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告诉我们,热爱生活的人,才有

《浮生六记》关于沈复和芸娘的生活随笔仅残存四卷。这本书受到了林语堂、俞平伯等大文学家的赞誉,也深受到读者的喜爱,我们不仅被书中的芸娘朴素但又可爱的小情调所折服,更被沈复的真挚情感所感动。

无奈封建家庭里的矛盾,让他们经历了贫贱夫妻百事衰,但他们依旧把在一起清苦的日子活出乐趣,让我们读下来忍不住唏嘘落泪。

第五卷《中山记历》,非作者原文,是从其他文献中补齐,根据清代李鼎元的《使琉球记》改写而成。本卷是以日记的形式记下了初始琉球国的整个过程,是一篇游记。

有人说,这卷和浮生六记关系不大,但是细细想来,前几卷写的都是沈复和芸娘的二人世界,而第五卷和第六卷才是沈复对生活的态度,会玩,会吃,热爱生活!

今天我们从册封大典,琉球人和琉球游记三部分去解读第五卷《中山记历》。

册封大典

从明宣德四年(年),琉球国王开始一直向中国请封纳贡,直至到清朝。

嘉庆四年(年)统治琉球国的中山王尚穆逝世,世子七年前病死,世孙尚温便上表朝廷,请允继位。

此次朝廷派翰林院赵大人出使,也是册封中山王尚温。因此被称为中山记历。

沈复和赵大人是故交,所以被邀约一起出使。虽然“父母在,不远行。”但是有这样的机会去增长见识,沈复还是禀告父亲,踏上了远行。

琉球国位于中国台湾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对外贸易繁荣,使琉球的经济富饶。

在第二年(年)的五月初一,沈复等五人同赵大人一同前往,一路平安,顺风顺水。

每年朝廷都会派人在夏至趁着海上西南风出发,到了冬至海上起东北风回来,因为这两个节气的风向从来不变。

到了十二日辰时,琉球派人迎封船,大家互相祝贺。到了午时上岸,举国夹道欢迎,中山王世孙尚温亲自率领百官按礼仪迎接。

天朝使臣居住的大门上挂着“天使馆”牌匾,建筑模仿中国的官署。

在久米村有一座孔庙,相传在明代曾派遣福建船工三十六户移居琉球,称“闽人三十六姓”,在那霸港建立村落,原名“唐营”,后改名“久米”。

久米村中汉人后裔的子弟,聪明灵秀的人,都在孔庙学习,选学问出众的人做老师,有酬金。(在当时每年的二月、八月第一个丁日用来祭祀孔子,称为丁祭,制度礼仪和中国一样。)

琉球文人顶级的文化头衔只属于三十六户明朝移居的后代,而那霸当地人多半经商,富豪不少。

琉球国诸多寺院中最大的是圆觉寺,护国寺是国王祈雨地方。

六月初八辰时举行册封大典,正使和副使恭敬地捧出圣旨、祭文和祭品,放在龙采亭里。

从天使馆出来,一路经过久米村、泊村到安里桥,世孙在此跪接圣旨,行礼仪,然后把一行人引入先王庙。

先王庙设有神龛,一共是十六位国王神位。这一天人山人海,男子在路边跪着,女人远远躲在后边看着。

当地女子脸上刺青装饰,不穿耳洞,不施粉脂,不戴珠宝。

国王没有受封之前,戴乌纱帽,两边帽翅斜向上,盘金花纹,红色帽缨垂到下巴,下面系五色丝带。

受封后戴上皮弁(biàn)帽,样子就像中国戏台上扮演皇帝戴的便帽,帽子前面有一系列七片花瓣装饰,穿蟒衣,带玉佩。

当地人把中国叫做“唐山”,把华人叫做“唐人”。

琉球国号称“礼仪之邦”,其实在当地嫁娶的礼仪都很简陋,聘礼也不过是酒菜珠贝而已,结婚的新娘被父母送到夫家,就自己回家了。也没有婚姻的习俗,最多至亲带酒菜来祝贺。

后来有了三十六户中国移民教化,渐渐知道婚姻礼仪,于是他们以前的风俗就慢慢消失了,因此三十六户的后代在当地备受尊重。

到了七月二十五日,使团正式举行册封大典,沿途观礼的人很多,一行人上了万松岭,经过“中山道”、“守礼之邦”的牌坊。

世孙带着皮弁帽,穿蟒袍,围玉带,垂裳结佩,率领百官在道路左侧跪迎。册封这天,国王在南宫宴请使团,册封大礼完成,举国欢庆。

年日本强占有“冲绳县”,至此琉球国灭亡,禁止使用琉球语,逼迫学习日语和日文。

年,许多冲绳县居民游行要求建立“琉球共和国”并引起了全世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