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浮生六记想到的文化不是一阵风,也不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浮生六记》是清朝嘉庆年间的读书人沈复书写的自传体随笔。写得好不好?好,但也没好到现今如网络上吹捧的那般高度。试想,《浮生六记》不似红楼梦般带有明喻暗喻,也未曾被清朝统治者禁止,那么它为什么会一直湮没无闻,直到几十年后的清末才有残搞现世呢?

我们对《浮生六记》作者沈复的了解,也仅限于从书中窥视,他的生平记载也并不见于史书,可见其文学水准在当时实属一般。

《浮生六记》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流行是在民国时期,这与当时混乱的时代背景有关。彼时的文人处于思想和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对文化的思索不止是表面上的激烈,还存有一丝对恬淡的向往,《浮生六记》以沈复一生的平淡履历为主,内有他的郁郁不得志,与妻子的相濡以沫,对世情的无可奈何,为生计而不得不奔波的劳累,最主要的,是他在此间的笔墨不见戾气,苦中寻乐的生活态度,皆是文人所向往之态度。

可以说,《浮生六记》的流行范围十分有限,仅限于一些怀有田园梦想却桎梏于俗务的文人,这么说吧,真正喜欢它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有钱有闲有底线的人,一种是生活和理想产生强烈反差的人。

《浮生六记》在其后的岁月中,再次沉寂,直到自媒体的崛起。

自媒体是文化饕餮盛宴,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终于握手言和,以通俗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无奈的是,自媒体无限迎合读者的属性,又使得它迅速分化,转为观众间相互攻讦,审美浮躁的阶段。

此时,《浮生六记》等各类之前并不被大众所熟知的书籍走进我们的视野,原因有三:

一是以书明志,想要寻求志同道合者的肯定。无论身处哪一个历史阶段,都会有很多人生出繁华追求平静而不得,于是,身处闹市心在旷野成为了人们缓解焦躁情绪的手段。

《浮生六记》便带有这样的功能属性。它讲的是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却被作者沈复写出了说不清道不明的趣味,此“趣味”是他在俗世的挣扎,亦是他在对生活妥协之下的反抗。书中不见烟火,却处处炊烟。读者看时,可以忽略百多年的隔阂,容易产生共鸣。

二是标新立异。全民自媒体创作,很容易陷入素材枯竭。我们会发现许多耳熟能详的作品,已经走向了为了标新立异而标新立异的极端。对各类名著的解读,一些确有新颖独到之处,另一些则为了夸张而夸张。

《浮生六记》的内容很浅,它既没有三国水浒那般复杂的人物关系,也不带有红楼的“秘密”属性。可我们能够看到,一些创作者已经把它视同宫斗剧集,开始了“深入挖掘”,挖的人啼笑皆非,不明所以。

三是为了卖书。谁也不能否认,收益是自媒体创作者的动力,适逢各种平台以此为诱,支持鼓励创作者们多渠道获取收入。

此是无可厚非,我亦不能“幸免”。在之前的一段时间,有关《浮生六记》的各类文案铺天盖地而来,很多朋友以仰视之心买来一本,然后翻看几页,束之高阁,在架上吃灰。所以说,我们不是什么书都看得进去,看得下去的。对于普通人来讲,《浮生六记》并非一本好书,故事不离奇,情节很拖沓,似是闲言碎语。

此风一过,这段时间《浮生六记》又变得鲜有人提起。

我一直认为,文化的修养是需要步步为营的。起先,我们看书是为了识字断句,其次,我们看书是为了知识变现,再次,我们看书是为了修身养性,最后,我们看书会成为习惯。《浮生六记》是第三个阶段以后的事情,而事实是,我们大部分人都达不到第三个阶段。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告诉大家:读书也好,猎奇也罢,重要的是心之平和,意之坚定,如此,可祛除浮躁之气,换得浮生之味。就此罢笔,恰饭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