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沧浪亭,是在沈复的《浮生六记》中。开篇写的就是其住在沧浪亭,认为是命运十分厚待他。
《浮生六记》取自李白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侧重写夫妻之情,而沈复与陈芸也确实是感情极深,从两小无猜的青梅竹马走向爱情和婚姻,但由于封建礼教的迫害被逐出家门,离家漂泊时,妻子离世,儿女离散,只叹世事无常。但不可置否的是沈复与陈芸的爱始终诚挚,相守如一,此文就是作者与陈芸的回忆,在年近半百时,作者仍然无比怀念妻子,怀着爱意,写就此文六卷。
沈复对陈芸的爱,始终随着《浮生六记》流转在人世,沧浪亭此地也随之带上了爱情的光环,年轻人对婚姻的美好向往也一次次的出现的园中。我游览期间就碰有两三对新人在其拍摄婚纱照之类,希望他们都能够婚姻幸福吧,祝福!
自我读过《浮生六记》后,我就对其心有向往,但未想其如此之近,心中所念就在苏州。此前,我曾两次去苏州,但多流连在拙政园、平江路、虎丘塔、西园寺等,未曾把目光望向城南的沧浪亭,此乃遗憾。故此第三次去苏州,对沧浪亭已有执念,好在同游者亦圆吾之愿,同往游之。
沧浪亭,实则一园林,以其入园即见的沧浪亭而得名,沧浪亭题有一联,上联曰:清风明月本无价,下联曰:近水远山皆有情,分别出自欧阳修和苏舜钦的诗句中。可出自不同的诗句,却能刚好组成这上下联,而且毫无违和感,清风明月,人间山水皆有情感,直指“一切景语皆情语”之境。一开始我偶见一游客写于酒瓶之上,打算再求美酒,当时的我却叹作者之文思,回头想想看还是知识不够,误以为是现代驴友所作,差点贻笑大方。
园中有假山清潭,亭轩廊堂,可谓山水皆具,钟灵毓秀。小潭周围通廊高低不一,有二美于高低位轮换摄影留念。通廊右侧有两小门,一葫芦形,一正矩形,一画者藏于其中,以描长卷,屋檐上一猫窥之,廊上漏窗亦有翘首望者。画者聚其神意绘于卷上,观望者亦不敢放声扰之,轻言微语,融于清风拂过。
我在通廊边观画,在亭中抚风,闲坐其中,好不惬意。园中还有竹林,让我想起了故乡竹林里的吊床,于午后小憩,好不惬意。可这种携其妻女远离尘世的平淡生活确是沈复求不得的奢侈,可叹!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