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香记抵抗寒冬与悲伤,一碗小馄饨足以

每个寒风凛冽的清晨,叫醒我的都不是闹钟,而是那碗驻扎在记忆深处,热情洋溢又温柔妥帖的小馄饨。

那不仅是食物,还是春天、是诗与乐章,是化在舌尖的震颤,煨热当下幸福时刻,提醒我们人间值得。

曾记得陈丹燕在旅行随笔中写道,她面对异国阳光馥郁的餐室,思念起故乡的早餐:小笼包子、咸豆花、萝卜丝饼,还有小馄饨,“皮薄得像女孩子的脸,透出里面粉红色的一小团肉,清汤上浮着绿色的细葱花”。陈丹燕是上海人,她笔下的馄饨也是江南美食。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对于馄饨的记忆源于幼年时的早餐档口。那时总跟父母去一家江苏人经营的铺子吃早餐,店面清爽整洁,窗明几净。

坐着等餐,眼见着飘着香冒着热气的食物鱼贯而出:有煎得滋滋脆的锅贴、鲜香四溢的灌汤包、绵滑细腻的豆花,还有招牌小馄饨,粉嫩紧实的肉身包裹着又薄又爽滑的皮子,周身披挂着汤汁晶莹的光泽,光是视觉就很受用。

滴上少许醋提鲜解腻,喝上一口汤,整个肠胃都活泛起来。趁热吃馄饨,小口咬开皮,露出里面的肉糜,慢慢让滋味在唇齿间酝荡。此时要配一口刚炸出锅的油条,饱蘸汤汁,就着鲜热的馄饨吃它个面酣耳热,屋外再冷的寒冬都抵得住。

“馄饨”一词,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张揖的《广雅》,“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历尽千年,这种小食不仅没有被岁月消磨了光彩,反而在逐步的发展碰撞中与各地文化巧妙结合,衍生出品种多样各具特色的形态。例如四川的“抄手”,广州的“云吞”,湖北的“包面”,江西的“清汤”,福建的“扁食”,新疆的“曲曲”等。

据统计,全国加海外各地流传的馄饨叫法竟然有十几种之多,在饮食届也算得个中翘楚了。

它之所以受到大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是馅料取材广泛,口感丰富,兼容并包。

馄饨最常用的是猪肉馅。清代广东官镇台的做法,是用嫩肉去筋,用肉皮煨成膏脂,从而提升肉馅的鲜美程度。

除去猪肉馅外,各种去骨鱼肉、蟹肉、虾肉皆可作馅。

高濂《遵生八笺》载,“膘脂不可搭在精肉,用葱白先以油炒熟,则不荤气。花椒、姜末、杏仁、砂仁、酱,调和得所。更宜笋菜、煠过莱菔之类,或虾肉、蟹肉、藤花,诸鱼肉尤妙。”

素馅一样可以发挥馄炖的精髓,宋人林洪曾在江西品尝过一道笋蕨馄饨。这种馄饨馅料需要采集新鲜的笋和蕨菜,分别用汤灼熟,再用酱、香料、油拌成馅,这样做出来的馄饨具有笋、蕨的鲜味,别有一番滋味。

古人对馄饨皮同样看重,相较于饺子,馄饨皮薄而易煮,但更见功夫。清代美食烹饪集大成的《调鼎集》对馄饨制作有极为详细的介绍,“白面一斤,盐三钱,入水和匀,揉百遍,糁绿豆粉捍(应为擀)皮,薄为妙。”而煮馄饨讲究要用骨头汤、鸡汤、笋汁、鸭汁等鲜味菜肴提升口感。

而最讲究的馄饨皮要数福建的扁食的“燕皮”。制作时将瘦猪肉用木棒棰成肉蓉,再放入上等甘薯粉等制成薄皮。燕皮薄如纸片,色泽洁白,久煮不烂,口感滑润细腻,有燕窝的风味。

八九年前曾在厦门一间沙县小店吃过扁食,至今难忘。猪骨熬汤,燕皮包制,煮熟后通体晶莹的扁食浮在滋味浓郁的白浓高汤上,映衬着赏心悦目的葱花点点,一口吃下去,鲜得舌头眉毛都掉了。

相对于饺子这种以前平民人家节庆才吃得到食物,馄饨也更加亲民随意。著名学者邓云乡在《旧京散记》回忆北京小吃,馄饨每碗三大枚,“是贫苦孩子的恩物”。

旧时卖馄饨就跟武大郎卖炊饼一样,根本不需要实体店,一副馄饨担就足以完成从制作到售卖全过程。

在蔡省吾编纂、周作人抄录的旧京风物小书《一岁货声》中提到,馄饨担是“前锅灶,后方担。”前是一块晾盘,中心处坐锅,下面有小煤球炉。盘四面边沿可放碗、酱油壶。后面方担下放肉馅盘子,中间几个小抽屉,是馄饨皮和各色调料,方便随时包馄饨。最下一层有水桶,可以随时加汤。整个设计不可谓不简单精妙。

汪曾祺老爷子有一篇小说《三姊妹出嫁》,里面主人公秦老吉就是用这套挑担独自一人养育了三个聪明、美丽、善良的女儿,得到邻里乡亲交口称羡。只不过小说里的担子是楠木雕花的材质,紫铜的锅,雍正青花瓷碗,这在馄饨届也算拉风的“顶级装备”了。

也许是因为馄饨担可以随时移动的特点,吃起来还饶有些兴味,《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和妻子芸娘的爱情故事历来为人津津乐道,虽贫贱但生活志趣浓厚的二人也在吃这事上也能别出心裁。

沈复记载,曾想要与友人游玩饮乐,但苦于没有温热的吃食,芸娘便雇了一个卖馄饨的随行,大家一边游吟赏乐,一边温酒做饭,结果宾主尽欢,也算是古代野餐史上的成功案例了。

馄饨是温热的食物,不仅能滋补身体,还可疗愈人心。

记得当初失恋,漫步他乡的街头,妈妈打来仔细叮咛,心情再糟也要吃好。挂了电话兀自在街边要了碗馄饨,热气一熏,眼泪也扑簌簌地掉下来。就这样,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含混地吃着,哀伤的夜也就这样平顺安然地度过了。

很多年后看《四重奏》卷姐对小雀说,“一边哭一边吃过饭的人,定能坚强地生活下去的”,才想起多年前的那个夜晚。当初的愁眉深重早已化为云淡风轻。

也许再悲伤的时刻,只要能有温暖的食物果腹,人生总不会太绝望。而经历了比暗夜更深的悲伤,才知道并没有什么可以摧毁我们。

穿街走巷间,多少故事诞生又陨灭,而食物的滋味缭绕舌尖,缓慢又深刻地给予我们力量,鼓舞着我们用尽气力与生活赤身搏斗。即使一时落败,总能重整旗鼓,再次面对前路的惊喜与挑战。

苦痛也罢,难题也好,终将会随时间化解,而最终陪伴我们的除了身边的爱人还有冒着热气的小馄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