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师一墨
01
其实,在观看这部影片之前,浮现于我脑海的并不是一个司空见惯的都市爱情故事。
它让我想到了一个人,她也叫芸,住在丈夫亲手所著的《浮生六记》里。二人举案齐眉,读诗赏花,小夫妻的生活羡煞旁人。因此对于这部影片,我不由得充满了期待。
不过,电影落幕的时候,所有的向往都变成了失望。很显然,这部电影并没有感动天感动地,甚至感动不了坐在银幕前的观众。它就像一杯白开水,氤氲在唇齿间的,只有两个字——寡淡。
02
故事改编自冯小刚好友张述的真实经历,通过再现一幕幕人生往事,向观众讲述了一段远涉重洋,历经生离死别的感人爱情故事。
但是,观完全片给我最大的感受既不是温馨浪漫,也不是揪心与感动。除了些许美景之外,更多是平淡和枯燥。它就像一杯已经变凉的白开水,既没有令人惊艳的味道,也没有暖人心扉的滚烫。除了白白溜走的时间,仿似一切都没有发生。
首先是剧情的单薄。
从真人真事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也是一段值得珍藏和不时拿出来怀念的美好回忆。
但剧情其实真的很简单,一对青年男女因租房在异国相识相恋,婚后一起生活了十五年,然后一方先驾鹤西去,留下生者陷入无尽的怀念。
如此简单的剧情,纵使在剪辑上有插叙和倒叙的加持,整个影片依然很难给人造成什么情感的波澜。
这样的情节,拍成一个小时的纪录片或许刚好,但拿来支撑两个多小时的院线电影,明显是有些招架不住。
03
其次,则是逻辑的不连贯。
一对生活在一起十五年的夫妻,为什么不能满足对方夙愿去看一次鲸鱼?
非要等着去世以后再抱着骨灰洒向大海。
如果对当下的生活厌倦了,为什么不能推心置腹的谈一谈?
却对着极光许出让自己老公最为心爱的餐馆化为灰烬的心愿(诅咒?)。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小问题,譬如餐馆打工的服务生,攒钱几年就可以环球各种游,而收入数倍以上的老板却躲在小镇和灶台继续苟且,向往着服务生的生活?
总而言之,这些逻辑上的不连贯之处,既让人对故事真实性有所质疑,也降低了观众对于主人公各种情感起伏的认同。无疑让银幕前的我们与故事中的他们越来越远。
当然,一切并不能简单的归结于剧情。至少演员也该负起一部分责任。刚刚合作完《芳华》的黄轩和杨采钰,再度携手相约《只有芸知道》。
可是二者的表演似乎都不能令人满意。
黄轩一直以来都被看做实力派小生的代表,可是这次,却失去了往常的水准。
爱情因其相恋时的炽热浪漫而轻盈,又因离别散场时的累累伤痕而沉重。但在影片中,隋东风当下的一脸悲痛似乎太过沉重且一成不变,而从前恋爱时光又显得略微简单、僵硬。或许是剧本的设定局限了演员的发挥,毕竟一部没有多少戏剧冲突的电影很难要求演员在表演上有什么作为。
而女主人公罗芸作为身患先天性疾病的忧伤女孩,将这种绝望的气氛铺向了整部电影。尤其是在开场,观众还未与剧中人建立起情感共鸣之时,女主人公时刻一幅心事重重的样子,不免让观众觉得莫名其妙。
当然她的问题不在于此,跟黄轩一样,两位主演给人的感觉,一方面有些拘束,似乎放不开的样子,一方面又好像能力不足,难以将不同时期的心境完整有效的表达出来。
04
除去这些剧情上的硬伤之后,影片的主题也没能很好的明确和统一。
表面看来,这是一部怀念逝去爱人的电影。痴心男子为了纪念亡妻,独自走向了他们曾经心心念念要去的远方,去完成二人共同的心愿。
可影片似乎还对生活的答案有所探讨。
有些人从城市逃向农村,因为他们渴望拥有一片宁静的星空。
有些人则将汽车从乡间公路驶向城市,因为他们再也受不了居住在乡野的清寂。
可生活的答案究竟要到哪里去追寻?
影片似乎没有准备解答。尽管这并不重要,可是这个主题跟导演花费大量笔墨讲述的爱情故事本身似乎关系不大。却偏偏在开始和结束,用一对年迈和一对年轻夫妇来印证生活的轮回。来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你所拥有的,是别人向往已久的,而你向往的,或许又是他人早已厌倦的。
如果说,非要给芸和隋东风生命中的遗憾找个缘由,那么或许是因为生活观念的不同。有些人像候鸟一般,永远在迁徙的路上,而有的人则像蒲公英一样,他能跟鸟儿一同起飞,但一旦找到自己适合生长的地方,就会落下来,生根发芽。
于是,远方对于蒲公英失去了魅力,而一成不变的生活倒成了鸟儿的牢笼。于是一起看鲸鱼的梦想,最终成为隋东风告慰爱人灵魂的最后仪式。本来惹人歆羡的人间喜剧,也因此染上了悲伤的色彩。
如果说,这部电影教会了我们什么的话。我想无非就是一定要学会珍惜眼前人,趁一切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