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浮生六记》,总会让我想起许多细节。这种细节有关两个人,对一种爱情的解读。
记得我还没有到了能阅读古文像阅读杂志一样的水平时,老师推荐了《浮生六记》。说有这样一对夫妻,在家中后园做盆栽,有假山流水,精致可爱。结果一只猫上蹿下跳,把盆栽撞到地上摔得粉碎,夫妻二人就一起哭得很伤心。
那时候听这个故事,觉得不可思议。能醉心小事,还为情绪牵动,说明真是“闲”;而且盆栽碎了,哭就哭了,居然“一起哭”,真够“痴情”。
后来,听说林语堂讲里面的芸娘,是年来最可爱的女子。真的吗,我不信。认真地去看了一遍《浮生六记》,发现芸娘是个懂生活的人。
芸娘的理想生活是什么呢?
“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诗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
好么,属于绝对精神上的胜利。六记中,记录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是一对寻常夫妻,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纯真;青年时,爱的坦荡;中年的落魄也矢志不渝;后来的阴阳两隔,也相思入骨。
浮生四季,他们携手走过,在古人的时光里,缀满日常生活琐碎。没有手机,没有外卖,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天地之间,真爱永久。
怎么说呢,有人喜欢这本书,可能是被这种纯情打动。都说《浮生六记》像《红楼梦》,我觉得《红楼梦》是OldMoney那种纸醉金迷,而《浮生六记》更像一个小资青年。
有一种出尘绝世的单纯,但最后难免被世俗倾覆。
两个人,不用为生计发愁时,你侬我侬。芸娘对生活的雅趣跃然纸上:
“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夏天时把茶叶放到荷花花心,第二天再用泉水煮茶。
与友人相约赏花,芸娘雇了一个馄饨担,可以用来加热煮食。没有茶具,就自带砂罐,“以铁叉串罐柄”,加柴火煎茶。
“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
放到今天来看,户头里没有个几百万,没时间把生活过得这么艺术。
沈复并非富贵之家,芸娘的婚姻生活也不免鸡飞狗跳。纳妾、狎妓、一纸休书、卧病不起……
书中笔墨记录着后来那些年,他们如何穷困潦倒,四面楚歌。但这并不妨碍芸娘在沈复心中的地位,因为那些听曲赏花、饮酒煮茶的赏心乐事,世界之大,只有芸娘懂他。
印象中,人们对贤妻良母的定义,总是要劝丈夫去挣功名。
薛宝钗因为“好风送我上青云”被贾宝玉嫌弃她势力;而林黛玉的“看谁都俗”只是因为她是一棵绛珠草,冒着仙气儿,不管吃喝。
肉体凡胎,起码得保证小康。所以芸娘因为爱情而被人觉得“可爱”,也因为太重情,反而锦上添花可以,雪中送炭没有。
其实,人生一场,哪能面面俱到。
芸娘的可爱,带着点人间理想。因为她毕竟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参悟出“人生碌碌,竞短争长,却不知枯荣有数,得失难量。”
能仅仅想到,也用一生去践行,这本身要多笃定,多慧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