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沈复与陈芸的爱情悲剧,解析婚姻中女性自

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 http://www.xxzywj.com/Search.asp?keyword=%D7%A8%D6%CE%B0%D7%F1%B0%B7%E7%D2%BD%D4%BA&Field=title

古人云:“女子无才便是德”,从如今看来其实荒谬之极,这无疑是对古代女子天性的一种磨灭和束缚。

这句话的言下之意就是:“你不用读书学字、也不必有思想、更不需要懂得大道理。”在这种封建教义的框架之下,女性逐渐失去了自我意识,不懂得反抗,不会为自己该有的权益据理力争,心甘情愿成为男子的附庸之物。

在封建王朝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这无疑有利于统治者对女性的思想控制,更加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权力。但是对女性而言,是一种极其不公平的现象。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童趣》

大多数人印象中,沈复是能写出真挚童趣的清代文人,是出生书香世界的书宦公子,而陈芸只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的沈复妻子。但笔者《浮生六记》读完,顿时产生一种沈复配不上陈芸的感慨。从书中的描述看来,陈芸的境遇也值得现代女性深思。

一、沈复婚前生活优渥,婚后也改不了贪图享乐,工作屡屡被辞,难以保障家庭生活,除了满腹文辞身无长物

陈芸嫁给沈复之后,只能用清贫乐道形容。纵然两人都喜爱文辞,婚后生活也是以酒论诗颇有兴致,但大多数日子还是捉襟见肘,生活没有着落。

被公婆误会将小夫妻赶出家门,沈复与陈芸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在少数。寒冬腊月女儿青君都没有棉衣过冬,冻得两腿直达哆嗦。因为父母寄人篱下,未成年的女儿只得送到别人家做童养媳。

跌宕起伏的经历与生活的困苦压倒了陈芸,积累了一身的病痛,可为了赚取微薄收入补贴家用,病重的陈芸还赶着十日内绣《心经》。而此时的沈复则“余连年无馆,设一书画铺于家门之内,三日所进,不敷一日之出。”

刚被赶出家门的时候,寄居“萧爽楼”中,沈复夫妇仅靠写字卖画和刺绣为生。但是沈复与表妹夫去广州出差的时候,不惜一掷百金,终日与烟花女子喜儿游玩。面对沈复入不敷出的业务能力,陈芸也只是报之一笑,不加以劝勉,以致最后陈芸病逝,沈复向友人借钱才完结此事。

解析:夫妻本应该同甘共苦,但不是一人甘一人苦。沈复婚后依然大手大脚,只顾贪图享乐闲情逸致,连一家四口基本生活都维持不住。陈芸应该对沈复加以劝勉,时时督促,才能让这个小家庭更好地维持下去。

二、沈复都深知自身家庭情况不适合纳妾,陈芸便可以打消念头,维持两人夫妻恩爱

清朝时期男人有多个妾室很常见,陈芸宽宏大度主动为沈复纳妾值得赞誉,但相中的女子是名伶之女憨园,连沈复都顿悟:“这样的女子,不是金屋豪厦,那是养不起的,穷光蛋怎么敢生这样的妄想呢?何况我们伉俪,正在情深意笃的时候,何必在外头求妾呢?”

因此,后来憨园终究还是被豪门强硬夺取了,陈芸也为此内疚惭愧,觉得憨园无情无义,最终惹得自己旧疾复发,为之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解析:如今一夫一妻制的人们或许并不了解之前的社会风气,当然也难以理解陈芸的好意。但是在丈夫都不赞同的情况下,陈芸其实不必大费周章为他纳妾,何不维持两人的缠绵恩爱,举案齐眉呢?

三、对公婆尊敬并坦诚,不必心存讨好欢心之意,也可以避免误会

封建社会讲究夫权父权,对长辈的尊敬尤其重要,其实以现代的人道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对待公婆必须尊敬有礼,但是也不必心存讨好欢心之意。

陈芸先是帮公公代写家信,婆婆又觉得她措辞不当不让她继续,她不愿意得罪婆婆,所以没有在公公面前辩解。因此之后公公误会她不屑代笔,于是惹恼了公公。后来陈芸听了公公之言,想找个贴己人做妾,又避开婆婆帮公公寻了个姑娘,于是婆婆知晓后大怒。

解析:其实面对公婆可以坦坦荡荡,不必自视甚高,也不必谦卑到骨子里。一味地讨好欢心,不是长久之道。其实只要秉着真诚心意,日久见人内心,便不会误会百出而且相处融洽。

结语:

在旁人看来,陈芸对沈复实在太过于宠溺,自己竭尽所能为这个小家庭贡献心力,却不要求沈复为这个家庭有所奉献。殊不知,两个人的婚姻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双方一起尽心尽力才能长长久久。

也许很多人会说,陈芸身处于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子很难有自我意识的觉醒,我们不能用现代的标准去批判以前的社会观念。但是文学来源于生活,最终也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

因此我们应该明白的是,从陈芸的境遇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她的所思所做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教育意义?从她的经历来看,现代女性应该怎样做才能在婚姻中保持自我,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