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浮生六记》沈复和芸娘的田园记
《浮生六记》是一部自传体散文,作者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清乾嘉年间苏州人,出生于士族文人之家,他父亲一生为幕僚,前期生活小康,后期家道中落。沈复和妻子芸娘,情投意合,志趣高尚,不管生活富裕还是家计清贫,他们都寄情山水田园,吟诗作画,把平淡的生活过成了一幅水墨丹青。据《浮生六记》描述,沈复爱花成痴,喜兰花、杜鹃、菊花,擅长插瓶、剪裁盆景。他们的居室没有一丝尘埃,家具布置精巧,案头瓶子里的鲜花不断。沈复常一杯清茶,独坐窗前,神游其中。户外,圆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周”“回”“曲”“折”,往来还复。挖掘地面、堆土成山,种上花草,用梅树编成篱笆,墙上爬满藤蔓。“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从篱下撑着油纸伞,袅袅婷婷走过的憨园姑娘,该是怎样的心动呢?梅篱、藤蔓、小桥、流水、人家,想想都美。沈复颇有巧思妙想的智慧,芸娘兰质蕙心,夫唱妇随,把夫妻间的莺莺燕燕融入栽花养草中,惺惺相惜,有滋有味,乐趣天成。后来,他们把这种闲情雅致在落魄的生活中发挥到了极致。房屋虽只有两间,但把台阶当床,前后借凑,可以做三张床用,中间隔以木板,糊上白纸,这样前后上下都隔断了,如行走在长路上。再见缝插针地配以各色插瓶,简朴中显清雅温馨,彰显了现在推崇的极简主义。一对璧人一窗景,好不快活惬意。芸娘擅长耗费不大、价廉物美的烹调手段,自己种的瓜蔬,配以自家打捞的鱼虾,一经芸娘的手,便有了意外的好味道。邀了三五好友,终日畅谈,慷慨豪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对句论诗,优哉游哉,尘世的不快抛到九霄云外,并未被贫瘠扰乱了心智。“种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神仙眷侣和逍遥自在,令活在都市喧嚣的现代人好生向往。“花芳以养性,花阴以休影。”沈复和芸娘对这句诗做了最好的注解。快意人生也好,穷困潦倒也罢,栽花种菜,修身养性,足以弥补生活的缺憾。02杨丽萍的“花前月下”
国宝级艺术家杨丽萍,因孔雀舞扬名。云南洱海最著名的景点是她的太阳宫和月亮宫,两宫依托玉矶岛自然地理优势修建而成,浑然天成。南北两栋别墅风格迥异,南端的叫太阳宫,北端的叫月亮宫,月亮宫就如月亮的清辉唯美,造型别具一格。太阳宫的玻璃幕墙延伸至洱海,极目远眺,碧水蓝天,惊涛拍岸,如入蓬莱仙境。杨丽萍在宫殿内种满奇花异草和上种果蔬,按高矮、颜色、开花的季节、花序朝阳的不同依次排列,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常年绿茵缤纷、繁花似锦,没有一岁一枯荣的更替。寝屋多为原木材质,一木屋一山一树皆为景,一人一鸟一丛花,杨丽萍就是月亮宫中不食人间烟火的花仙子。杨丽萍常年不吃米饭,以瓜果花瓣为食,她潜心钻研《本草纲目》,以纯天然草药调理气血,美容养颜。几十年如一日,才有了永远年轻的容颜。她的境界,我们普通人无人能及,但她返璞归真、融于大自然的生活理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以花为伴,与鸟为邻,鸟语花香,在曲径通幽的花丛中翩翩而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杨丽萍,不就是人间最美的那只“孔雀”么?栽花种菜,和其他任何一件事一样,必须要付出,付出时间、物力、耐心,甚者真心和爱,它们就像我们诞下的孩子一样,每天在我们温润的目光中一点点长高,一点点成熟,一点点开花结果。如果你疏忽了,藐视了,焦躁了,它将会超乎你意料地结出苦果:泥土皲裂,杂草丛生,萎靡不振。所以,只有定期拔草,松土,施肥,浇水,足够了解每棵菜、每株花的习性品行,对症下药,在漫长的枯燥中坚持,再坚持,才能让它们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在锄草时,也记得锄一锄我们心头的草;松土时,也顺便松一松我们内心那块麻木坚硬的盐碱地;浇水时,也一起浇一浇我们干枯的心灵。花草茂盛了,我们的内心也恢复了生气。菜地硕果累累时,也是我们人生丰收的季节。栽花,栽的是境界,种菜,种的是品行。在栽花种菜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枝叶枯荣,沉淀自我,修炼自我。昨晚,仲念念老师讲课说,要想挣钱,得先让自己值钱,让自己值钱就是一个栽花种菜的过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付出了,就会有收获,栽花种菜如是,人生亦如是。-END-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