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人们最好的爱情,娶妻莫若芸秒

文字:柳暗花明

网络时代,时空转换可在瞬间实现。交通、通信的迅猛发展,空间距离已不足以让人人们感到寂寞,但心与心似乎隔了万水千山。

有多少人,一边哀叹:“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一边又无视身边之人,抱着手机、电脑,把大部分情感和时间交付与网络。

孰不知,网络恋情,如山沟背阴处和墙角潮湿地的苔藓,鲜嫩盎然,然而大多都是“见光死”,在现实的阳光下,难以存活。

网络无处不在,开阔了我们的眼界,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精彩了我们的生活。但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恋爱、婚姻少了闲适浪漫,越来越枯燥乏味。

人们渴望沈复《浮生六记》里的爱情,怀念那个被林语堂先生称为“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那个善女红、懂书画、巧烹饪,把清贫日子过成诗的娴雅女人。

时隔两百多年,我们抛开眼前的世俗纷扰,顺着沈复清逸的文字,依然可以欣赏到芸娘那让人心醉的美和可爱,领略到他们婚姻的幸福圆满。

芸娘容非绝色,但眉弯目秀、顾盼神飞;才非卓越,却心思灵巧,聪慧过人。她牙牙学语时,经父亲口授,熟背《琵琶行》,得《琵琶行》文本后,逐一对照,自习识字断文,竟也写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诗句。

生活中,芸娘的奇思妙想更是令人称奇,她用捡来石子,做成小巧精致的盆景;栽种植物制作成“活屏风”;用蝴蝶和昆虫做饰物,悬于窗前,栩栩如生。时蔬鱼虾,一经芸娘之手,必成美味佳肴。

夏日荷花初开,晚含晓放,芸娘将小纱囊制茶包,傍晚置于荷花心,经一夜花香浸润,清晨取出,再用雨露烹制,香韵尤绝,堪称一奇。

芸娘把清贫的日子,打理得得活色生香、风雅妙趣。她就像一曲小令,有着历久弥新的婉约清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下女性美最为理想的化身。凡读过《浮生六记》的男子,无不掩卷嗟叹:“娶妻莫若芸”!

沈复与芸娘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和谐温馨的家庭生活,更是今天网络时代的爱情无法企及的。

沈复十三岁随母亲归宁,对同年的表姐芸娘一见倾心,非卿不娶。终由青梅竹马,如愿结为伉俪。

这对恩爱夫妻,寄情自然与艺术世界,志趣相投,心性相契。他们读诗品文,谈古论今,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

他们夫妻携手本同心游庙,扮男装的芸娘开始惴惴不安,后来揽镜自照忍俊不禁,游至忘情时按了一少妇肩,其婢愠怒,芸娘忙脱帽翘足,示意自己是女子。

夫妻二人各存一枚图章,镌刻着“愿生生世世为夫妇”。沈复离家在外时,二人往来书信则以署为凭。一点一滴,于平常处见深情。

沈复与芸娘,举案齐眉、情浓意笃、平淡相守、夫唱妇随23年,即使生活琐屑,后来颇多悲苦坎坷,也是不离不弃,共度余生,实令人艳羡。

网络时代,一切都是来去匆匆的速朽,闪婚闪离屡见不鲜。在网络中相识、相知到相恋,最终花好月圆结为夫妻的有情人,也是有的。但要拥有沈复和芸娘这样细水长流的柔情蜜意,似乎成了天方夜谭。

我们生活在俗世凡尘,与其将幸福交付于虚幻的网络,不如怜取眼前人,过好当下的日子,享受当下的安然,营造踏踏实实的幸福。

这个冬日,我们不妨沏一杯香茗,翻开《浮生六记》,重温沈复传统、古典,却又充满情趣的爱情,品味芸那些可爱的瞬间。

让时光慢下来,静下来,如芸娘那般,把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夫妻生活,过成琴棋书画诗酒花的甜美日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