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3个人身上,看到了生活最美的样子

林语堂在译完《浮生六记》后,曾向友人盛赞:沈三白之妻芸娘,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知情知趣、最可爱的女人。

现实里,沈复与芸娘生活简单清贫,所谓生活情趣则是指,夫妇二人夏日里在柳荫深处垂钓,日落时相拥着观赏晚霞,芸娘向往的始终是“布衣菜饭,可乐终身。”

人人钦羡沈复芸娘似神仙眷侣,其实他们的生活同样被琐碎事物占满。只是当选择回归生活本质时,原来,柴米油盐中从不乏乐趣。

今天介绍的三个人的故事,与芸娘有些相似。在他们的故事里,你会发现:一粥一茶,亦能处处生花。

虚度的美好时光

城市的高压,让居住在这座钢铁森林里的人都活成了忙碌的蚂蚁,对多数人而言,停下脚步认真生活,是件极度奢侈的事情。

有人活了大半辈子才发现,自己的生活90%被工作占据;有人选择逃避,龟缩在狭小的住宅里,甘愿成为“蹲族”;有人在都市繁华的霓虹灯中迷失自己,早不去想生活的意义。

李元胜似是现代居民中的“异类”,他始终维持着自己的生活节奏,不急不忙,生活被写诗、旅行与拍摄昆虫占据。

他个子高挑,戴一副细框眼镜,容易害羞的性格让他格外专注生活的细节之美,他已经连续19年拍摄昆虫,每当有闲暇时光,便会背着摄影机四处游走,从而挖掘“苍蝇之大,宇宙之微”。

每当翻出以往的照片,李元胜都能获得深深的满足感,“我在空气的光晕中,听到了自己激动的脚步;在扇动的蝶翅上,看到了自己的心跳。”

李元胜有多重社会身份,诗人,作家,摄影师,任谁也不会想到他在大学里,最初学的是电机这种与浪漫毫不沾边的专业。也正是大学期间,对里尔克的兴趣使李元胜沉迷上诗歌,从而一发不可收拾。

他还清楚地记得写第一首诗的场景,正准备去上课的路上,他的脑子里突然蹦出几句零散诗句,这让他惊喜不已,立马停下脚步,将脑袋里的诗句慎重地记录到纸上,他仍记得其中一句:“我的手像一片浅红色的落叶。”

他已经忘了这句诗的具体意象,但写诗后的触动感让他永生难忘。大学毕业后,他依然留在重庆生活,重庆文脉悠长,较高的包容性让他感受到城市的人文气质。

起初,他的职业是旁人眼里收入稳定的工程师,可在某个深夜,他独自走在厂区,前方正是嘉陵江,头顶满天繁星,想到那句“念天地之悠悠”,旷远的诗意让他觉得眼前的烦扰都变得“很小很轻”。

不久后,他便毅然决定放弃四年所学,投身文学创作,走这条“最难的窄路”。

旁人并不理解,他却觉得非常享受如今的生活。至今,李元胜的生活节奏依然很慢,人们不再对冗长繁杂的文本产生兴趣,他和朋友们往往会花一整个夜晚的时光,细品一首小诗的浪漫。

在纪录片《楼兰发现美》第四季中,李元胜与演员陶昕然和主持人蔡紫一起寻找生活最初的美好,他们穿梭竹林,于湖心亭相对而坐,在婀娜多姿的柳条下谈论什么才是精致生活。

李元胜提起古人的雅致,才子张岱在大雪封湖后,依然有闲情逸致独往湖心亭看雪。又谈及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坚守。

李元胜认为,这正是生活美学的起源,也包含了他自己对精致生活的理解:精致生活的精致,应该是精神满足,而不是物质生活。

他将自己向往的生活,写进诗句里: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比如低头看鱼/比如把茶杯留在桌子上/离开/浪费它们好看的阴影/我还想连落日一起浪费/比如散步/一直消磨到星光满天”

不曾想,这首名为《我想和你虚度时光》的诗引起多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