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本书,我选择了从零开始写

还是在年底的时候,我给自己的年立下了第一个flag,那就是读本书。为此,我也下单买了几本纸质书,什么《浮生六记》、《人间值得》、《热锅上的家庭》和《杨绛传》,还在Z-library下载了个电子书文件,估计得有二、三百本,因为好多是套装书。

比如说《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它可是册精选大合集,包含分科本哲学36册、政法36册、历史24册、经济24册。

下载的电子书中还有部分是年、年最新出版的书,比如说豆瓣评分8.2的《克拉拉与太阳》,这本书也入选豆瓣年外国文学书单前十名。因此,只要愿意读书,只要能坚持读书,书源是不用担心的。哪怕它们都是电子版的,毕竟,移动阅读也越来越时髦了。

年,我并没有列什么必读书单。因为我感兴趣的书太多,而且已是知天命的年纪,提升自己的欲望不是太高,仅仅因为爱好写作而坚持读书。目的就是丰富自己,让自己能持续不断的输出一些读书内容吧。因为收集的书太多,选哪一本开始读其实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选择,于是我把所有的电子书文件按照大小排了个序,选中了这本《从零开始写故事》。

这本书在稻壳阅览器显示下,总共才78页,是知乎”一小时“系列电子书中的一本。什么是一小时?在电子书的序言上是这样定义的,”如果你足够认真,便可以在一个小时内读完一本“。《从零开始写故事》便是这样一本书。

是的,一本能在一小时内读完的书,正适合我这样的还没有培养持之以恒习惯的读书人。读完一本书,并把它讲出来,这是我从樊登老师的《读懂一本书》中学到的好方法。在《樊登读书》、《有书》等APP上,很多数讲书的文稿是字左右,用“剪映"这个视频编辑软件的图文成片功能转化成视频,时长在5分钟左右。

虽然我读这本书不只花了1个小时,但我希望我能认真地把这本书地核心内容用字概括起来,让你在5分钟时间内领悟这本书地精华,并有一定地收获。

《从零开始写故事》是一本教写作的书,作者叶伟民,曾在《南方周末》任特稿记者和特稿编辑,在非虚拟写作(特稿写作)领域有十分丰富的经验。后来与知乎合作开发了一系列的线上写作课程,帮助更多在文字汪洋面前迷惑不已的年轻人,建立适合当下需求的写作能力。

因此,这本书是作者十多年特稿写作经验的汇聚,它既是作者本人漫长的探索和积累,更是站在无数前辈的肩膀上兼收并蓄的结果。

书非常薄,只有78页,也只有5章节,但内容却非常丰富实用。作者从主题、资料准备、采访、结构、故事模式5个方面,分享了特稿写作也就是故事写作的经验。

一、关于主题

作者从基本概念开始,对特稿做出了明确的定义。特稿是一种非虚构的短故事,是非虚构写作在新闻领域的具体应用,并着重点出特稿写作的故事一定是真实的,可以运用文学的手法来书写,当然,还需要在故事中蕴含有深远的意义指向。

在定义特稿故事之后,作者也详细阐述了好故事的四个共同特点:真实、亲历、独立性和个人视角。真实是非虚构写作的底线和生命线,细节则是非虚构的基石;而亲历则是从个体(写作者或故事主角)的经历出发,探索人与自己、与世界、与时代、与未来的关系,笔下的故事,必须围绕人,也回归到人。

好故事的独立性则是指非虚构一定要秉承怀疑、批判和反思的精神,而非歌颂、赞扬和取悦。最后的个人视角这一特点,作者阐述为强调个体判断,无需照顾或迎合所谓唯一的正确,只需呈现书写者眼中独特的世界。

在如何确定写作主题方面,作者认为任何领域都是特稿题材的诞生地。建立日常积累和挖掘题材的习惯非常重要。而如何建立选材库,则需要进行海量阅读,并通过社交方式拓展自己的脑容量,当然也要养成随时随地记录的好习惯。

最后,作者给我们画了三个”同心圆“,阐述了确定主题的”三部曲“。

对于图中的三个层次,作者从里到外分为”本体“、”所指“和”外延“,或者对应称为”故事“、”问题“和”意义“。作者认为这三层本质上就是是一个好故事的内涵和边界。或者反过来说,如果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三个层次的要求,它就是一个值得书写的好故事。这样,你就可以动笔写了。

作者总结认为,好的特稿一定是小切面进入,折射大背景,反映真问题,最后指向高意义。

二、关于资料

确定了特稿的写作主题,自然需要做资料准备来保证后续的采访与写作。作者为我们分享了一些资料搜集渠道,包括搜索引擎、共享文库、论文库、全球媒体、纪录片、图书馆等渠道;也可以试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2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