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本书,再不敢说自己读过金庸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148116242762&wfr=spider&for=pc

今天是个很武侠的日子。

年9月21日,古龙辞世,“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38年后的今天,很喜欢武侠的我刚好看完一本与武侠有关的书。

张佳玮《侠客的日常》。

总有人把武侠小说读到让你五体投地的境界,在此之前,六神磊磊是一个,他公号的文字,我几乎每期都读,尤其是发布之后很快就看不到那些,颇让人有些自得——还好,我是看过的!

张佳玮这个名字,第一面是《浮生六记》的译者,他的译文,深情而又蕴藉。

后来,听说他体育方面的文字很是惊艳,虎扑、豆瓣、知乎……各大门派均留下“张公子”大名。

但认真读他的文字,这还是第一次。

——最后几页还是此刻加班过程中偷偷摸的鱼。

《侠客的日常》分“际遇”“侠情”“群像”“金古”四辑,虽然最后几篇写到了古龙,写到了周星驰,写到了香港功夫片,但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关于金庸小说的。

读完全书,最大的感触是——从今以后,都不敢再说自己读过金庸了。

张公子对金庸小说里的细节熟悉到什么程度呢?

比如,他在写“侠客们穿什么”的时候,说《倚天屠龙记》里昆仑三圣何足道初次出场的时候“一身白衣”,但后来张三丰百岁寿辰时昆仑派何太冲上山却是“身穿黄衫”,由此发问“昆仑派为什么变色了?”

原来,“何足道一身白衣遇到郭襄时,郭襄是骑青驴,着黄衣。”

我们一直以为,“天涯思君不可忘”,是郭襄对杨过,其实,还有张君宝,还有何足道。

再如,他说《雪山飞狐》里,苗若兰看见的胡斐,“满腮虬髯,根根如铁”。

这看似寻常的细节,却在《飞狐外传》有交代:程灵素用自己的头发给胡斐做假胡子,胡斐跟她说“日后我真的便留上这么一部大胡子”。

……

我们看的,是同一个金庸吗?

切不可以为张公子读金庸都是盯着这些不放,他既能如显微镜一般把别人忽略的地方放大,也能寥寥数语便抓住核心灵魂。

我们都在《神雕侠侣》里看杨过和小龙女那场惊世骇俗至死不渝的恋爱,他却说,“《神雕侠侣》的真正主线,是杨过这个缺爱的孩子,从利己主义者,变成大侠的故事。”

我们都有些不太喜欢《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的优柔寡断,他却告诉我们:张无忌是金庸后期作品风格变化的标志人物,“他不是一个慷慨豪迈、对抗世界、一路成长的英雄。他是个运气先坏后好的普通好孩子,试图去调和世上的阴谋。”从此,金庸笔下,英雄传奇慢慢变成普通人的遭遇。

我们都喜欢周星驰的电影,年少时捧腹大笑,中年后笑到流泪,无非就是他总结的这句:“当时他笑得歇斯底里,何尝不是自嘲——我们都知道,周星驰电影里夸张的大笑,都不是发自内心的,长笑当哭罢了。”

张公子下笔,如侠客出招,行云流水倾泻而出,偶尔也会有太过随意之虞——虽无伤大雅,但对一个抓细节到如此恐怖的作者而言,略显遗憾。

如第页,上一句还说“晴画就给陈家洛做了一份糯米糖藕”,下一句总结“大概程英、双儿和晴画都是温柔细心的,所以金庸安排她们给主角包粽子吃?”——晴画没包粽子啊?

第页引用《神雕侠侣》最经典那句,“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聚,散了又散”——我怎么记得是“聚了又散,散了又聚”啊?这个,由于今晚在单位值班,没有纸质原文,网络上搜了一下,不敢完全肯定作者笔误。

而第页这里,我相信应该是作者笔误无疑了:“李寻欢的好朋友花满楼”。陆小凤恐怕不同意——要不,试试你飞刀块,还是我手指准?

以上,不过是鸡蛋里挑骨头罢了。

“在虚构作品中寻找真实感不免有些痴人说梦,但生活中能有一个天马行空、快意恩仇的梦做做,也不错。”

正如,匆匆码完这几个字,我还是得乖乖当回加班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