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忆南师南怀瑾先生诞辰102周年

白癜风网址 http://www.xxzywj.com/m/
南怀瑾先生诞辰周年之际,东方出版社联合南怀瑾文教基金会、南怀瑾文化事业公司、南怀瑾大学堂,共同发起“纪念南师读书周活动”。今年读书周纪念活动的主题为“人生难题问南师”。南师秘书马宏达先生形容他是“圣之时者”,出世入世,不拘一格,随机设教,圆圆融融。他是经师,更是人师,他讲的是他做到的,是他的经验之谈,所以无数人被其言行所深深感化。我们深入其著述,精心挑选出南师对寻常生活中6个大方面17个小问题的精妙阐述,包括有前途、更洒脱、教好娃、懂陪伴、更健康、要觉悟,帮你解决常见的人生疑惑与难题。我们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去细细探寻南师著述的宝藏海,必定可以获得启发自己的人生诀要。其实,读懂了南师的书,任何人生难题都能迎刃而解。读书周活动期间,为了感恩回馈大家对东方出版社南怀瑾先生作品的支持,我们也奉上了全场空前优惠,详情可见书城专题轮转图。春暖花开忆南师01有前途Q1:年轻人用什么办法将来最有前途?几十年前曾经有些同学问,用什么方法、什么手段,毕业后可以在社会上站住?我说只有一个方法,笨,也就是做人诚恳、老实,除了这个以外没有其他方法。你听起来很古老,但我告诉你一个道理。人类历史到了现在,今天的青年,每一个都是聪明绝顶,不但知识方面高明,玩手段、用办法,那个刁钻古怪的主意,比我们当年高明得太多了。但是,玩聪明玩手段,没有一个不失败的,最后都是失败。真正唯一的手段只有老实、规矩、诚恳;假使你把这个当做手段,那最后成功是归于你这个老实的人了。这是我们几十年人生的经历所得到的结论。(《孟子与离娄》东方出版社)Q2:如何永葆自己的青春健康?我们为人处世,永远保持刚刚出来的那个心情。譬如现在你们是年轻人,我们老年人也都是年轻过来的,年轻人一出校门满怀的抱负,满怀的希望,但是入世一久了,挫折受多了,艰难困苦经过了,或者心污染了变坏了,或者本来很爽直的,变得不敢说话了,或者本来很坦白的,变成很弯曲的心理,本来有抱负的,最后变得很窝囊。一般认为,社会的环境影响了一个人,实际上懂了庄子这个故事的道理,就是说,社会的环境不足以影响我们,如果自己有独立的造诣修养,使精神超神入化,在任何复杂的世界,任何复杂的时代环境,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也永远保持开始出来那个心情,这是最高的修养...我们人为什么容易苍老呢?因为受了外界一切的影响,而产生情绪的变化,慢慢由青年到中年,到老年了。所以修道处世就是庄子庖丁解牛的道理。虽然处在很复杂的世间,批大郤,处理大关键要看大要点,自己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像这一把刚刚出炉的刀一样,不硬砍,不硬剁,不硬来,永远保持生命的健康,永远保持自己的青春。(《庄子諵譁》东方出版社)02更洒脱Q3:列子游戏人间的入世心法是?列子回家给太太煮饭,“于事无与亲”,这是应帝王第一个秘诀,入世的秘诀。有道之士到这个世界做人做事,做任何事都是无与亲,不亲。不亲是什么?就是佛学里的不执著,不抓得很牢。该做生意就去做,人生应该做的就去做,做完了,行云流水,游戏人间;一切善事都做,做完了不执著,不抓得很牢。对自己生命更不要抓得很牢;年纪大了,总有一天再见,再见就再见,没有什么关系,一切听其自然,万事不执著,这样才能够入世。(《庄子諵譁》东方出版社)Q4:内心不装事,有什么好处?我们的心脏只有拳头那么大,将来你出去会做很多很多的事,你先生,我看你前途很辛苦,责任很大,这个心只有这样大,什么事情不要装进来,痛苦也好,烦恼也好,得意……不要向里头装。我们心脏,拳头那么大,装不了多少东西的,什么东西,痛苦、烦恼、得意,统统丢出去,都丢出去,都丢,什么不准装进来,统统丢掉,你就前途无量,后福无穷。(《南禅七日》)Q5:如何避免钻牛角尖?做人与做事,遇到难处,天天在想这件事如何解决,却永远解决不了,越想越糟,最后钻到牛角尖里去,处理得还是一塌糊涂。这时最好把一切放弃不管,让它完蛋;但是真让它完蛋,那个蛋偏偏不完。为什么?因为“无有入无闲”,“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实讲,不要怕阴境界,阴极就阳生。比方我们人总要睡觉的,精神太疲劳时去睡一觉休息,睡够了精神来了。所以阴不是坏事,是好事...