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盒饭财经
作者/何伊凡
来源/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人间四月天,最是读书好时节。
4月23日是第二十六个世界读书日,它本来在各种节日中缺乏存在感,但近年来却成为宠儿。
自年起,“全民阅读”连续第8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年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导全民阅读。”
全国政协常委,一直倡导全民阅读的教育专家朱永新曾谈到:“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各类阅读组织迅速兴起,特别是经历疫情考验,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读书是在喧哗浮躁,不确定性加强的外部世界中,保持内心宁静的最好方式。阅读即需要个人的自省,也需要一个场,因为与娱乐相比,阅读是反人性的,需要与惰性对抗,要营造特定的氛围,才能形成习惯。那些用各种方式鼓励你打开一本书的机构,就是造场者。
年的四月,加入了一位不一样的阅读造场者,就是拼多多。
它发起来了“多多读书月”,此为一项大型正版图书补贴计划,设立万读书基金进行大力度贴补,同时还联合作家发起“众声创作者计划”,平台无偿投入流量资源与运营小组,帮助更多优秀的作家、优质的图书面向大众。
这是一套“正版+平价+补贴+流量”的组合拳,产生的直接效果是,汽车维修技术与霍金、马尔克斯、聂鲁达、渡边淳一、麦家、贾平凹、余华等名家的著作,以十元、五元,甚至更低的价格,触达平台近8亿用户,让全民阅读进一步全民化。
拼多多曾被定义为崛起于五环之外,以农产品起家,看起来与阅读距离颇远,如今为何会参与这个游戏?
图书往往是电商公司创业之初最喜欢的切入点之一。
书是标准化产品,高频、运输过程损耗小,线上线下体验几乎无差别,而且可以粘住用户,提高平台活跃度。这也是亚马逊、京东、当当都曾以书发力的重要原因。
拼多多通过多多读书月发力阅读,自然也有商业方面的考量,但它已是一家市值亿美元左右的公司,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