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则“高中语文新教材古诗文占近一半”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高中部分教材选编情况,其中共选入古诗文67篇,占全部课文数近一半。这也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消息,未来教育部会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时代来了!
盘点那些年我们高考背过的古诗文,从劝学、出师表,到赤壁赋、阿房宫赋,再到师说、桃花源记等等,篇幅长,内容复杂,但为了高考我们还是咬着牙把它们背了不知多少遍,最后烂熟于胸才敢走进考场。可能很多学生高中背这些古诗文只是为了应付高考,心里抵触但还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倘若真心喜欢古诗文,我们或许真的能成就另一个自己。
那么教育部决定增加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古诗文量会产生怎样的改变?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武亦姝凭借强大的实力和沉稳夺得了总冠军,很多人也被这个温婉、有才的00后少女圈粉。年被保送清华,但高考仍考出的高分。武亦姝从小就喜欢古诗词,熟读《诗经》、《唐诗》等诗集。据报道,武亦姝一学期里读的书既有《浮生六记》、《人间词话》、《庄子》等古代经典,每星期还会交错着读《剑南诗稿》、《小山词》、《放翁词》。
正是因为对古诗词有着独特的热爱,让这个00后少女变得与众不同。在人群中,她就是清新典雅的一缕清流。在古经典、古诗词的熏陶中,不仅成就了她的学业,还让她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由武亦姝的例子可以看出,古诗文带给学生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增加了对古诗文的积累量,考试有了更多的写作素材。通过对古诗文的背诵,也可以掌握一些文言字词的意思,了解更多古人的思维,将来更好地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其次熟背古诗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可能短时间看不出来,但长此以往,自己的谈吐、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其影响,同时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气质。
最后,也可以让当代学生培养一种背古诗文的爱好,把课余时间用到打游戏、刷某音上,倒不如背几首古诗词来的实在。
教育部对高中语文新教材增加古诗文的占比,体现了教育部对未来教育的导向和思索。当代学生往往把古诗文当成一种考试的负担,学习语文的障碍。但新教材的古诗文量的增加,老师也会给学生讲解更多的古诗文,通过大量的讲解,小编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爱上古诗文,也会有更多的人更加坚定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未来的我们一定会手握诗卷,气宇非凡;未来的时代,一定会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