我常常觉得“一被蒙头万事丢”,把被子拿来一盖的时候,不空而空,不放下而放下,这是我诗里的句子。所以我常常告诉同学们,碰到最困难痛苦的时候,睡觉去,睡醒了再说,有时候事情是会转过来的。(《我说参同契》东方出版社)03教好娃Q6:传统文化的儿童教育,学的是什么?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来说,真正的儿童教育学的是“洒扫应对”,小孩子在六岁至八岁之间入小学,怎么扫地、抹桌子,怎么与老师、大人、朋友讲话的礼貌态度、规矩,这个最重要。古代讲入小学开始学“洒扫应对”,是学做人的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做人。你不要看扫地、抹桌子、端碗没什么了不起,这些都是一种生活的教育,生活教育会了,以后长大去做事自然会了。基本的教育没有学好,而专门去读书,那叫学知识,把知识学会了,而做人的基础没有,这个教育是失败的。但现在人却与古人相反,现在小孩子进幼稚园也好,受小学乃至受大学教育,学的都是知识,而对于做人、处事的根本道理,都是不懂,所以社会一片混乱。Q7:孩子一定要出人头地吗?我认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大部分都犯一个错误,父母往往把自己一生做不到的愿望,下意识地寄托在孩子身上,可是却忘记了自己子女的性向与本质。做父母的应当思考,如何正确地培养与辅导孩子,让他们成人立业。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读书、考试、上进,希望出人头地,是极大的错误观念。这样爱孩子,其实只会害了他们...所以大家在这几十年安定的环境里头,不要希望将来自己孩子如何如何,而是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要放手一点,让他自然长大。(《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东方出版社)Q8:太宠爱孩子,反而会害了他?真爱一个人,如爱自己的孩子,不能溺爱,太宠爱了就害了他。要使他“劳”,这个劳并不一定使他去劳动,要使他知道人生的困苦艰难。前天一位富有的朋友,他有个孩子很好,很乖,他说预备将孩子送到南部一家工厂做工,我非常赞成。在我们看来,像他这样的家庭,无论怎样好的教育,生活环境是太舒服了,弄不好会害了这孩子的一生。教育和《孙子兵法》一样,“置之死地而后生”,硬要想办法使他受苦,使他知道困苦艰难。以这种道理,就能理解“爱之,能勿劳乎?”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人生。(《论语别裁》东方出版社)04懂陪伴Q9:为什么吵吵闹闹的夫妻,反而可以白头偕老?男女之间,大家都求圆满,但中国有句老话,吵吵闹闹的夫妻,反而可以白首偕老;两人之间,感情好,一切都好,就会另有缺憾...《浮生六记》中的沈三白和芸娘两人的感情多好!其中就一个早死了。拿小说来讲,言情小说之所以美,只是写两三年当中的事,甚至几个月中间的事情。永远达不到目的的爱情小说才美,假使结了婚,成了柴米夫妻,才不美哩!(《论语别裁》)Q10:夫妻吵架,为什么不能劝?我经常告诉年轻同学一个经验,碰到两夫妻吵架,走远一点,决不能劝。我十几岁的时候,傻啦吧唧的,有同学结了婚两夫妻吵架,吵到我前面来,我想帮他们两个圆好,告诉他太太,那位老兄他就是这个毛病,他不对你对,让她消消气嘛。然后,又劝那个丈夫,女人就是这个样子的,哪里不好。他们两个第二天好起来,太太告诉他,某人都讲你不好,他也告诉太太,某人也讲你不好。最后倒霉的是我,变成两面不是人。这个叫“疏不间亲”。因为这一件事情,读懂了这一句话。骨肉之间没有办法,清官难断家务事,他两个打得头破血流,两个到底是夫妻,三天以后,两个还是搂着大膀子在路上走呢。家人父母子女之间,没有是非,只有情感。(《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东方出版社)Q11:夫妻相处之道的四字秘诀是?人为什么要成立家庭,要结婚?我常常说,好好地谈恋爱,慢慢地结婚,谈恋爱时都很好,一结婚常常出问题。中国古人教你夫妇之道,有一句话“相敬如宾”。夫妇之间,在最初谈恋爱时,西门町电影院门口等了两小时,肚子里冒火,对方来了,还是笑脸迎上去,并且表示再等两小时也没关系。如果结了婚,再这样等两小时,不骂一顿才怪!因为是夫妇了嘛!所以夫妇之间,永远保持谈恋爱时的态度——相敬如宾,感情一定好。