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编织在鲜活细密的苏绣里,流淌在小桥流水的乌篷船里,悠扬在婉转缠绵的昆曲里,挥洒在气韵灵动的水墨画里......所有人都迷恋它江南闺秀般的气质,用不同的方式展现着它灵动的韵味。清代的文学家沈复却一反常态,偏爱姑苏的弄巷市井,一本《浮生六记》,更是道尽市井繁华处的人生百味......
十年一觉姑苏梦
四季往复一浮生
苏州的豆腐,有一百种做法。苏州的刺绣针法细密复杂,能绣出最栩栩如生的花样。哪怕是一个门楼,都有着纹理清晰可辨的雕刻。苏州人对生活的讲究,仿佛是浸刻在骨子里的。
每一座城,都有她的性格,苏州的性格,仿佛就在一本书里《浮生六记》。清代文人沈复,将往事种种记录成文,没有锦衣玉食,淡淡的笔触,随处可见是姑苏弄巷间的人间烟火味儿。
那一年,他们都十三。一天沈复晚归,饥肠辘辘,芸娘暗暗拉拉他的衣袖,引他到她房间里,拿出来的,是她为他偷偷藏着的暖粥和小菜。于无声中,心意自知。就像苏州这座城骨子里的腔调—含蓄、温婉、细致。
光阴流转,沈复故居依然伫立于古城区的观前街附近的大石头巷中。斑驳的门楼未经修葺,在古巷中如一家普通的门户,仿佛留住了那些年沈复与芸娘闲情雅趣的旧时光。
离故居几步之遥,却有一间粉墙灰瓦的门户,几杆黄竹打下一片婆娑光影,望进去好似一户书香人家。殊不知,这却是一家由民居改造而来的精品民宿——“浮生四季精致民居”。
故居旁的浮生记
弄巷里品精致苏州
民居的主人叫周毅,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祖上是“过云楼”的主人。年,他骑着自行车,偶然间,发现大沈复故居。一时,他恍若穿越在沈三白与芸娘夫唱妇随的生活日常里。他们的故事,散落坊间,却有归处。
从此,周毅在大石头巷27号开始经营,周毅与来往的隔壁相邻早已熟悉;房东也成了亲人,事无大小,都当成自家的问题帮他张罗忙活......他们与周毅共同成就一处街巷里弄的停留、栖居之所。
今年,周毅更是把房子改建升级成了民居,区别于普通的民宿。“民居”一词更贴近主人的初心——“市井小巷中的家”。
浮生四季精致民居,依然保留苏州老宅的传统肌理,黛瓦粉墙,天井院落,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让诗词的意境,走进这小院民宅之中。
叩门而入,窄巷修竹、石板小路,苏州的幽闲,就在那曲径通幽,小巷三寻的氛围里。经典的苏州格调伴着暖气,扑面而来。
几盒描绘着《浮生六记》里的场景,打开是和猫空合作的传统苏州粽子糖,一口甜到心里。
绕过玄关,几方桌椅,此列排开的精巧茶具,茶艺老师款款而坐,为你沏上一壶热茶。女生的茶杯里会多一朵沁香的玫瑰花。
原木色的座椅冲淡了老中式的厚重,为空间打上温馨的色泽。落地玻璃墙上的竹帘舒舒卷卷,望去是斑驳的老墙,绿植从石缝中爬出一份生机。不经意一抬眼,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
靠在沙发上小憩,婉转的昆曲在客厅里回荡,一曲歌尽桃花扇底风。都说江南的冬季冰冷潮湿,民居里的地暖就将低温隔离在了墙外。
书画室在大堂右侧,几朵菊花在角落开放,茶艺老师常在此练字,一手好书法颇有古韵,在这个苏派建筑中也相宜得很。
书画室外是一个小院子,几个客房相拥共享,若是遇上好天气,也不失为赏心乐事。
关雎,木兰,酩酊,碗莲,童稚,相邻,云烟,合意,来鹤。民居对《浮生六记》里九个场景的解读,提炼成房间的九个主题,作为店招和门牌呈现和展示,让宾客感受苏州的旧时光......
闲情小记
家长里短的温度
关雎
门厅绕进去,大红色的抱枕艳丽鲜活,把房间点缀得颇像旧时的洞房。Loft的设计照顾了带孩子出来的夫妻。
虽说“事如春梦了无痕”,情到深处,却皆有迹可循。浓重的主题色彩,适合新婚燕尔的小夫妻居住。
酩酊
看着二字,你就知道来源于“以酒会友”的文化。浮生一世,引酒入肝肠也是常事。
古有竹林七贤,倜傥风流成佳作,这里的每一坛酒也好似蓄满了千种风流的人生态度。桃花酒,青梅酒,桂花酒......都是来苏州不能错过的佳酿。
木兰
拾阶而上,木兰位于二楼,谁能拒绝它的吊篮,坐在上面晒晒慵懒的阳光。窗外是别有用心的造景:沈复一直有拥有小园子的梦想,浮生四季就在此造了一个只可远观的小院子。
碗莲
碗莲,是个男主人房,文气优雅,处处吐露着苏州男人的那些细腻心思和不紧不慢的处世态度。
每个房间,都是现代手法,中式元素点缀穿插,或挂画、或摆件、或青砖、或老木,既能符合现代人的居住习惯,又能不经意间有幽幽怀古的情愫。
不需要富丽堂皇,但必须别致;可能空间不大,但绝对舒适。
一件启动的小米智能总控的设计,干湿分离的卫生间,每个客房都有地暖和浴缸......精巧贴心的设计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
来鹤、云烟、合意的后门也有一个小庭院,一颗枇杷树亭亭如盖,让人不禁联想到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哪怕场景不同,夫妻间的伉俪情深却与沈复芸娘如出一辙。
情志缱绻
方圆一隅百姓家
如今,大部分的民宿都在追求“避世”、“隐居”、“秘境”,亲近自然是每个人心中无法拒绝的梦,但浮生四季却另辟蹊径,把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安置在理古城市区最繁华的观前街旁,颇有“入世”的姿态。
很多民宿会有管家,浮生四季却有“芸娘”,她们穿着传统的袍子,像远处家中的女主人静静等待你的归来。
可以和芸娘一起烹茶品茗,聊聊苏州的人文典故,在书画室置上笔墨纸砚,你还可以随性泼墨挥毫,就像曾经诗书之家主人的日常一般。
隔壁家的猫蹿上屋檐,自顾自地舔着毛,叫卖声从巷子里飘过,邻居家晒得衣服还在风中吹拂.....日升日落,晨起一碗苏州龙须面,鲜美的浇头淋入面汤,一口就是最美苏州味儿。
苏式生活,不仅仅是设计,更是一点一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