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能走多远

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pf.39.net/bdfyy/jdsb/190401/7016334.html

▲《宋诗选注》书影

许多年之后,面对书架,很多作家将会回想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书店抢购文史哲图书的那个遥远的下午。改革开放后,国内出现了书荒,于是有了古籍和翻译作品动辄首印几万册、几十万册的盛况,例如钱钟书选注的《宋诗选注》在年的第三次印刷就有10万册。《百年孤独》让人看到:小说竟然可以这样写!《万历十五年》让人们看到:历史竟然可以这样讲!从文史哲蔓延到各领域,新书只要出版就会引发抢购热潮。

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作家出版社的“作家参考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的“走向未来丛书”等再一次给人们打开了启蒙的大门。由外国文学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共同推出的“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影响深远,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作品影响了很多作家的创作,促成了先锋文学的诞生。此后几十年,潮来潮去,经典畅销书显示了一个时期人们的阅读偏好,有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的霸榜经年后进入文学史。

从销量到点击量

如今,武侠已经从中学生的书桌里来到大学的讲台上。金庸早在年就已经封笔,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武侠快意恩仇的江湖和言情缠绵相思的世界才搅动出版市场。虽然如今侠骨柔情的盛况已经不复存在,可是金庸的小说却畅销至今、改编至今。

▲“作家参考丛书”中的昆德拉作品

据作家出版社副社长扈文建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家出版社推出的口碑最好的两个系列是“当代小说文库”和“作家参考丛书”。“作家参考丛书”中有多部昆德拉的作品,包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玩笑》《不朽》等,叔本华的《生存空虚说》、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等也很畅销。发行量最大的还是琼瑶的作品,《月朦胧鸟朦胧》《心有千千结》都是破百万册的。还有一些畅销书在今天看来很不可思议,比如引进的一部德国非虚构作品销售了60万册。

上世纪90年代,市场因素进入出版领域,图书出版中的学术类、纯文学类作品市场接受度开始降低。随着网络文学的壮大,点击量的重要性凸显了出来。值得一提的是,金宇澄的《繁花》、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等作品,不仅点击量高,出版后也很畅销。如今,触发畅销的因素日趋多元,甚至带有偶然性。如中小学新课标必读名著的销量普遍很高;一些书因为知名人士的推荐而销量突然猛增,比如《沉思录》《浮生六记》等;鸡汤化、段子化的伪成功学因满足了一部分读者的需求而很畅销;出版公司的精心策划等。

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韩兆琦评注的《史记》、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李泽厚的《美的历程》等,在网络平台都有几十万条短评。其实传统典籍中最畅销的还是“四大名著”,有几百种版本,销路都不错。由于市场芜杂,版本选择就很重要,人民文学出版社版一套8本的“权威定本四大名著”得到了专家和读者的认可。伴随国学热泛起的还有一些文化渣滓,一些推广人甚至连蒙学、国学也分不清楚,误人子弟。

在出版界有一个怪现象,那就是伪书多次出现在商业精英领域并被奉为宝典。很多读者发现了浩瀚无边的知识库,却没有学会判断和思考。冒名顶替、夸大宣传、编造作者的伪书居然能在国内的很多公司作为必读书而大加推广,在专业领域还能畅销几百万册。伪书暴露了出版社的不诚信,更暴露了专业人士的不专业。

“译”海观潮

▲《小说面面观》书影

意大利作家莫兰黛的小说《历史》,外国文学出版社年版首印10万册;德国作家伯尔的小说《莱尼和他们》,上海译文出版社年版首印7.6万册;上海译文出版社年出版的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首印13.3万册,第2次印刷达到28.3万册。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年由花城出版社首印8.1万册;德国哲学家卡西尔的《人论》年首印册,年第5次印刷就超过23万册。理论书能有如此大的印数,在今天是无法想象的。对很多经典作品的认识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年,由饶恕一翻译的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首印9万册,引发热潮。年,劳伦斯已经成为高教版《外国文学史》中需要单节介绍的重要作家。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由赵苏苏翻译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首印也达到5万册。

