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沈复,想来大家对沈复并不陌生,即使不知道,他的“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这篇文章想必大家都还记得。假期的时候,小编读了一下《浮生六记》,对其中乐趣快意十分喜欢,沈复对妻子陈芸的感情更是让人触动。这里小编只说他二人的一往情深。
沈复(年-年以后),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清代作家、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工诗画、散文。至今未发现有关他生平的记载。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乾隆四十二年(公元年)随父亲到浙江绍兴求学。乾隆四十九年(公元年),乾隆皇帝巡江南,沈复随父亲恭迎圣驾。后来到苏州从事酒业。他与妻子陈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历经坎坷。妻子死后,他去四川充当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据考证,最后两卷系伪作,文字亦不如前。
闺房记乐
沈复与陈芸定亲后,一次沈复在陈芸家夜里三更饿了,一时之间,没有吃的,陈芸悄悄带他去自己的卧室吃粥,欢喜地将备好的粥食奉上,不料陈芸兄长来寻陈芸,陈芸急忙慌称已睡下,她的兄长却挤进门来,看到沈复手里的粥,取笑了窘迫的陈芸,说道“你藏粥招待你的情哥哥呀”。陈芸心思细腻,料到沈复晚归时会饿肚子,便早早备下粥食,小女儿的心思与体贴让人感受到这个女子的可爱。她还曾女扮男装同沈复逛庙,这个女子的可爱与慧敏让人怜爱不已。
沈复与陈芸恩爱不已,即使共同生活二十多年,总爱握手相问,“去哪儿?”一次陈芸与他人打趣,那个姑娘要挠陈芸的痒痒,他急忙挡在中间,责备陈芸,实则是舍不得小娘子受欺负。
闲情记趣
沈复拟蚊作鹤,观虫蚁作林兽,与陈芸插花赏画,陈芸亦是聪慧,出了不少好点子。两人如山涧乐泉,灵动趣意。
坎坷记愁
陈芸濒死时最使人痛肠欲裂,一句“君太多情,妾生薄命”,以“来世”千呼万唤,满目含泪,带着不舍,期许香消玉殒。当是时,沈复抬头,唯有孤灯一盏,破屋见方。举目无亲,寸心欲碎。自此浮生欢尽。
王韬: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
林语堂:“芸娘是中国文学和历史上最可爱的女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