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秀恩爱,罗晋和唐嫣算得上是圈里的优质养汪人。两眼对望时的柔情和随时十指紧扣的自然,无人能及。狗粮总是撒得猝不及防,又甜又腻,可单身汪就好这口。大概也是因为娱乐圈真情难得。今天我们说的此圈非娱乐圈,而是狗粮圈。主人公是一位叫陈芸的女子,大家都唤她作芸娘,林语堂先生曾说,芸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她的丈夫叫沈复,夫妇二人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对普通夫妻。但不普通之处在于,我以为,他们二人是狗粮圈里最会玩、最会秀恩爱且秀得最高级的人。为何如此感叹呢?皆因我近日读了沈复的《浮生六记》,这是沈复在她的妻子芸娘去世后写的,内容主要是他与芸娘的种种过往。今日我们不谈书中那些悲伤情节,只谈风花雪月。这也是因我思维中有一种因子,对悲伤是带了过滤功能的(PS:这也是不得已的快乐生存法则)。我就给大家讲几个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故事吧。一个是“此生不娶他女子”;一个是“豆蔻年华情愫生”。那时的沈复芸娘十三岁,情窦初开,他二人家里是亲戚,所以自然是有往来的。芸娘自幼聪慧,听《琵琶行》一遍,即可背诵。因古时女子崇尚“无才便是德”,加上芸娘自幼丧父,家境不好,并未读书,也不识字,一直靠自己娴熟的女红养着全家人度日。后来她看到《琵琶行》的书籍,便根据自己背得的内容,一个字一个字对照着都认了起来,后来慢慢便识字了,写出了“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美的诗句。沈复十三岁时到芸娘家里见到这些诗文,就对她一见钟情了,回家便对母亲说,如果要为他挑媳妇,他此生非芸不娶。他的母亲也很喜欢能干而又性情柔和的芸,于是那年七月他们便订了婚。定下亲事的那年冬天,沈复又到芸娘家做客,晚上送走亲戚回来已经很晚,他饿了要找吃的。这时芸娘牵了牵他的衣袖。二人来到芸娘的房中,原来芸娘悄悄地为沈复藏下了暖粥和小菜。沈复正准备吃时,结果芸娘的堂兄来了,大叫着芸娘的名字。芸娘忙关门,边关门边说,我累了,我睡了。结果堂兄动作迅速,已挤进了芸娘的房间,一看眼前的情景,便打趣她道,我之前说饿了要吃粥,你说没了,原来都藏起来给你未来的夫婿了啊。堂兄这一闹,全家都哄笑。芸娘和沈复二人也羞红了脸各自跑开了。在沈复的描述中,芸娘算不得美人,但就是能让人一见倾心。沈复尊重欣赏芸娘的才情,芸娘对沈复亦是充满关心和朦胧的好感。这类似自由恋爱的经历,在那个时代,显得多么宝贵。一方面由于这对璧人相互欢喜;一方面也托了沈复母亲的福,并未阻拦,反面脱下金戒作定礼,促成了二人的订婚,不得不说,有一定的幸运成分在里面。总之,这美好姻缘就这样结下了。一个是“宠妻之路无尽头”;一个是“夫唱妇随无底线”。五年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结成连理。二人相处乐趣甚多。趁双亲不在家,沈复会怂恿眼馋街市盛会的芸娘,换上他的男装,同他一起外出游玩,芸娘担心被公婆知道不好,沈复却宽慰她,说母亲并不在家不会知道。于是二人一同到了水仙庙,被人问起,沈复对芸娘以表弟相称。就这一点,在对女子要求颇多的清朝,沈复这操作简直是宠妻无极限。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而有趣的灵魂却万里挑一。沈复变成宠妻狂魔,也与芸娘有趣的灵魂脱不了干系。他们不仅是夫妻,还是知己,这是真真难得。可以说,芸娘简直是集红玫瑰与白玫瑰于一身的存在。芸娘陪着沈复一起胡闹;也会同他讨论古代的诗文大家。