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才女武亦姝进清华,农村父母奉行读书无

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http://pf.39.net/bdfyy/jdsb/210828/9374127.html

01

学霸的练成,都有迹可循

最近,“武亦姝”这个名字上了热搜,她以分(上海高考满分分)的高考成绩,被清华大学新雅学院录取。

当年年仅16岁的武亦姝,以丰富的诗词知识储备、从容不迫的临场发挥,打败一众实力强劲的对手,夺得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

小小年纪的她,身材颀长,眉目如画,兼之饱读诗书,如空谷幽兰,气度不凡。武亦姝的才华和气质,赢得了全场观众和评委的一致赞赏。

其实,学霸的练成,都是有迹可循的。

武亦姝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一名小学美术老师,父亲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曾获得年“中国十五佳诉讼律师”的称号。

受过高等教育的武家父母,很早就开始注重对女儿的文化培养。但爱玩是小孩的天性,于是他们以身作则,陪女儿一起读唐诗宋词,日常的家庭游戏是诗词接龙,更是带头啃《二十四史》这样的古典巨著,还带着女儿一起将名著改编成情景剧演绎。

美国黑人作家鲍德温说过:“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在良好的家庭熏陶下,武亦姝渐渐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最崇拜的偶像是陆游、苏轼和李白,高一时期就读了《浮生六记》《人间词话》《小山词》《剑南诗稿》《庄子》《红楼梦》等名著。

真正的好教育,在于富养。富养,不是奢华的衣食住行,而是在保证经济充裕的基础上,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投资,丰富其学识、开阔其眼界、锻炼其思维、培养其气质。

02

教育的本质,就是“拼爹”

教育的本质,就是“拼爹”。我们不否认“寒门出贵子”的可能性,但也不得不承认,家境优越、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家庭,孩子成才的概率更高。

原生家庭的层次,或许定义不了你的上限,却能决定你一开始的下限。

年的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一段戳心的话:“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从小衣食无忧,父母是知识分子,又出生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享受到的教育资源是很多外地孩子和农村孩子无法比拟的。”

据悉,熊轩昂的父母都是外交官。因此,熊轩昂不仅品学兼优、多才多艺,且由于从小随父母游历各国,他的阅历和见识更是区别于一般同龄人的优势所在。

父母层次高的家庭,不会只局限于孩子考试分数的高低,反而更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演员黄磊的女儿多多,在综艺《爸爸去哪儿》里表现出的成熟、懂事和担当,令人叹为观止。这并非刻意被塑造出来的做作,而是一种自然流露的教养。这些自然离不开黄磊夫妇的言传身教。

如今13岁的多多,上的是北京的私立贵族学校,在完成学校学习的同时,弹钢琴、演话剧、写英文剧本、翻译英文书籍、为动画片配音、走外国时装秀……比之普通孩子,有着更为丰富的生命体验。

在女儿还很小的时候,黄磊就很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每天睡前坚持为女儿读绘本和童话。再大一些,就开始读世界经典名著,陪女儿一起翻译外国作品。

有钱有文化的家庭反而更看重孩子的教育,这世上从来没有天生的学霸,背后都是原生家庭的精心滋养。

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父亲,是著名学者梁启超;92岁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叶嘉莹的父亲,是北大英文系的高材生;作家笛安的父亲,也是一名作家……

“寒门出贵子”是值得宣扬的励志故事,而精英家庭孵化精英,才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延续。

03

寒门再难出贵子

相反,缺乏经济、学识、眼界的父母,不仅不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助力,甚至还会拖孩子的后腿。

年有过这样一条新闻:时年19岁的女孩玲玲出生四川农村家庭,父母只有小学学历,平时做些小生意,日子过得平淡无忧。高考后的玲玲考上了成都某本科学校,但玲玲的父亲却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拒绝供女儿上大学。

玲玲的父亲并不是不爱女儿,而是在他的价值观里,花几万块钱读个大学,毕业后只能做个月薪几千的普通白领,这笔买卖实在不划算,倒不如早点出来工作。总之,上大学没有赚钱重要。

一个父亲,囿于自己浅薄的见识和封闭的思想,就这样断送了女儿展翅高翔的机会和对未来的想象。

“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很多农村家庭和工薪家庭大行其道,有着众多的拥趸者。

就我自己个人的成长所见,普通农村家庭的父母,普遍只有初中学历,靠在外辛苦打工维持家庭生计。经济的拮据、工作的繁重、个人的局限,使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常常显得捉襟见肘。

农村家庭的父母的教育方式,要么是放养式的,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崇尚“读书无用论”;要么一味地指责和要求,却不能对孩子的教育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指导和帮助,更遑论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在经济能力和文化水平有限的农村地区,孩子有出息基本靠强大的自我驱动。少数重视孩子学习的农村父母,也只一味地盯着学习成绩,对创造力、思辨力等“软实力”视而不见。

在他们眼里,除了教科书和教辅资料,其他都是“闲书”,琴棋书画更是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装饰品。

甚至在经济困难的家庭,孩子从小就要帮家里干活,不仅得不到很好的教育投入,还会将之拖入无尽的黑暗深渊。

9年前,9岁的“杀鱼弟”孟凡森因娴熟的杀鱼技巧和犀利的眼神,在网络上火了。他在家里6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从小就在自家鱼摊帮父母卖鱼杀鱼。

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小孟重回学校上学,但因为跟不上学习节奏,再次被父母拉回到鱼摊上。

不仅家贫,小孟的父亲还性情暴躁,经常打骂孩子。最严重的一次,小孟被打得差点摘除眼球。去年某次与父亲大吵后,17岁的孟凡森还曾喝百草枯自杀。

到底是怎样的绝望,才会让一个正值青春的孩子决定放弃生命?

经济上的贫穷,很大程度上也会导致精神上的贫瘠。比贫穷更可怕的,是心穷。

04

“教育公平”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当那些家境优渥的城市孩子,在师资雄厚的学校拼命汲取知识养分,与外教零障碍交流,学习弹琴画画,去国外参加各种夏令营时,很多出身贫困的农村孩子,可能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无法完成。

大家都说,高考是最公平的竞争。其实教育这回事,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公平。有些人注定一出生,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最后,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有学可上。希望政府和各路爱心人士,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如此才算真正的“教育公平”。

也希望我们这代年轻人,能靠着自己的努力过上想要的生活,尽己所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作者简介:一米阳光,一枚四线城市小文案,菜鸟编辑,白痴运营,期待以文字遇见更好的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