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http://hy.stock.cnfol.com/bankuaijujiao/20200102/27883553.shtml说来也奇,看过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后,最念念不忘的,不是张无忌开挂一般的人生,反倒是明教教义:“焚我残躯,熊熊烈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一番搜寻,才发现这话是化用自《庄子·至乐》,大意说的是生存没有快乐,那死去又有什么好悲哀的呢?这话说的并无道理,但如果生存不快乐,那死去就真的是种解脱吗?翻开《浮生六记》,我找到了一个不是答案的答案。沈复这本书,化用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一句作为书名。略去李白的豪放之气,沈复仅斟取“浮生”二字为题,加之记取生平琐事:一记闺房之乐,二记闲情之趣,三记坎坷之愁,四记浪游之快,五记中山之历,六记养生之道,便取名《浮生六记》。但经后世考究,仅前四卷为沈复亲笔所作,后两卷疑似为后人伪作。若说沈复是天之骄子,这话是一点不假。作为清朝才子,沈复的前半生其实算是比较顺风顺水的。出生于乾隆盛世的富贵人家,自小颇有才华,长大后遇到一个被林语堂先生称赞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芸娘,结婚生子。旁人艳羡的生活,对沈复而言,唾手可得。但人生就像做梦一样,往往越容易得到的东西,就越容易失去。很快,家族不复荣光,沈复的人生也走上了下坡路,不断给妻子和自己招惹来各种麻烦:沈父久居外地想要纳妾,就让沈复去办,而沈复转头就让芸娘去处理,结果沈母因这件事而对芸娘心生芥蒂;沈复的弟弟启堂缺钱用,就跟别人借钱,找来芸娘做担保,可是借完钱又还不起,芸娘写信给他,结果却被沈父知道,认为芸娘无事生非,还诬赖小叔子……因为这些事,沈复和妻子在沈家几乎是众叛亲离。后来,沈复朋友跟人借钱,请他做保,沈复答应了,结果朋友借完钱就开溜了,剩下大笔债务需要沈复偿还。追债人到沈家讨债,沈父一怒之下,将沈复夫妇赶出了家门。为躲避债务,沈复夫妇只得将一双儿女寄养他人。书中写道,沈复夫妇在辞别儿女后,一直逃出很远,才敢放声哭。可见当时的场景有多凄凉。再往后,两人颠沛流离,身体孱弱的芸娘缠绵病榻,而沈复一介书生,百无一用,只得靠写信借钱医治芸娘。最终芸娘因病客死他乡。“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这是芸娘病逝时,沈复内心最真实的写照。沈复失去了一个爱他、包容他一切的女人,也失去了他爱的女人,但那时的他还不知道,在不远的将来,他将经历丧子之痛。谁也没想到,才子沈复最终活成了孤家寡人,一个孤零零地在世间漂泊的灵魂。而这,或许正应了书名“浮生”二字。沈复在卷首回顾自己生平所遭受的磨难,他将一切归咎于多情重诺。其实,阅读过沈复的文章,你会发现沈复文如其人,他就是非常纯真的一个人。他会轻易地相信别人的承诺,并为之赴汤蹈火,最后被别人玩得团团转;他太讲书生意气,以至于视金钱如粪土,最后落得穷困潦倒的地步;他不懂得怎么处理人际关系和为人处事,令一直帮他处理各种事务的芸娘最后落了个里外不是人的下场……所谓的纯真,说穿了,就是被家人宠大的男孩。只不过,幸运的是,沈复的前半生遇到了芸娘。她将母性几乎灌注在沈复身上,从初见到成婚及至婚后的生活,一直包容他,照顾他的方方面面。即便是临终,芸娘最记挂的也是沈复将来的生活,她把一切的错都揽在自己身上,让沈复回家求得父母原谅,后半生不会再颠沛流离。沈复遇到芸娘,何其幸运!芸娘虽然人生坎坷、阳寿无多,但沈复却让她永远留在了无数后人的心里。何其不幸!又何其幸运!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记取往昔旧事,唯春色一抹,永留人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