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甄英莲香菱美强惨的一生

北京皮肤病医院哪些好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702/4648924.html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甄英莲作为金陵十二副册之首,姑苏甄家唯一后人,如果不出意外,她理所应当要过着贵族小姐生活。

每日里不是对月吟诗,就是迎风流泪,总之小姐的生活就是这么枯燥无味,且无聊。具体可以参考林黛玉的生活。

并且甄士隐作为《红楼梦》中第一个脱离,享受着fire生活的悠闲人士,完全可以让自己女儿过得有滋有味,将日子过成诗,将浪漫照进现实生活。

但是生活不是剧本,不会以人的意志作为转移,生活有他的想法。

所以英莲也从小姐沦落成了呆霸王薛蟠的妾室。

让人在唏嘘她命运之悲惨的同时,却也很难不去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

首先,在写英莲悲剧之处,我自然知道她还有一个名字是香菱,然而在我这里,香菱是她悲惨命运的开始,也是她一定不愿意想起来的那段灰暗日子。

如果记忆可以停留,她一定是想要被人记住,她有自己的名字甄英莲。

因此在我这里,她永远都是英莲,那个出场只有四岁,却也极其可爱,额头中还有一粒美人痣,被父母捧在了手心中宠爱的明珠。

说完了理由,我们来梳理英莲悲剧般的一生。

要梳理英莲的命运,我要从三个字入手,美,强,惨。

首先是美。

毋庸置疑能在金陵十二副册里排名第一,必然是才色兼备的美人儿。

但是还是要有人证才好,在红楼书中有多处在暗戳戳表明了英莲之貌美。

第一个就是冯渊。书中说他好男风,最厌女子。(不要说古代封建了,冯渊这种公开取向的男子,不也没有人指责吗?)

可饶是这样一位成年男子,取向完全明朗化,但是不过是在拐子手里多看了英莲一眼,就立刻要买来作妾,并且发誓不再碰其他男子。(买卖绝对不好,但是当时的时代条件就是这个。)书中想要表达的就是一个观点,英莲有着将取向掰直的美貌。

冯渊还算得上是个例,但是实锤就是呆霸王薛蟠。

有钱,有闲,还是浪荡子。自己妹妹薛宝钗红楼美人中数一数二,家中伺候之人更是不少。绝对算得上是见过世面之人。

然而在拐子第一次将英莲卖与冯渊,得了银子后并不满足,又将英莲转卖薛蟠之时。

薛蟠如何表现,他当即也要买下英莲。即便冯渊先买,本着先来后到的精神,薛蟠也理应该将英莲让出。

然而薛蟠不同意,并且宁愿惹上人命官司也要抢走英莲。

若是没有美貌,薛蟠不能如此。不要提精神,这玩意儿薛蟠自己都没有。

当然男人是视觉动物,美人如果只是需要男性凝视来评比,就未免有些失之偏颇。

在周瑞送宫花的片段中,她第一次见到英莲,就说她有东府蓉大奶奶的品格。(就是说她和蓉大奶奶长的像)

东府蓉大奶奶是谁?是贾母最喜欢的孙媳妇之一,理由是就是很简单,长的好看。还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之时,警幻仙子口中兼美之人,也是宝玉看来有宝钗的鲜艳妩媚,也有黛玉的风流婀娜。

以为身兼红楼双美之绝顶美人儿。

和她长的有几分相像,都应该是出尘之美。

而英莲就是,她的美以至于是薛姨妈都觉得要是胡乱开了脸给薛蟠作屋里人,会辱没了她。

还特地明公正道地给薛蟠作了妾,这是希望薛蟠珍惜的意思。

这些点滴都能说明英莲之美,犹如荷花,纵然在污泥之中长成,却依然有着独立且高洁的品格。

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之美。

说完了美,接下来就要说她的强。

注意,这里的强不单单是指力量,而是多方面的考量,比如学习能力,比如对于生活坚韧。

英莲被拐之时只有四岁,脱离了原生富裕家庭,跟着拐子长大的女汉子,能有一个温饱就不错了,如果说还要学习文化知识,无异于痴人说梦。

她的文化水平应该算不得高。

但是英莲却从未放弃过学习,在薛蟠远走他乡避丑之时,她终于是住到了大观园中,要拜林黛玉为师,学什么呢?学习写诗。

女孩子们的真的就是可可爱爱,林黛玉作为大观园头号大可爱,听得英莲要拜她作老师,倒也是老大不客气的说道:“她大约是当得起老师。”

