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有用

书名:《人生没有白读的书》

作者:刘心武

出品方:天地出版社天喜文化

这是第一次看刘心武老师的书,刚看完序言,我就喜欢上这个有趣的人了。他说60年前他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赏梅迎春》,但当时梅树主要长在江南,他定居的北京没有地栽梅,所以赏的梅都是那种盆景梅,那么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呢?

就是通过阅读,从少年时期,他就喜欢读书,生活历程是现实的阳光雨露、坎坷颠簸、柳暗花明,与读各种书籍后获得的知识、启发、激励、教训交织在一起,相浸相融。

现在80岁的他仍然坚持阅读与写作,仍然参与当下的文化活动,不仅用电脑打字,也录制音频,写亲的小说,这本散文随笔集子就是作者几十年来的读书心得、人生感悟。

作为红学研究家,肯定要说说红楼的那些事啦。他通过宝玉大病后看到雨后杏树发出的感慨,体会到一种叫惆怅的情绪,惆怅不是昂扬向上的情绪,但它是一种过渡,透过惆怅过渡到一种更积极健康的情绪中去。

作者很喜欢惆怅这个词,在书中至少用了4次,那我可不可以理解为有了这种情绪,看到什么都想抒发一下情绪,所以才能写出好的散文来。

第一辑红楼系于深深处

七篇文章写了很多可能我们读红楼时没有发现的细节,比如司棋是名,那么她姓什么?宝玉怒摔一杯茶,说要撵走李嬷嬷,最终谁被撵走了?红楼梦里写男不写头,根据以往看电视剧的经验来看清朝男性的发型是统一的前额剃光后面头发编成辫子垂在脑后,但曹雪芹通过贾宝玉的形象突破满汉民族的界限,突破主奴阶级的界限,发出了“世法平等”的呼唤,实现了一种浪漫的想象。

第二辑泥土的记忆

十篇文章写了包括作者本人在内的十位作家,对他们的作品的一些阅读感悟,他对萧红的评价很高,这里评说的《呼兰河传》也是我很喜欢的,我喜欢她对场景的描写,真挚自然。之后我还要重读一遍,用刘老师提到的带着同情心去读;另一本我看过的作品就是命运坎坷的《浮生六记》,它的书稿没能在沈复生前付印,手抄本又历经磨难,现在我们看到的,有后人伪造的部分,但其中关于芸娘的描写、关于他们之间的爱情写得特别好。

第三辑风从远方来

远方,即国外也。这里推荐了安徒生的一篇辛酸的童话《柳树下的梦》,童话也不都是欢快的,它可以写实,也可以表达沉重的主题。如果是这样,那王尔德的童话就太写实了。关于现代主义文学,有人会提出“四斯两卡”对中国的影响较大,即写了《尤利西斯》的乔伊斯、《追忆似水年华》的普鲁斯特、《百年孤独》的马尔克斯、《交叉小径的花园》的博尔赫斯,《变形记》的卡夫卡和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

第四辑读书与写作

由小说、剧本等等文章的形式来解说写作的技巧,以及关于写作的感悟。

以书自渡,无远弗届。在不能行万里的时候,让我们读万卷书吧,把惆怅的情绪付诸于文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