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浮生六记当沈复遇到芸娘替身是

沈复《浮生六记》书影

《浮生六记》原本是清代文学家沈复创作的一部自传体散文,记录了沈复和妻子陈芸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漫游各地的所见所闻。此书在进入现当代以来受到了极大的欢迎,黄梅戏界也对此进行了改编,将其搬上了舞台。

年3月16到25日,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创作排练的黄梅戏《浮生六记》在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上演,这部作品是移植自北京京剧院的同名实验京剧,由周眠编剧、白爱莲导演。

黄梅戏《浮生六记》剧照

黄梅戏《浮生六记》讲述的是清代文学家沈复在妻子芸娘离世之后,和两个伴当王二、俞六夜宿海上花艇,二人将沈复灌醉,买通容貌酷似芸娘的歌妓喜儿,再现往事,企图从他日中套出《浮生六记》后两记所述的海外仙山的消息。而喜儿在芸娘的身份经历了和沈复知音同酬的生活之后,逐渐坚定了自己要摆脱卖笑生涯去过清静生活的愿望。最终喜儿得偿所愿,与沈复携手共赴海外仙山,一也想要成仙而设局的王二却不敢跳海,最终一无所得。

《浮生六记》原著现存的有四卷且是散文体,如果原样展现在戏曲舞台,不仅体量庞大而且情节分散。剧作是在原作的基本情节和风格基础上,重新裁剪编排,采用了王二和俞六这两个人物承担串场任务,而故事的主人公也不再是少年时候的沈复和他的妻子张芸,而是已经年老的沈复和扮演芸娘的歌妓喜儿。

《浮生六记》插图

这样的安排为观众呈现的是一个不断跳进跳出的形式。沈复半梦半醒,喜儿是时而入戏扮演芸娘,时而跳出还原自己,而王二则是以“总导演”自居,为剧作更增添了“间离”的色彩。

该剧另一个较显著的特点是仿古与流行的结合。一方面,在剧本的外在形式上,多有中国古代戏剧作品的影子,例如;在剧作的开头和结尾,都有四句韦言诗"夜航船重温粥梦,巧喜儿暗拟衷情。王命仆批评六记,沈三白再造浮生,有元杂剧题目正名的影子;两个伴当王二、俞六先出场引出主角,则是学习了副末开场的形式;故事的主角喜儿和沈复,出场的时候都采用念白来自报家口。

黄梅戏《浮生六记》剧照

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将该剧定义为"清雅黄梅剧",除了是对舞美风格的定位外,"清雅"二字主要体现在两位主角沈复和假芸娘的语言风格上。沈复是文人雅±,其妻陈芸也是知书达理,林语堂曾称她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两人的语言充满文气、格调清雅,也是本色当行。另一方面,在人物的语言上,尤其是插科打谭的王二和俞六的语言中,大量地采用了当下生活中的流行语汇。

喜儿是剧中极出彩的一个人物。黄梅戏《浮生六记》一剧发生的时间设定在沈复年老之后,原本与沈复琴瑟和谐的芸娘已经离世,但又要敷演芸娘与沈复的故事,于是,女主人公变成容貌酷似芸娘的歌妓喜儿。

喜儿原本以为这又是一个逢场作戏的夜晚,毕竟,她是收了王二的钱来扮演芸娘的,是抱着"拿人钱财,替人解闷"的想法,甚至不在乎对方是谁,所以错把俞六当成沈复的时候也扑上去就要哨。

最初面对沈复的时候,喜儿屯、中充满戏谴,还潮笑他"行路来颤颤巍巍",沈复将她当作芸娘她最初是并不适应的,也不愿与他亲近,因此会脱开他牵着的手,或者相隔。但喜儿并不是一个贪慕虚荣、沉迷风尘的形象,即便是在最初没有入戏的时候,她的也中也是深藏着对清静巧淡生活的向往,这一点,在她初上场时的自述中就有体现:"实指望有个情郎哥哥,带着我回江南去,像个小媳妇一样的,过几天清静日子,也不枉我这一生啊"。

在以芸娘的身份和沈复的相处中,喜儿更是逐渐体会到了烟火人间的真情,感受到了平淡夫妻的幸福与甜蜜,从追求锦衣玉食、不愿苦中作乐,转变为弃绝钱财也无碍、破衣晚足又何妨。那个存在于沈复文字中的芸娘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喜儿,喜儿从被动地扮演芸娘变为了主动地想要成为芸娘。

(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