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票ldquo晚清小红楼梦rdq

▲著名作家董桥题写剧名

上元节时,昆剧《浮生六记》剧本研讨会成功举办,同时公布该剧将由上海大剧院出品、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联合出品,编剧罗周、导演马俊丰、主演施夏明和单雯等,7月13日于上海大剧院首次公演。(详见全新昆剧《浮生六记》演绎性灵古典,“有情有趣”生活美学回归当代)

#《浮生六记》今日开票#

▲〔清〕沈复著《浮生六记》

清代文学作品《浮生六记》是作者沈复留给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他描摹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感情——人世间这种感情是永恒的,它看似与现实、政治、意识形态不那么紧密,却堪称艺术创作的永恒题材。

原著《浮生六记》的当代价值何在?为什么称它为“小《红楼梦》”?搬上昆剧舞台有什么特殊意义?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先生带来了他的解读。

*下文根据昆剧《浮生六记》剧本研讨会发言整理编辑。

读原文:为什么人们称《浮生六记》为小《红楼梦》?

▲〔清〕曹雪芹、无名氏著《红楼梦》书影

两性之爱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财富、不是地位、不是其他,而是精神志趣的一致性。为什么曹雪芹要主张宝、黛爱情?正是因为宝、黛二人精神上是一致的。而沈复在这一点上跟曹雪芹是一样的,这是男女之爱最圣洁的精神境界所在,也是在《浮生六记》中,大家最喜欢《闺房记乐》的原因——因为他们两个人吟诗作画的时候展现出来精神层面的一致性。在美学上,从梁启超一直到丰子恺,再到朱光潜先生都非常重视名为“情趣”的东西,即是志趣上的一致性,也有人把它叫做“情志”。

而在《浮生六记》中,你会发现这样美好的东西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结婚那一天,沈复发现芸娘不吃肉,为什么不吃肉呢?因为他们结婚之前,沈复出了天花,为了保证他平安地度过天花,芸娘发愿茹素吃斋,像这种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她做到了。还有沈复带芸娘女扮男装逛庙会所体现出的平等与尊重、两人品评诗画时的旗鼓相当,这些志趣相投与琴瑟和鸣,对我们今天的谈婚论嫁,也未尝不具有意义——这便是《浮生六记》的当代性。

看昆剧:“不成功人士”沈复的魅力何在?

▲〔清〕孙温绘《红楼梦》

一部好的剧本,除了情节之外,男女主人公的性格也极为重要。当然于昆剧《浮生六记》而言,最为难得的是剧中男女人公所拥有的美好人格都是真实存在于历史中的。沈复和芸娘两个人身上那种不怨天尤人、不畏困难的品质是最为难能可贵,也最能够感染和打动观众。

沈复自己曾说,他一生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按照当时的标准来说他算是个“不成功人士”。但他不图功利、不怕清苦,不仅不怕清苦,还苦中作乐。沈复在丧妻、丧子等各种逆境下都能够乐观、从容地应对,这种超然挺拔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意境,正是艺术家所要通过艺术作品所展示的“文人的责任感”。

除此之外,沈复曾说:“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知识分子最可贵的东西是什么?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知识分子的独创性最宝贵的品格。剧中旁人都劝沈复续弦但他始终不同意,是为什么?正是因为他不愿意他人的意志所屈从,而要坚持自己。

沈复到处游历,“六记”中有一记专门讲游览的。他说到“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而自以为妙者”。沈复就强调观景、赏物、品诗、论画都要有独到见解、独到品位,这也是《浮生六记》所彰显的最可贵的价值。

▲昆剧《浮生六记》剧本研讨会现场

观世相:于喧嚣尘世中的一股清流

今时今日,选择将《浮生六记》搬上昆剧舞台可以说是非常有眼力也是非常有勇气的行为。尘世喧嚣、众声喧哗,而在我们需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之时,《浮生六记》是一股清流。我相信,把《浮生六记》搬上昆剧舞台,不仅使古老的昆剧又焕发新生,而且使我们的戏曲舞台能够出现一种新的路径。我们一只眼睛要盯着现实,另外一只眼睛要盯着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好的遗产不要让它冷落了。

仲呈祥

仲呈祥,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之一,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总编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客座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代表作品《沙汀与刘家沟》。

上海大剧院出品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联合出品

昆剧《浮生六记》

时间:/7/:15

地点:上海大剧院·大剧场

原著:〔清〕沈 复

编剧:罗 周

导演:马俊丰

主演:

施夏明 单 雯

李鸿良 由腾腾

顾 骏 裘彩萍

演出: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

点击原文阅读即可购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