“深情之美”更是为后来的阅读者广为称道和传颂,下面让我们从三个主题点来一起了解一下文章之美。1只愿君心似我心《闺房记乐》是本书的第一卷,主要讲述沈复与陈芸夫妻二人卿卿我我、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沈复与陈芸就像《长干行》里关于青梅竹马的描写一样,幼年时就是玩伴。陈芸是沈复的表妹,四岁丧父,家贫无依,但天生聪颖,才思隽秀。刚识字便自学《琵琶行》,沈复看到她吟咏的诗句:“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开始心向往之。沈复眼里十三岁的陈芸是这样的,“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读到这里,很容易就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宝玉初见黛玉时的样貌情形。通读全书后不禁感叹,《浮生六记》被称为“小红楼”自有它的道理。两小无猜的感情,一直能够心心相印、长相厮守,多么令人期待!订亲那日晚饭后有亲戚离去,沈复跟着长辈去送行,回来时肚子饿了,四处翻找食物。却发现陈芸瞒着其他人,为他偷藏了一碗热粥和小菜,不想沈复吃的时候被堂兄撞破,堂兄笑话陈芸说“藏此专待汝婿”。当时二人还都只有十三岁,仅仅是订了婚,被堂兄这样笑话,羞愤地各自散去。正式完婚后,这件事却成了二人谈笑的佳话。清乾隆45年(公元年)1月,18岁的沈复与陈芸举行了婚礼,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正是含情怀春的时节,两情欢爱,自不必细说。沈复自己这样说,“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于是,芸的知书达理、贤淑乖巧日渐显露,芸的才思敏捷、伶牙俐齿更是深得沈复的喜爱,二人嬉笑无羁,亦能相敬如宾。陈芸对沈复是依恋的,否则不会有藏粥、请人绘月老像、女扮男装同游、倾力助沈复纳妾这桩桩件件;沈复对陈芸又何尝不是难以割舍呢?否则他不会精心刻制“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图章,不会与陈芸有来世之约,不会有“年愈久而情愈密”的感受,更不会有“实则同行并坐”、出则成双结对的行为了。好的爱情不仅要不离不弃,而且要棋逢对手,有理解,有默契,有会心一笑,有牵挂终生。看了沈复、陈芸共同演绎的《闺房记乐》,不禁让人深信,他们做到了。2人间有味是清欢在《闲情记趣》这一卷里,让我们看到了沈复、陈芸两个人的心灵手巧。相同的爱好,对雅致的共同追求,以及相互间的欣赏和认同,让两个人的生活在他们自己手里变得极富情趣。也许在有的人眼里,他们做的都是些无聊和没有意义的事情,可是他们二人却乐此不疲。沈复爱花成癖,喜好修剪盆景花木。陈芸就陪他去捡各种类似山峦色泽纹理的石头,用胶水粘结在一起,再把边角料石头捣碎,用粉末遮盖粘连的痕迹,叠在长方泥盆中做成盆景。盆中再种植纤小的白色浮萍,假山石上种植云松,二人一起筹划哪里搭建水阁,哪里设置茅草亭,哪里垂钓,尝试要做出蓬莱仙阁,两个人在一起玩的其乐融融。插花的时候,会自己制作一些小昆虫标本固定在上面,显得栩栩如生的样子。二人一起制作了扁豆缠绕、绿荫满窗的“活屏风”;还把茶叶放在荷花蕊里蘸取露水和香气,使茶水更加清香;把沉香蒸制,放在铜架上烘烤,便会幽香而无烟。更有大手笔是彻底改造寄居的萧爽楼,把这里变成了文人墨客聚会的场所,吟诗、作画、饮酒、制印,高朋满座,妙论不绝。《陋室铭》有云:“斯是陋室,唯我德馨”,可以作为这一景的美好写照了。看着文中一段段心有灵犀的奇巧故事,看着那些风趣暖心的机敏对答,看到沈复外出时的归心似箭,看到陈芸独守空房的度日如年,任谁都会想起林语堂对文章及陈芸的评价,称陈芸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子”。