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浮生六记第二三卷,由记趣到记愁

上次和大家聊了聊《浮生六记》的第一卷,闲情记乐,怀着对作者命运满满的好奇心,对芸娘小天使生活的向往,还有对沈复这个痴情男儿的敬佩,“肉夹馍”就马不停蹄的开始了接下来的读书之旅。

从《虫之趣》到《自制微型景观》。

第二卷的名字叫《闲情记趣》,沈复,字三白,开始回忆起了他的富二代童年,一不愁吃,二不愁穿,喜欢把蚊子留在白色蚊帐之内,用烟雾喷覆它们,让蚊子冲着烟气飞鸣,他把蚊子看做青云白鹤,还在一旁拍手叫绝。

在《虫之趣》一文中讲到,有一天,小沈复看到两只虫子在草丛间打斗,正观看的入迷,忽然一只癞蛤蟆以拔山倒树的气势跳了过来,也不顾及身边的沈公子,舌头一伸将两只虫子全部吞入腹中。

当时的小沈复哪能咽的下这口气,在被惊吓的呀然一声尖叫后才回过神来,平静了下激动的心情,捉住癞蛤蟆,鞭打了它数十下,想办法把它驱逐到其他院落了,还盯着远处,不让它再回来。

再看《自制微观景观》一文中,沈复把假山放置到屋檐下面,然后和芸娘一起观赏品评,他们俩想象此处可以布置水阁,此处可以立一处茅亭,此处可以凿六个字“落花流水之间”,此处可以居住。

在平凡的生活中,一对恩爱的夫妇,对着一座假山,可以想象出这么多美好的事,美好的人,他们或者在此处垂钓,或者在此处远眺观望,或者在此处游玩嬉戏,心胸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

从《痛别儿女》到《痛失芸娘》。

等到翻开第三卷《坎坷记愁》后,第二卷的“趣”就早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沈三白在这里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家道中落,妻离子散,居无定所的悲惨人生,要说有多惨,接下来我就简单说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叫《痛别儿女》,这时候的芸娘早已经被“血疾”折磨的不成人样,而沈复为了芸娘治病也是变卖了家中大小物件,再加上沈家父母对芸娘积怨已深,正巧这时候芸娘闺蜜华家邀请其去乡下,于是,就要和儿女分离。

沈复提前把女儿青君送去当童养媳,儿子逢森送去店铺里当学徒,这一天五更时分,家里热了粥,一家人含泪而吃,儿子哭了,但长痛不如短痛,沈复背着芸娘出门,泪水早已打湿了衣领,没想到,这一别,竟然是母子的永诀!

故事二是《痛别芸娘》,作为作者沈复最在意的女人,她短暂的一生还算幸福,有一个心里只有她的丈夫,可爱孝顺的一对儿女,但“婆媳关系”这个千古难题害她不浅,公公的埋怨,小叔子的陷害,也加重了她的病。

此时的沈三白真的就如他的名字所言,一穷二白,独在异乡,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每天奔走于各地也不见转机,嘉庆癸亥年三月三十日,芸娘呼喊着“阿双逃跑了”,“憨园你为何负我”中,长逝而去。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读完《浮生六记》的前三卷,沈复已经从一个家族富二代,变成了一介布衣,但他对芸娘的爱,始终没有变,即使父母百般的刁难嫌弃,兄弟多次的误害利用,他至始至终是和芸娘站在一起,守在一起的。

芸娘临终前说:“我的病初因弟弟出走,母亲去世,悲伤大过所致,接着是因为感情,然后是忿恨激动,平时又太过多虑,满心希望努力做一个好媳妇,却不能如意,以至于头晕,发呆等诸多病症至此。”

回忆往昔,有布衣之暖,菜饭之饱,一室和睦,两人相依相靠二十三年,芸娘对床旁满是泪水的沈三白说:“承蒙你的错爱,百般体恤,不因我的执拗任性而抛弃我,得知己如你,有夫婿如此,我已经此生无憾了。”

从闲情记趣到坎坷记愁,沈复不论生活多凄凉,好歹有芸娘相伴,但芸娘终究因“血疾”之病而与世长辞,至此留下了一个孤独的灵魂,正如片尾所说的,沈复面对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此恨绵绵,绝无尽头。

沈复对芸娘的爱,早已深入骨髓,以至于后来儿子逢森早早夭亡后,他也是轻描淡写的说上次的半路哭泣原来是永别了,还是把最大的愧疚给了芸,说“呜呼,芸只有这一个儿子,我不能延续她的后代了啊!”

珍惜眼前人,活在当下世,谢谢大家,我是一直还在坚持写作的三层肉夹馍。

三层肉夹馍

年5月15日于《浮生六记》笔记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