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浮生六记》这本书,被其三观相合的爱情所吸引,再看又生疑惑,陈淑珍那么喜欢沈复,为什么还一心为他寻求美丽而有韵味的妾?
《浮生六记》作者沈复,字三白,江苏人,虽出生于书香门第,可也并非什么出名的文学大家,这本书只是他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以及思想情感。
然而文章率真自然,不拘泥刻板的笔法,引来无数文人大家的喜欢,此书得以广为流传,大概也是当时的沈复没想过的。
书中女主角名陈芸,是沈复舅舅的女儿,比沈大10个月。
芸天资聪慧,幼年还在学说话时,听人教一遍就能背会《琵琶行》,父亲早逝,小小年纪就当家做主,靠着一手娴熟的针线活挣钱供弟弟读书,自己虽没有机会上学,但是善于抓住学习的机会。
偶然看到的一册《琵琶行》,她依靠幼时记忆,一个字一个字的认。
自学作诗,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句子,沈复也是看到芸的诗作,才对母亲表示非她不娶。
芸也是喜欢他的,从她为他藏粥就能看出,堂哥给他要,就是没有,而后却拉着沈复去自己房间吃。
待二人成婚,洞房里掀了红盖头,她面色殷红,他心跳加速,两人如久别重逢的密友,相谈甚欢。
芸拘束多礼,不过她的多礼不过是不想遭人诟病,落人话柄,其实内心也是活泼的人,她喜欢李白,因为李白的诗足够活泼潇洒。
沈随心所欲,不喜繁文礼节,但会因为芸而习惯敬语互称。
芸也有所转变,小两口在家人面前秀恩爱是那个时代所不齿的,但芸在闲聊时看到沈过来,也会给他挪地儿,两人依偎而坐。
热恋时期怎么黏着都不腻,总觉欢娱易过,沈做幕僚离开仨月,就忍不住要回家找芸。
二人游沧浪亭,观名胜,坐看月出云起,时不时聊聊诗词歌赋,一起收集破书残画。为了来世还做夫妻,还邀著名画家戚柳堤先生画了月老图供着。
就是如此心意相通,志趣相投,时时刻刻都想黏在一起的两个人,竟然容得下中间有第三人出现。
一次,沈带芸游太湖,和船家女一起饮酒,文中写这个船家女名素云,之前同沈有过喝酒交情。
几人谈笑间,素云自然的伸手捶打沈肩,第一次见面就当芸的面跟她丈夫打闹,多少有点不厚道,芸表现的却很得体,只笑着出了酒令:“只需动口,不许动手,违者罚大觥”。
可沈复却回:“动手但准摸索,不准锤人”
芸听这话直接把素云推进沈怀里,口说:摸吧摸吧。作者这段写的芸是没有情绪的,但我始终觉得她该有,就算此时没有,后来芸喝醉独自回家途中,心里也该生怨。
媳妇醉酒自己回家,你却留下来继续陪女孩喝,这是个什么道理!
后来,沈带美丽又有才韵的憨圆见芸,只见一面芸就费尽心思要给他纳这个妾,怎么看沈先生都像故意的。表面跟芸伉俪情深,无需纳妾,心里还是欢喜的吧!
虽然那个时代纳妾很正常,但仍不忍看芸这样委屈。
闺房记乐结尾,妾没纳成,沈公表示:为有力者夺取,芸竟以之死。
实在不理解,沈先生没纳妾,和芸的去世又有什么关系?
由于书目前只看到这,心中疑惑未解,等我抽时间一定探个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