有才,可爱还非常懂得因才施教。林妹妹果然是咏絮才之不二人选。

当然,就算是有名师指导,其实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随便获得进步。写诗和学习一样,天赋努力缺一不可。

英莲却同时拥有天赋和努力,这也是她比其他人强的原因之一。

不过是跟着黛玉学习短短数日,她就要学着做诗。

不知道平常人如何?但是就是写文章这样有些简单的事情,若不是有很强大的词汇来作为支撑,写到最后就会变成白开水一样,平淡且无趣(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有经验作为支撑)。

诗词是比文章更加难的存在,需要考虑平仄虚实,还要考虑意境,总之不动脑是很难写好一篇好诗。

英莲也给了现身说法,就是一篇关于月的诗词,她前后修改了三次,每一次都能看到巨大进步。

第一次写的诗,黛玉评语倒是简单:“意思有,但是措辞不雅。”原因倒也是简单,只是因为英莲看的诗少,被束缚住了。让英莲只管放开胆子去做诗。

有了林姑娘的鼓励,英莲做了第二首,这首在我看来已经很不错了,但宝姐姐又说不像是吟月,倒像是在写月色。

一般人接二连三受到了两次打击,就会停滞不前,说不定还会对自己产生一些是不是不太行的想法。

然而英莲不是,她是属于越挫越勇的女孩子,在肯定了自己诗词上的造诣是没有问题之后,她虚心接受了其他人的批评,没有狡辩,没有给自己找理由。而是苦心思索。

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英莲如此上进,老天都不忍心看她失望,所以她在梦中得到了好诗。

诗中: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颇有遗世独立之感,也蕴含了作者对于这次学习抱了很大期望,她自己也希望能够未来更好。

尤其是在脱离了薛蟠之后,英莲仿佛迎来了新的人生。

如果《红楼梦》就停留在此处,也许英莲的人生会多平安喜乐一些,或许多少可以弥补她年幼之时的缺憾。

然而曹公却不曾圆了读者心愿,终于在短暂的欢愉之后,就是英莲悲惨的结局。

是的,英莲很惨,惨在她还曾心存希望,想着只要薛蟠娶了妻子,她就算是有靠山了,以后也必然不会再被薛蟠欺负。

这里应该是和妻妾制度有关系,妻子掌管家务之事,妾室也应该属于妻子的管理范围(这里可以参考浮生六记,妻子替丈夫安排小妾)

但是英莲却不曾想到,她才色兼备的结果,却是被金桂疯狂妒忌,(夏金桂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人物,如果可以真的很想写出来关于这个古代吃绝户的例子。很真实,很残酷,很发人深省)。

金桂觉得卧榻之外岂能容她人酣睡,她是必定想要让英莲死。

但是,这里要高亮,倘若薛蟠有半分心,英莲也不能死,就算是薛蟠保护不了英莲,也可以将英莲给自己母亲,但凡薛蟠想,就总能给英莲一条活着的道路。

然而薛蟠不想,吃着碗里想着锅里还高看了薛蟠,在将英莲腻烦了之后,这个狗男人还要榨取最后一点价值。

是不是好奇,在薛蟠这里,英莲还有什么价值吗?

答案是:当然有!

就是用来讨好金桂的工具人,因为只有任由金桂摆布英莲,薛蟠才能勾搭上宝蟾。

多么可笑的理由,然而这就是事实。

薛蟠在英莲屋子中和宝蟾成了一双之时,就是英莲饱受摧残之日。

可怜一朵娇艳欲滴的荷花,就如同无根柳絮一般,飘飘洒洒随风而逝。

英莲美,却给她带来了灾难。

英莲强,却给她带来了清醒后的不幸。

英莲惨,却能让看书之人明白,女子但凡有些能力,还是不要将希望寄托于任何人身上。

温柔和顺,换不来良家夫婿,美丽大方,转头却也要被丢在身后。

束缚英莲走不出困局的是时代,也是观念。

只是最后还是希望英莲能够和父母一起,快乐笑,开心跑,让四岁以后就没有的人生重新亮丽起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