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江南多才俊,秀水青山育红颜。晚明之际,这里诞生了一位名扬江南、技压群芳的才女——董小宛。她与才子冒襄,珠连壁合的佳话,随着《梅影庵忆语》而流芳百世。更衍移了她进宫为董鄂妃,顺治皇帝三千宠爱集一身的动人传说。
她是江南有名的歌女,有着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与少年天子顺治相爱后却无法相守,并遭到了孝庄皇太后和清廷众臣的极力反对。面对清廷禁律她与顺治二人勇敢执手却终因一场天花双双殉情,留下一段令人扼腕的千古奇缘。历史上顺治所忠爱的是董鄂妃非董小宛。实际人们上是将董鄂妃跟董小宛相混淆。
世界上幸福的家庭都一样,悲伤的故事却有千千万万。在中国古代,贞洁是女子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受世俗礼教影响,许多女子甚至将自己的清白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因为失去清白,而选择自尽的女子不计其数,就算是到了现在,仍然有此类故事发生。前段时间,被奶奶带去给“活神仙”看病的小女孩,因为被奸人玷污,选择了从高楼一跳而下。只这一个事件,就可以看出女子贞洁的重要性。所以说,如果不是难以选择,没有谁会自甘堕落,成为风尘中人。
“秦淮八艳”,个个都是才情容貌惊艳于世的女子,她们落入风尘也各有其因由。此文故事主角董小宛,当然也不例外。董小宛出生富贵,原是大家闺秀,最后却沦为名妓,全是世道捉弄。
当时的小宛年仅十五岁,只是个闺阁女儿,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从云端跌入污泥。沉重的债务,母亲的病痛全都压在了她的身上。债务还可以暂时不管,但是母亲的病却急需银两。情急之下,小宛答应了别人的引荐,来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艺,改名小宛。从此后,世间再无董白,只有董小宛。
董小宛出生烟花,阅尽人间的悲欢冷暖,但却有着超然脱俗的清秀与灵气,她聪慧绝伦,才艺超群,引得无数才子佳人惊奇赞叹。她重情有义,度尽劫波,终得与如意郎君,长相厮守;她气节凛然,助夫胥奔走民族大业。虽然年仅二十八岁即花名凋零,然“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传奇一生。
董小宛死后,冒辟疆才发现她的好,不禁感慨:“我这一生的福,在这9年中已经全部享完了。”“我这一生用什么来报答小宛呢!她绝对绝对不是人间的女子。”“小宛如今忽然死了。我简直搞不清是她死了,还是我死了。”
董小宛死后,冒辟疆回忆两人之间的点点滴滴,写成了和沈复《浮生六记》齐名的《影梅庵忆语》。用他自己的话说,此书是用血泪和墨水写成的。但很可惜,此时的董小宛,已经死了,身心俱灭。
“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
真的爱情,自然有些卑微。就像张爱玲说的:“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只是低到尘埃里,未必真的能开出花来。
开花结果的,是喜剧;化作尘土,是悲剧。
喜剧和悲剧,都是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