芸娘说她学诗歌启蒙源于白居易,但最喜欢的还是李白。沈复打趣她说,白居易是你启蒙老师,李太白是你知己,我字三白,是你的夫婿,你与这个“白”还真是有缘啊。芸娘却笑说,跟白字有源,将来怕是要白字连篇啦(吴语里“别字”念作“白字”)。沈复是插花高手,芸娘领悟能力也是极强。芸娘夸赞沈复的插花精妙入神时,顺便说道,画画里有草虫之法,插花也可以效仿。沈复不解,说虫子总是会乱跑的,不好控制。芸娘解释道,办法是有,就怕罪过了,找些虫子,用针刺死,再用丝线扣着虫脖子,系在花草间,整理好虫脚,做出抱着花梗或者踩着叶子的姿态,必定很生动。沈复听了大喜,便照着办了。看到的人无不叫绝。这样的芸娘,谁能不爱呢?不只有一颗有趣的灵魂,能和夫君谈诗文,一起创新花艺,连在沈复的朋友圈里,芸娘在也是极受欢迎的。有一次,沈复与其好友们想连赏着花会,边喝着小酒,却无人能想出实现这两全之事的办法。偏偏芸娘又灵机一动,让大家第二天照去就是,必定保他们玩得尽兴。芸娘卖了自己的珠钗,租用了一个卖馄饨的担子,为夫妻及其好友,热好洒菜,煮好茶,让他们玩得不亦乐乎,沈复的好友连连感叹,若不是夫人,我们肯定不能玩得如此尽兴。这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芸娘,沈复带出去,一定觉得特有面子,不然也不会晋升为宠妻晒妻狂魔了。不过,芸娘这夫唱妇随的付出也是没谁了,如此计谋也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到的。与这样的女子相处,无论生活多清贫,也能把日子过成诗。不单是“耳鬓厮磨朝夕见”,更还有“心存敬意始长久”沈复与芸娘在家里几乎形影不离,整日里耳鬓厮磨,亲密无间,偶尔在家里的小路上相遇,都要拉个手问“去哪儿”;芸娘待客与人聊天时,见沈复过去,必站起身,挪出一些位置来,沈复就会靠着她坐着。这等粘腻,怕是今日的小情侣都没得比,何况二人是两百多年前的夫妻。这感情真是羡煞我等。如此朝夕相处,起居坐卧总在一处,这一点与一般的小夫妻不同,还有更不同的呢。以为他们既然这么亲密无间,二人私底下相处,必是将礼法这等繁文缛节抛之脑后,不受其约束的。结果却是这样的:当沈复为芸娘披衣时,芸娘必会连声道“得罪”,当沈复给她递个扇子,她必起身来接。起初沈复很是烦恼,认为恭敬在心即可,不必拿礼数来束缚,这属“礼多必诈”。芸娘却说,最亲的是父母,我们可以对父母内心恭敬但行为放肆吗?沈复觉得芸娘说的有道理,只好说,我前面开玩笑的。芸娘说,人世间很多反目成仇的事,多是因为开玩笑而起,以后不要冤枉我啦。沈复于是连声抚慰。从此以后,二人继续相敬如宾,但也更加亲密。这样的芸娘,是何等的有智慧。她并不因夫君之爱而肆无忌惮,相反她更尊重她的夫君,始终心存敬意,懂得感恩。放眼如今社会,很多结婚多年的夫妻,对对方的付出视作应当,觉得这是彼此的家庭义务,而有一天,缺了对方照顾,却指责对方,这样的感情,总以老夫老妻了还谢什么来自圆其说。但事实是,生活需要仪式感,时常感恩对方的付出,不仅不会尴尬,相反,会情更浓。再说被沈复误解时芸娘的反应,不是自顾自生气,而是直说出来,这也是一种男女相处的智慧。身处当今的我们,也未必如她。很多男女朋友或者夫妻关系中,女人一旦生气,经常是自己生闷气,只觉得作为男朋友或老公,如果足够关心我,应该知道我为何生气。而事实是,大部分男人很多时候压根就不知女人为什么生气。如此一来二去,误会便多了,感情便淡了。如果我们像芸娘这般,懂得有委屈或误会直接说出来,大概这离婚率也不至于不断攀升,七年之痒也许便不再“痒”。最好的爱情,大概就是这样,彼此旗鼓相当而又互为军师,双方亲密无间而又心存敬意。无论贫富,都能把日子过成诗;无论多久,都是最懂对方的人。你羡慕这样的爱情吗?你心里最美好的爱情是什么样子呢?评论区留言告诉我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