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香风远,雅桂甜雨近,读古诗词,品幽兰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靠谱么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5.html
正月,兰蕙芬,瑞香烈,百花萌动。《小窗幽记》里说:“雪后寻梅,霜前访菊,雨际护兰,风外听竹。”陈继儒对于花中四君子的喜爱之情,是如此自然地流诸于笔端,跃然于纸上。空谷生幽兰,清婉素淡,绮丽香泽,兰,更是被赞誉为世上之贤达。兰花的种类很多。最能随遇而安的是马兰,老家的大山里随处可见;香雪兰在春节时开花,香气浓郁;汪曾祺说,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大伯母会掐一枝戴在头上,今雨茶庄的老板在遇到熟人来买茶时,会随手摘几朵珠兰和茉莉包在茶中。诗言志,词抒情。读古诗词,领略古人幽兰般的情怀。01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唐.李白《古风》译文:高洁的兰花孤独地生长在幽深的园子里,各种杂草一期把它掩没。虽然春日的阳光也曾将它关照,可是凄凉的秋天转眼就来到,露冷霜寒,兰的生命怕是就要结束了。如若没有清风来吹拂,兰又能为谁而香呢?感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仗剑天涯的李白本想建一番大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奈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唐玄宗给初入朝的李白一个候补的职位——待诏翰林。没有官职的李白只能为唐玄宗写一些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文章,这真的不是他想要做的。长安街上酒家眠,天子来诏不上朝。本就心灰意冷的李白,又遭受到来自高力士等人的诬蔑和排挤,致使唐玄宗也渐渐地疏远了他,此刻的李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和凄凉。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空有满腹锦绣文章,却无人赏识。知音少,弦断有谁听?那一刻,李白这匹千里马急需的是一位能够赏识他的伯乐。可惜,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02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魏.陶渊明《幽兰生前庭》译文:幽兰生长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风。清风轻快习习至,杂草香兰自分明。向前走会迷失我的旧时路,顺应自然或许还是一条可以通行的路。既然已经醒悟了,就要当心鸟尽废弃良弓的事情发生。感悟:诗人是幽兰,世俗是萧艾。鸟尽废良弓,原来作者的归隐之情是有原因的。03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宋.苏辙《种兰》》译文:芬芳馥郁的兰花生长在幽深的山谷里,少有人来,更没有人赏识它。好友在他的院子里种了一些兰花送给我。兰花的香气能够解除繁秽,尤其让人怜惜的是它纤细修长的叶子能够抵御风霜的欺凌。它的根深深的扎在石缝中,秋天一到就早早的开了花,一丛丛叶子靠着修竹有中午的阴凉。我想弄来一些蘼芜香草和它一起种在堂下,那么,我就能经常可以欣赏到楚辞诗句中的意境了,感悟:屈原说,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似美人,犹君子,高洁典雅,超凡脱俗,这是兰的境界,也是苏辙士人精神和道德情怀的深刻体现。04空山四无人,知有幽兰花。花开不可见,香气清且嘉。——清.祁寯藻《幽兰》感悟:山中静无一人,知道有幽兰开放,虽然没有见到兰花本身,但是它的馥郁芬芳已经传遍了山野。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清.玄烨《饮酒·咏幽兰》感悟:婀娜多姿的兰花有着碧绿修长叶子,微风拂过,花香四溢。欣赏它不是因为它能佩戴,而是因为它的美好品质——即使没人欣赏也芬芳馥郁。独自摇曳,独自芬芳,活出自我,如此甚好。《浮生六记》里的沈复和芸娘尤其喜爱兰花,别人送给他们一盆荷瓣素心的春兰,夫妻二人极为珍爱。后来,这盆珍贵的兰花被他人浇了滚水无疾而终,令他们伤心至极,并发誓此生再不养兰。“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院中,希望花开早……”这是一株充满希望的兰花草,清新,质朴又深情,是学者胡适栽下的希望。喜欢,是因为它的珍贵和美好,所以就会对它格外的精心,特别的期待。“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本文刘玲子candy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