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时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终有一人

又是一个雨夜,窗外雨声淅淅沥沥。忽然,我想起了李清照的名言:"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觉得自己给自己来了一个小小的"为赋新词强说愁",不禁哑然失笑。随手拿起一本书,定睛一看,竟是时下最推崇的《浮生六记》,配着雨声,缓缓看起了书。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盈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飘零他乡,悲切动人。

在这本书中,作者描述了丈夫和妻子之间的真爱,用深刻而直接的语气表达了他们夫妻之间至诚至乐的感情。纵观中国文学史,描写爱情的诗歌很多,但大多是描写宫廷爱情、权力和礼教下的爱情悲剧、恋人或少男少女之间的爱情,很少有描写夫妻之情的。

别具慧眼的陈寅恪指出:“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三白《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

当恋人和情侣们爱上对方的时候,他们常常对美和丑感到迷茫和难以捉摸。安娜和她的丈夫已经结婚十多年了,当安娜爱上了另一个男人,才发现她的丈夫"他的耳朵是多么的丑陋"。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她爱上了别人,所以她一下就觉得丈夫变得丑陋了。这是智为情迷的典型例证。

《浮生六记》中的三白和芸娘却不是这样,在摄取了芸娘美质及韵致的同时,三白又客观地发现了芸娘的“两齿微露”。促使他爱上芸娘立即立誓“非芸娘不娶”的不是貌,而是芸娘的“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这十二个字其实是马克思所赞赏的“女子最重要的性格——温柔”,这种内在的气质的发现,表明了男主人公特有的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长期熏陶的心态和眼光。

爱涉及牺牲。三白和芸娘结婚后,他们加倍努力实现他们的愿景,为奉献而战,而不是为要求而战。每当三白饿了,不打算吃不好吃的夜宵时,芸娘就会给三白送来他以前最喜欢的甜甜的桃花粥,常常在三白进门后为他准备好吃的点心,给他准备合适的服饰体贴入微。而三百呢,他担心妻子的孤独,渴望门外的世界,冒着被家庭法严厉指责的风险,帮她化妆出门,到乡下散步,坐船到湖里游玩。这是实现他们共同愿望的一种努力,充满了和谐和温暖,不言而喻,真实可信。他们的感情绝不是某些家庭所谓的揪心的宠爱,琐碎的宠爱,或对恶习的包容。

作者以纯美的文字,记叙了自己大半生的生活经历,内容朴实无华,真切动人。书中用散文化的故事语言,写出了沈复与妻子陈芸琴瑟相和、伉俪情深,两人诗酒琴茶、布衣蔬食的小人物的幸福和快乐。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飘零他乡,悲切动人。值得大家细细品读,周末时光,一书一茶,静静度过,实在也是人生的一大快乐事啊。

其实这本书是一本合上书后再回想起来会让人产生更多思考的书甚至觉得震撼,然后复归平静之后,留下更强的包容心,很多书读过之后,可能忘记很多细节,但是会让你对这个世界更加包容。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购买《全5册人间失格+罗生门+我是猫+月亮与六便士+浮生六记》5本才99哦

只要敢于追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