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做谁人生的祭献者?文丨雪凛凛前段时间又读了一遍《浮生六记》,在朋友圈感慨:“年少时读《浮生六记》,向往沈复与芸娘采菊东篱、安贫乐道的生活,如今再读,却觉他上不能承欢父母膝下,下不能保护儿女周全,中不能安定妻子余生,实在失意潦倒。”朋友评论:你务实了。不觉哑然,不知道这评价是对我的褒奖还是揶揄。不过连罗永浩都跌下神坛直播带货了,想来对于跪着成长的成年人而言,“务实”应是一种肯定吧。我固然不能站在今时去评论清朝衣冠之家沈公子的人生选择,但单就芸娘而言,沈复着实算不得好夫婿。几次三番陷芸娘于公婆不睦的困境中而不解,又无谋生规划,虽靠着家底幸得几年栽菊修篱、西窗夜话的闲逸日子,但最终坐吃山空,使得妻子颠沛流离,病痛缠身却不舍求医而香消玉殒。而芸娘更是令人惋惜。想着会与夫婿同游太湖、豪迈感慨不虚此生的芸娘,布衣疏食也能饶有情致的芸娘,写得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妙句的芸娘,必是从书卷里走出来的玲珑女子,认定她与当下逆来顺受的女人不一样,可她依然没有逃脱三常五纲的洗礼,仍是会为丈夫物色美妾而百般周折,在弥留之际痴念“憨园负我”的平凡女子,不免让人扼腕。《浮生六记》这部饱受世人赞誉的悼念亡妻的深情挽歌,林语堂、俞平伯、贾平凹、冯其庸等文人大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芸娘更是被林语堂评为“中国历史上最可爱的女人”。现在想来,也都只有男士才会给予这样的评价罢。VIEW01牺牲与祭献即使自解放以来,男女平等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然而不争的事实却是,在世人眼里,女人所拥有的一切,不过是两性市场的资本与筹码,男人夸女人总会落根到她是一个好女人,而女人自己也往往偏中将男人作为自己的结局。沈复固然无担当,但如若芸娘真的像书中写的那样与其两相缱绻、伉俪情深,却还能满心欢喜地帮夫婿纳妾,与美貌的雏妓憨园互通款曲,我着实不懂。究竟是几千年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已经将芸娘洗脑,还是夜半时分,她也会辗转反侧,以泪洗面,被迫扮演好一个三从四德的贤妻角色,不自觉地牺牲着自己?自古以来,中国女性似乎就习惯了隐忍和牺牲,始终扮演那个被古老过往所控制和束缚的献祭者的角色。“人不能只为自己活”成了一种义务,甚至是一种荣耀。去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型记录片《女人》全球首映。这部纪录片用了3年时间,采访了50个国家名女性。在最后的剪辑中,有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文化和阶层的位女性发声,讲述的主题涉及母亲、性、权利、身体以及金钱。采访中的中国女性,给导演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独立且孤独”。它所展现的中国女性的孤独,一种是虽然孤单却仍在追寻自我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另一种孤独,是那些尽管拥有着婚姻和家庭,却默默扮演着牺牲、承担和受苦的角色,拯救伴侣,为家庭命运力挽狂澜。在不幸的婚姻面前,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得到更好的培养,很多女性把一切的屈辱和痛苦藏在心底,选择了承受和隐忍。因为她们对孩子的爱,远远胜过对自己的爱。殊不知,当两个曾经相爱的人变成一对怨偶,就会把本该投身于工作和生活的力量用来攻击对方,然后看着那个原本就不完美的自己在彼此的否定中,越来越狼狈不堪,面目狰狞。家变成了厮杀的战场,而我们的孩子,也在这样的氛围里,或无辜中伤,或敏感胆怯。一个女人,首先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然后才有其他属性,作为妻子,或者作为母亲的角色。对于另一半,我们不是救世主,无底线的包容只会让依赖型的他们不断地吞噬自己,永不满足,就像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可是越来越独立自强的女性,凭什么要浪费自己的生命来完成与这种情感吸血鬼纠结的一生?对于孩子,只要做彼此人生路上的见证者和守护者便好,我们带着各自的人生任务,互相成就,尽可能的做好自己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同时也要从孩子身上学习生命最初的童真和快乐,这种勃发的生命力和平衡的关系,才是对孩子永恒的爱。当女人不再为别人牺牲自己,而是为了自己而活,孤独才具有了真正的意义。山河湖海,明星璀璨,大地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闪耀时刻。你也是一个发光体,请不要熄灭自己。VIEW02狠心与拒绝假期抽空刷了年口碑最高的治愈系日剧《凪的新生活》。28岁的女主大岛凪,以极度压抑自我为代价,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老好人。因为不懂得如何拒绝,帮同事加班、背锅;害怕不够融入圈子,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