在《闲情记趣》这一段里,我们分明看到两个追求雅致的青年男女,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生活变得充满情趣和格调,反映出不肯流于庸俗的品格。即便经济状况并不乐观,追求浪漫、追求品味的心始终是激越的。可以简单生存,绝不平庸生活,也充分体现出两个人饱含着的理想主义者情怀。3此恨绵绵无绝期生活不会一路坦途,也会有波折坎坷。可怜的沈复面对的又是怎样的坎坷呢?在《坎坷记愁》这一卷里,就描述了一个家破人亡却手足无措的不幸者。贫穷、疾病和亲人的厌弃,就像木头里的蛀虫一样持续啃噬着沈复与陈芸的生活。贫穷是两个原因造成的,其一是因为沈复失和于家族,陈芸失欢于公婆。朋友借贷,沈复仗义作保,朋友失信,沈复倒霉背锅;弟弟借贷不还,沈复、陈芸出力不讨好;公公娶妾,婆婆迁怒陈芸;弟媳挑唆,使沈复、陈芸被赶出家门。断绝了家族的接济,两人的生活举步维艰。其二则是沈复的好逸恶劳造成。老实说,沈复这个浪漫主义者真的很不上进,陈芸为了满足沈复追求诗意生活的愿望,不断地消耗着自己的生命。为了换取金钱赶工刺绣《心经》,导致陈芸病体沉重,只能依靠典当支撑吃穿用度,却连求医问药的钱都没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情趣盎然的生活终于被过成了鸡零狗碎,然而灾难并未就此结束。嘉庆8年(公元年)3月,年仅41岁的陈芸因心血耗尽,在愁苦中离世。书中写到,“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绵绵此恨,曷其有极!”,看到这里,怎不令人捶胸顿足、潸然落泪?与之相比,因家贫致使女儿青君14岁嫁入王家做童养媳,失去父母疼爱,只是家破的前兆;而儿子18岁亡故,更是在沈复心头的伤口上再戳了一刀。哀莫大于心死,沈复的心应该是在陈芸离世那一刻彻底破碎掉了,陈芸不仅仅是他的生活伴侣,更是他的灵魂伴侣。两个志同道合的人阴阳相隔,让沈复沉醉的雅、趣、乐从此都不再有。一个人两眼空洞、目中无神地坐在那里,他的脑海里飘来飘去的身影,始终是那个“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的小女孩儿吧?“每当心痛过一秒,每回哭醒过一秒,只剩下心在乞讨,你不会知道。”这是许茹芸《如果云知道》里的歌词,沈复心里心心念念乞求的,一定是再次见到聪颖伶俐的陈芸笑吟吟地站在自己面前,可是这样的画面终将只能在梦里出现了。沈复的心里饱受煎熬,从小到大的一幕幕总是浮现在眼前,欢乐、哀愁,不停地交织翻涌,可是又怎么能够放下?至嘉庆13年(公元年),历经5年的愁思,沈复完成了《浮生六记》,这时沈复的心里,也许终于有了一丝慰藉。《浪游记快》是《浮生六记》的第四卷,主要记录了沈复前半生游历名山大川、幽林空谷等各种妙境的游记,包括后面的两卷里,都不再有对陈芸的描述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如果说真能让沈复放下万种愁思的,可能只有那山、那水、那泉、那云了。卷五的《中山记历》据称是沈复出使琉球(今之日本)的旅行记录,有研究者认为是其他人篡改了李鼎元《使琉球记》的作品;卷六《养生记道》记录的是沈复修身养性、忘却愁苦的养生之法,然而有研究者证据确凿地指出,该文系他人抄袭《聪训斋语》和《求阙斋日记类钞》所作。故而,这两卷的内容就不做多的介绍了。“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无论沈复历经了怎样的动心、惊艳、情浓、心碎,无论他满心遗憾、痛惜、心如死灰,还是后来渴望寄情山水、试图放下所有一切,他唯一不会后悔留下了这本《浮生六记》。他经历的是一场梦,是美梦与噩梦的交织。但是至少,他为后世的人们留下了一件瑰宝。这部脍炙人口的《浮生六记》,就像是那场淡雅恍惚、却流芳千古的梦的残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