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200年前最有情趣的女子,却遇上最没

顾子鱼

01.

沈复,苏州人,出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3岁那年,同母亲省亲舅舅家,见过表姐芸娘后,沈复对这位小姐姐情有独钟。

芸娘容貌清秀,也颇有才气,自小聪明,过目不忘,听过一遍《琵琶行》,就能背下来,她蕙质兰心,不只在笔墨上,女红做得也好,这些都让沈复为之欣赏。

沈复向母亲提出,“若为儿择妻子,则非淑姐不娶。”沈母也中意芸娘的温婉贤淑,当即脱下戒指定下姻缘。

等到沈复18岁那年,终于和芸娘成婚了,从此后,苏州城内多了一对恩爱的夫妻,他们两个人情投意合,吟诗作画对弈,简直不要太幸福。

芸娘懂诗书,可以和沈复对诗作文;同时也爱吃臭豆腐,情之所钟,虽丑不嫌。任沈复取笑她,也自得其乐,最后生生把沈复也拖下水一起吃臭豆腐。

她情趣高雅、会生活,为沈复做梅花盒的餐具,用活花绿植作屏风;她为了能和丈夫一起外出游玩逛庙会,女扮男装,好不潇洒;她对人无贵贱之分,与烟花之地的女子也能义结金兰。

沈复的朋友要来饮酒聚餐,她能用自己的头衩换酒钱,他们要去野外郊游赏花,她也会准备加热厨具,增加效果。

两个人还请了一个做画的人,画了幅月下老人为两个人牵线的画作,每天烧香叩拜,祈求来世能够再续姻缘。

沈复曾经刻了二枚图章,上面镌刻“愿生生世世为夫妇”,两人各持一枚,用于书信往来。陈芸把俗世红尘的生活,过成了诗和远方: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

这就是陈芸,那个最可爱的女人,有妻如此,夫复何求,真是“只羡鸳鸯不羡仙”。文学家鲁迅也同样也感叹:《浮生六记》中的芸娘,虽非西施面目,我却觉得是中国第一美人。

白落梅说:“想起沈复的妻子芸娘,只觉世界美好的物事都与她相关。”我想,世人都会喜欢陈芸的,无论男人女人。

02.

生活不仅仅是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风花雪月的爱情,终归败给了现实,生活里不光有爱情,还要有面包和油盐酱醋茶。

沈复喜欢吟诗作画,却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以卖画维持生计,做过商人,做过幕僚,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游山玩水,以诗酒书画会友,纵情山水,享受快意人生,可这一切,都需要有银子来兑现。

沈复的谋生能力不是一般的差,也不善于人际交往,跟同事的关系处理不好,每到一个地方,时间都不长,就辞职回乡里了。

对官场里的一些行为伎俩也看不惯,表示不堪入目,于是不想再当儒生结束笔墨生涯,就谋划改行做生意,结果也是惨淡收场。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用在沈复身上最贴切不过了。有一次沈复去跟堂姐夫要债,正好遇上下雪,好不容易住进旅店,生火取暖后,一觉醒来,袜子又被火烤了个大窟窿。

第二次去跟堂姐夫借钱的时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好夜宿在一座土地庙中,挪开门口的香炉,也只够把身子放在里面,两膝还露在外面。

这就是沈复潦倒落魄的生活,而此时她挚爱的女人陈芸已经是病入膏肓,时日无多,没过几日就客死他乡了。

陈芸临走时,对沈复说:我已经没有什么可后悔和遗憾的了!像我们那样,布衣取暖,粗饭充饥,夫妻和睦,尤其是还能跟着你游山玩水,得以享受沧浪亭、萧爽楼那样的时光,简直就是人间的神仙眷侣。说不定真正的神仙,都没有我这样的福分。

这些话有多少是真心的,有多少是安慰,只有陈芸自己知道,可知她是想要和沈复做生生世世的夫妻,而这一生却如此短暂。

爱对了是幸福,爱错了是人生,那一年陈芸41岁,他们两人在一起生活了23年。再美好的爱情,没有遇到一个有担当的男人,最后只能是惘然。

路遥说:爱情应该真正建立在现实生活坚实的基础上,否则,它就是活生生的生活之树上盛开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03.

陈芸离世后,沈复的世界顿失明媚。自此无人与他立黄昏,无人问他粥可温。第二年,他父亲去世,第三年儿子因病也夭折。至此,沈复飘荡于世间,时而卖画过活,时而再充幕僚,时而游历各地,时间久了,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历史上也没有记载。

沈复在46岁那年写下了《浮生六记》,这是他写给陈芸的情书,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后,这本书连同沈复本人,一起消失了,直到60年后,被后人在书摊上发现。

清道光年间,一位名叫杨引传的读书人,从苏州街边的一个旧书摊上,遇到了《浮生六记》的手稿残本——经过多年漂泊,六记只余四记,后两记已丢失。

杨引传被这部稿子深深迷住,他将书稿分享给自己的亲友,一起传阅,读过的人没有一个人不为之倾倒。他的妹夫,晚清重要思想家、政论家的王韬,读过此书后,如获至宝。

彼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如火如荼,而王韬因为运动献策,朝廷开始缉拿他,于是逃至香港,旅居异乡20多年,他始终没有忘记这本书。

直到年,王韬作跋,杨引传在上海出版了这本书,从发现手稿,历经数十年后,残本《浮生六记》终于重现人间,自此之后,它就成为无数读书人爱不释手的心头好。

年,后来成为著名诗人、散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的俞平伯,当时正在上海大学任教,他再次读到了儿时曾读过的《浮生六记》。他也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于是加以点校并出版,这个版本,成为最精良的版本之一。

年,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林语堂将《浮生六记》翻译为英文,分期连载于自己创办的英文杂志《天下》月刊上。序言中,林语堂说:“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仅有爱情是不够的,谋爱的同时更要学会谋生。芸,是那个最好的芸,爱情,还是最好的爱情,可沈复却不是那个最好的沈复!

陈芸,那个在时光中盛开的女子,终归还是带着对爱的遗憾,带着那枚刻着“愿生生世世愿为夫妇”的图章,黯然离去。

再美好的爱情也要依附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就好比再美丽的鲜花,也需要阳光和露水的滋润。所以有句话说得更好,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浮生六记》,这本书被誉为“晚清小红楼梦”,从至今,已度过了一百四十多年的岁月,出版过二百多个版本,无数人被它的魅力征服,至今仍旧畅销不衰,成为经典。

浮生六记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25.1购买

THEEND图片来自网络作者简介:顾子鱼,自由撰稿人,温暖的人,写温暖的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