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芸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读毕《浮生六记》,沈复所记载的游记见闻乃至生活琐事都给人以深刻印象,生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感慨,沈复之妻陈芸亦是惹人爱怜,让人不由地赞叹:有妻似芸,夫复何求!林语堂曾如此评价她: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即便是犀利严肃的鲁迅也称其是中国第一美人。那么,陈芸是怎样奇妙的一个女子,得到了如此盛赞?一、聪颖灵动才思隽秀陈芸只听了一遍《琵琶行》,便能背诵下来,此时她才只是一个刚会说话的幼童;因四岁丧父,家徒四壁,陈芸只得靠刺绣赚钱养活了自己还有母亲和弟弟,但是她在刺绣间隙抽空学习,不曾正式上学的她写出了“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诗句,其天资聪颖可见一斑。陈芸与沈复本就是亲戚,自小亲密无间,沈复看了她所作的诗句,赞叹她才思隽秀,非她不娶。美,总是令人无法抗拒,况且陈芸是才情之外更具美貌:眉清目秀,顾盼神飞。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大环境下,对女子的才识并无要求,而陈芸不喜金银细软,独爱诗词古文,再加天资聪慧,也是颇具才气。这样的才气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无可用之地,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她与沈复的伉俪情深的基础。他俩一起讨论诗词,各抒己见;沈复引经据典,陈芸不会呆若木鸡;陈芸隐晦地抛出一个梗,沈复能瞬间领会并接了过来……他俩志趣相投,互相逗趣取乐,夫妻的情意在这样的交流中更加深厚,期盼生生世世都能在一起,而不是在冗长的岁月里懊恼感伤无人能懂自己。二、知书达理贤淑能干婚后,陈芸侍奉长辈勤勤恳恳,对待下人谦和温柔,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每日都记着早起,恐被公婆说是懒惰,惹得二老不开心,真是一片孝心啊!陈芸曾代笔替婆婆回信,后因婆婆疑心她没有准确传达自己的心意而不让她代笔,公公因此对她大为不满,责怪她不肯代笔,而陈芸担心引发矛盾,不做解释,闭口不语。婚后一个月,丈夫沈复便要外出求学,新婚夫妇面临分别,内心自然是恋恋不舍,陈芸害怕沈复担心,强颜欢笑为其整理行李,嘱咐他好生照顾自己。较之于哭哭啼啼不肯与夫君分别的小妇人,陈芸不仅识大体,更是心思细腻,时时刻刻为夫君做打算。后来家庭困顿,生活拮据,陈芸看做刺绣补贴家用,毫无怨言,沈复喜好邀请朋友,饮酒作诗,困顿之时,陈芸甚至拿发钗沽酒。三、潇洒随性遵循本心《红楼梦》中的晴雯曾女扮男装,率真可爱,陈芸也曾为了随丈夫一起出去逛庙会而女扮男装,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可谓是离经叛道,陈芸率性而为,实属罕见。陈芸的潇洒随性还体现在与憨园义结金兰一事上。憨园是艺妓,社会地位低到甚至遭人唾弃,而陈芸并没有被清规戒律羁绊带着是非心来世俗地看待憨园,她只管欢喜憨园的美貌与韵味,觉得是憨园身上的美实在难得,并醉心于这样的美。在陈芸身上,体现着一种本能,一种不假思索地发现美追求美的健康的本能。四、奇思妙想富有情趣我们总说,美丽的灵魂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那么什么是有情趣?情趣不是钟鸣鼎食之家对生活细节的讲究;情趣不是大家闺秀、豪门子弟的一掷千金;情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诗意,是在日常的琐碎中寻找乐子。富贵人家的高雅生活令人艳羡,但带有高不可攀的距离感;寻常百姓的诗意生活却令人钦佩,质朴之中反映着对美的恒久追求。沈复陈芸夫妇家庭拮据,曾数次寻求亲友救济,但他们并没有潦草度日,而是利用有限的资源给生活变出多种花样,尤以陈芸心思巧妙。沈复喜好喝点儿小酒,不喜欢布置太多的菜。陈芸便为他做了梅花盒:拿二寸白瓷深碟六只,中间放一个,外头放五个,用灰色漆过一遍,摆放成梅花形状,食用时就好像是把菜装在梅花花瓣里似的,既美观又节省。夏天荷花初开时,晚上闭合,白日盛开。陈芸把茶叶装进小纱囊里,放在荷花心。第二天早上取出来,以雨水泡茶,异常清香。沈复与朋友打算一起出去游玩,苦于不能不能现场做饭煮酒,一堆人一筹莫展,陈芸却想出了主意。原来她雇了卖馄饨的随他们一起去,馄饨摊上锅炉灶一应齐全,茶酒饭食问题一下子解决了,玩得很是尽兴。美,从来都不是高不可攀的!美是质朴的,在世俗生活的点滴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0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