多种文学思潮同时涌入,在接受时会产生时间上的错位。例如意识流活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大陆作家则在80年代才开始尝试写作;在本国已经没有影响力的作家,在中国的影响力则开始提高。

这些年,外文书引进的步伐逐渐加快,跟国际出版周期拉近。例如,美国作家斯蒂芬森近页的小说《编码宝典》于年出版,年由新星出版社推出中文版;斯蒂芬森近页的小说《七夏娃》于年出版,年就由中信出版集团推出了中文版。

如今原版书市场也在兴起,《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小王子》和“哈利·波特”系列等作品深受欢迎。虽然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深入,但理解错位、误译等现象依然存在,甚至国内一些知名出版社出了很多让人不知所云的译本,导致降低了在读者心中的地位。更有甚者,追逐热点进行炒作,组织人手在很短的时间里翻译出一部作品甚至文集,质量堪忧。人们要正视沟通走过的弯路,也要看到很多负责任的译者会在再版时修订译文。

为孩子的文化生活加点料

年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成立、年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设立等一系列事件,为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新世纪,儿童文学经历了从回归文学到回归儿童个性的过程,让文学真正向儿童世界靠拢。大量儿童文学作者的涌现,为儿童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尤其是知名作家也加入了进来,例如作家赵丽宏的《童年河》、张炜的《寻找鱼王》、阿来的《三只虫草》等。

进入新世纪,少儿图书成为出版行业增长最快的板块,经历了从引进原版为主到国内原创发力的变化,但精品图书仍然比较缺乏。有业内人士表示:“有些家长就以为儿童版是适合孩子的读本,其实多数不是这样的。儿童版删减的情节尤其是细节描写往往是书籍的精华所在,一经改写就失去了原著的神韵,反而有可能降低经典作品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家长可以跟小朋友共同阅读经典,让家长引导孩子读点原著才是正道。”

英国作家克蕾西达·考威尔创作的小说《驯龙高手》是电影和小说相互促进的一个典型,这套书于年由青岛出版社出版。《驯龙高手》除了能让读者捧腹大笑之外,还传递着平凡却又深刻的价值观——“脑力胜过蛮力”。

《驯龙高手》的译者罗婉妮说:“开始翻译的时候,我把它当作一套童书,看了几本之后就理解为什么在西方这套书会有成年粉丝,虽然这是儿童小说,可它所传递的很多价值理念相当成熟,读者无论年龄大小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代入感会很强烈。书的主题虽是历险,内里却是亲情、友情与爱情的交融、碰撞和延续。现代的作者应该感谢他们富有创造力的前辈,英国儿童文学界的先驱不仅建构了一个有女巫有怪兽有魔法的奇幻世界,还将对儿童文学创作的热情、坚持与执着的精神流传了下来。”

呼唤更多给人力量的作品

▲路遥作品书影

“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一打开这本指引无数青年怀揣改变命运的渴望,走向更广阔天地的作品——《平凡的世界》,就能感受到作家路遥在黄土高坡上的注视。或许平凡是多数人的归宿,但《平凡的世界》给了很多人前行的力量。

年,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问世,至今仍拥有广泛的读者,在网络平台有超过万条短评。这是因为路遥不仅记录了时代,更写出了人们普遍的生存状态,特别是生存的困境。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向每一位级新生寄去《平凡的世界》,他说:“少平、少安所处的时代对你们而言可能是陌生的,但人生的奋斗、理想的追求,在不同时代都是相似的。”

若干年后,当读者略过沉寂的先锋作家而去捧读《平凡的世界》,或许他们不会想到,路遥的作品在当时并不被业内人士所看好。路遥埋头写作的几年,正是世界各地、各个时期的文学流派涌入中国的时期,西方文学流派的专业术语开始在中国流行,影响力从出版扩大到作家创作。可是路遥仍然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写出了他最熟悉的农村和城市的“交叉地带”,在这座生活的“立体交叉桥”上,路遥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我们。路遥认为:“作家最大的才智应是能够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演绎出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36章写的是孙少平与外星人进行交谈,当时UFO确实是一个热门话题。而科幻小说真正引起大家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