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白-最美情侣04:02来自诗遗散录集《世界读书日推荐两本书》作者:杨柳岸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为大家推荐两本书。首先要推荐的是关于夫妻情感的《浮生六记》,有太多美文美词,可以让我们探讨夫妻间,柔柔绵绵的细腻情感。有人说这是小情小趣,夫妻耳语,只是纵观世间人情,哪有几个家庭夫妻间能有这样默默含情,柔柔细语?就算一种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眼看、耳听、心念、神往,总有一丝暖意融入心里,捂热冰封的感情。我也作诗一首:《观浮生记语》少言粗茶度清闲,普瓷素斋皆用心,无喧窃窃接耳语,有意频频对诗词。为是高举妻内贤,常念低眉夫叹息。溶入水墨池荷亲,藕着淤处心系莲。书中有很多美丽的词句,详细地讲述了作者与妻子的生活细节,虽没有大富大贵,却是相濡以沫,恩恩爱爱的一生。《浮生六记》作者简介作者: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年)生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十八岁娶舅女陈芸为妻。婚后夫妻俩举案齐眉、相爱甚笃,然命途多舛,常常事与愿违;幸而二人不落世俗,善苦中作乐,耳鬓厮磨二十三年,至芸积病身故,仍情深如旧。后,沈复离家漫游,著《浮生六记》六卷,记录过往生活中点滴趣味及漫游经历。内容摘抄:“情之所钟,虽丑不嫌。”“来世卿当为男,我为女子相从。”“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夏日泛舟,以荷为伞,沉睡不知光阴之须臾。”“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绵绵此恨,曷其有极。”“芸则拔钗沽酒,不动声色,良辰美景,不放轻过。”“布衣饭菜,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矣。”“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酒瓶既罄,各采野菊插满双鬓。”“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一任他人情反复,世态炎凉,优游闲岁月,潇洒度时光。“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看那秋风金谷,夜月乌江,阿房宫冷,铜雀台荒,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机关参透,万虑皆忘,夸什么龙楼凤阁,说什么利锁名僵,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一任他人情反复,世态炎凉,优游闲岁月,潇洒度时光。”“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即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生之法也。”“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若布衣暖,菜饭饱,一室雍雍,优游泉石,如沧浪亭、萧爽楼之处境,真成烟火神仙矣。”“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不会再错过,归纳起来不外乎四个字:,相见恨晚。”“余与琢堂冒雪登焉,俯视长空,琼花飞舞,遥指银山玉树,恍如身在瑶台,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冷。”“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妍之候,而余则恍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每当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及抵家,吾母处问安毕,入房,芸起相迎,未通片语,而二人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此身矣,是夜,月色颇佳,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状,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皆自作孽耳。”“其每日饭必用茶泡,喜食芥卤乳腐,吴俗呼为臭乳腐,又喜食虾卤瓜,此二物余生平所最恶者,因戏之曰:“狗无胃而食粪,以其不知臭秽;蜣螂团粪而化蝉,以其欲修高举也,卿其狗耶?蝉耶?”芸曰:“腐取其价廉而可粥可饭,幼时食惯,今至君家已如蜣螂化蝉,犹喜食之者,不忘本出;至卤瓜之味,到此初尝耳,”余曰;“然则我家系狗窦耶?”芸窘而强解曰:“夫粪,人家皆有之,要在食与不食之别耳,然君喜食蒜,妾亦强映之。”“是年七夕……,是夜月色颇佳,……芸曰: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性否?余曰:……若夫妇同观,所评论着恐不在此云霞耳,纳凉赏月到处有之,夫妇同赏的确令人羡慕……”“且从来拂意之事,自不读书者见之,似为我所独遭,极其难堪;不知古人拂意之事,有百倍于此者,特不细心体验耳,即如东坡先生殁后,遭逢高、孝,文字始出,而当时之忧谗畏讥,困顿转徙潮惠之间,且遇跣足涉水,居近牛栏,是何如境界?又如白香山之无嗣,陆放翁之忍饥,皆载在书卷,彼独非千载闻人,而所遇皆如此,诚一心平静观,则人间拂意之事,可以涣然冰释。”“时方七月,绿树阴浓,水面风来,蝉鸣聒耳,邻老又为制鱼竿,与芸垂钓于柳阴深处,日落时登土山观晚霞夕照,随意联吟,有“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之句,少焉月印池中,虫声四起,设竹榻于篱下,老妪报酒温饭熟,遂就月光对酌,微醺而饭,浴罢则凉鞋蕉扇,或坐或卧,听邻老谈因果报应事,三鼓归卧,周体清凉,几不知身居城市矣,篱边倩邻老购菊,遍植之,九月花开,又与芸居十日,吾母亦欣然来观,持螯对菊,赏玩竟日。”我推荐的第二本就是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的《了凡四训》,从教育到方面,对人们的思想给予一定的指导。《了凡四训》作者简介:作者:袁了凡初名表,后改名黄,初号学海,后改了凡。明代思想家,著作涉及农业、历法、军事、音乐、几何、佛学等诸多领域。内容简介:费勇教授评价袁了凡的《了凡四训》:“因为是写给后代,就格外诚恳,拼着一切法子想把自己毕生的经验教训、一切的人生感悟教给孩子,希望他们过上好的生活。”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留给子孙的家训,以毕生学识、经历与感悟为根基,谆谆讲授“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道理。行善事、得善果——以入世心劝人向善、谋求磊落的生活,堪为一部历久弥新的生活方式手册。曾国藩读后,感念书中“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之言,为自己改号“涤生”,并且要求曾氏子侄必读此书;胡适奉此书为研究中国中古思想史的重要代表作;“民国四大高僧”中的印光、弘一师徒提倡诵读。00:49内容摘抄:“命由己立,福自己求,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一个人只要真诚用功、多做善事,没有不感应的。”并拿给他一本《功过格》,让他行善修福。”“1、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2、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3、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4、人有不及,情所宜矜;悖理相干,于我何与?本无可怒者。又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之学问;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5、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