不但夫妇如此,朋友也如此。扩而大之,长官对于部下,部下对于长官,也是这个道理。(《南怀瑾讲演录》东方出版社)05更健康Q12:为什么睡子时觉很重要?失眠或真要夜里熬夜的人,半夜正子时的时刻,哪怕二十分钟也一定要睡,睡不着也要训练自己睡着。过了正子时大约十二点半以后,你不会想睡了,这很糟糕。更严重的,到了天快亮的四、五点钟或者五、六点的时候,你又困得想睡,这时如果一睡,一天都会昏头。所以想从事熬夜工作的人,正子时,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放下来,睡它半小时,到了清晨五、六点想睡觉千万不要睡,那一天精神就够了。不过失眠的人大都挨过十二点,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结果快天亮睡着了,到第二天都是昏头昏脑,因此你会感觉失眠导致自己睡眠不足,实际上是你没有经验。Q13:爱发脾气怎么办?有一位老朋友,脾气很暴躁,来台湾以后,我问他脾气好些没有,他说脾气更大了,问我有没有办法。我说有一个办法很简单,你做到的话,包你有用处。当你要发脾气的时候,你赶快做个气功,把嘴巴一张先吐一口气,再用鼻子吸口气,咽下去,再说要不要发脾气。他照做了,过了一个多月来看我,他说:“嘿!你的话真有效。当我要发脾气的时候,我把嘴一张,吐口气,再把气一咽,就没气了。”这是个好办法,当你要发脾气时,你告诉自己停一秒钟,忍一下,忍不住的,你干脆做个气功,嘴一张,呼一口气。那真有气耶!(《孟子与公孙丑》东方出版社)Q14:为什么“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中国人喜欢吃,肠胃都吃坏了,而很多病都是肠胃堵塞,中气不足所引发的,要少病就得使肠胃健康...中国佛教的丛林制度是百丈禅师创立的,他也告诉你:“疾病以减食为汤药”,不管什么病,先要把肠胃清理一番,比吃什么药都好。中国人还有一句土话:“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可惜大多数人却喜欢在晚上拼命吃。(《药师经的济世观》东方出版社)06要觉悟Q15:佛陀究竟悟到的是什么?释迦牟尼佛...大彻大悟,生命得到自在。他得到了一个结论:“人即是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他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说:“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奇怪啊!真奇怪!每一个人都是佛,不只是人,每一个有知觉的生命,包括动物,都具备了和佛一样的智慧功能,那么,一般众生为什么不是佛呢?只因为自己的思想把自己障碍住了,把自己虚妄不实的思想当成真的,紧抓着不放,所以不能证到佛的境界。(《圆觉经略说》东方出版社)Q16:六祖慧能为什么说,真正的秘密在你那里?“诸佛秘藏,无不得入。”若我们问,佛法修持里面有没有秘密?有。但是对于最高的秘密,禅宗六祖答得最好,秘密在你那里,不在我这儿。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却见不到自己的本性,这是公开的秘密,众生却不知道。比如宇宙的秘密,我们现在知道有电是很平常的,但古人几千年来就不知道。虚空中还充满了许多其他东西,是目前科学所不知道的。有很多朋友要我出来公开密法,我都推说没有时间。不过我一向的愿力是将所知的密法公诸于世,佛无密法,可是公开了更秘密,你也看不懂。六祖说得好,“密在汝边”,秘密在你那里,不在我这里。佛说一切众生自性就是佛,大家都是佛,可是你怎么成不了佛呢?这就是大秘密,不是老师能传给你的,要你自己找出来。(《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东方出版社)Q17:老师开的是百货公司,你要怎么学习?你们同学有时问,老师一下讲天台,一下讲禅宗,一下又要我们修准提法。是啊!我讲那么多方法,你准备修哪一个法?一门深入是在你啊!老师像是开百货公司,不是只卖一种馒头的馒头店!你来百货公司逛,爱馒头就买馒头,爱准提法就修准提法嘛。结果你逛了半天,什么也不爱,又批评这里东西太多,不是昏头吗?(《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东方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