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如豆,暮色深沉。芸娘躺在床上,面色已大变。
沈复想去为也找医生,她却阻止了丈夫,说道:“我的病已经治不好了,别乱花钱了。这辈子能和你这样的知己做夫妻,我已经没有任何后悔和遗憾了!”
断断续续说了几句话,在一阵剧烈的喘息声中,芸娘渐渐闭上了眼睛。
她只活了四十一岁,儿子早逝、女儿做童养媳,自己和丈夫不是在看病就是在漂泊,大半生都过得凄凄惨惨。
她这一辈子,真的值得吗?她自己觉得很值得。
幼年丧父,芸娘和弟弟、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很拮据。在家庭聚会上,与表弟沈复互生爱慕,终结欢好。
刚嫁到沈家那几年,确实过了几年舒心日子。依靠着大家族,衣食无忧,两人没事就聊个天、写个诗,散个步、避个暑。
小夫妻情投意合、如胶似漆,简直是神仙伴侣。
在那个女性地位极其低下的封建时代,沈复对芸娘的尊重确实难能可贵。
但要说结婚过日子,沈复的表现真的不尽如人意。
他是典型的文艺青年,有着很多文人引以为傲的小爱好:插花、做盆景、玩石头。
这些小玩意儿按说也费不了几个钱,但问题是他压根没钱。
读书,考不出功名,学问也没到那么深的程度,这点从《浮生六记》就能看出来。这本书之所以流传,还是真情打动人,文笔并没有多好。
画画呀、插花呀这些个小爱好,怡情养性还可以,都没办法拿来换成银子。
所以看他们被赶出大家庭后的生活,沈复做过小生意、开过书画铺子,没有一样成功的,永远在贫困线上挣扎。
他们连房子都没有,成年成年的借住在这个朋友家、那个朋友家,过日子的花费多靠芸娘典当。
就这样,他也不以为意。不多想想怎么赚钱养活妻儿,仍然整天玩儿文艺。
就问问大家,一个你爱他他也爱你的男人,月收入在0到之间,房子都租不起,日常还要靠你养,你能接受吗?
不但穷、没本事,他的个性还很懦弱、没有担当,一点不知道为自己的小家、为老婆孩子争取权益。
当芸娘因为一点小事被公公婆婆误会的时候,他不管老婆有没有错,先急着向父母认罪。
有时候明明知道内情,却不敢辩解,任由误会越来越深,家庭裂痕越来越大。
最后公公婆婆讨厌芸娘、要休她,沈复至少要负一半责任。
在外面,人家几句话就能哄着他去担保借贷,赚钱是赚不到的,亏钱倒是一把好手。
沈父去世,留了几千金的家产。他本应分得一份,偏又在这时候拿出几分文人傲骨,说什么大丈夫贵在自立,啥也不要。
唉,哪怕给孩子拿一点也好啊!这不是应当应份的嘛!
要是能好歹稍微筹谋一下,恐怕儿子也不至于那么小就死了。
另外,这么深情的人,三年后还是“重入春梦”。
年,芸娘死于扬州。年四月,儿子逢森夭亡;同年10月,朋友送给他一个小妾,他又高高兴兴地过日子去了。
像沈复这样的男人,现代社会还有没有?
生活情趣一大把,会哄姑娘高兴,和他们在一起确实很开心。他们很绅士、很文艺,能陪你看星星看月亮,聊人生理想。
但他们连自己也养活不了,还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一个成年人应该掌握的生存技能完全没有,天真得像不食人间烟火。
你说他们不会过日子吧,他能把家居生活搞得有声有色,穷还穷得理直气壮。
他们沉浸在自己的理想国中,所有现世俗务都需要你来帮忙打理。你最好能赚钱养家之余再侍奉老人、养育孩子、处理事务,让他好安安心心地风花雪月。
这样的男人,你会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