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从感动感叹到哀婉难受,生

林语堂说芸娘是“中国历史上最可爱的女人”这话毕竟有些夸张。那么沈复是不是“最可爱的男人”?沈复的一生都没有谋得体面的工作,后期更是入不敷出。但是不影响沈复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热爱。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这种童趣和闲适或许你小的时候也有过,在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而我们后来就学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比如金钱,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金钱在某些时刻却可以挽回最珍贵的东西。所以你会感动于一些人的纯真和童趣,却不会让自己一直活在那样的世界。那是稀有的。沈复,无疑是懂得风花雪月的:因为他任性风雅。在江阴渡口,天冷人寒。他的第一想法不是买衣服,而是买酒喝御寒。没钱了,再把衣服典当了,付渡船钱!有人说这是“心骨皆清,永褒童心”;但是在现代人看来,这有点像杀鸡取卵。买酒是一次性的,御寒和享受。而衣服,却是长时期的耐用品,是可持续的。这样的事,在沈复的人生中并不鲜见。沈复有个朋友手头拮据要借贷,找他作保,因为他重义气就答应了。不过他那位朋友贷完款就跑路了,追债的人找到沈家讨债,沈复的父亲一怒之下将沈复夫妇赶出家门。沈复无家可归,还有人追债,只得跑路,带着妻子,还有一女一儿。这样拖家带口的,确实不方便。于是他便将女儿找个婆家当童养媳去了,儿子转交给朋友寄养(看看,这是为人父母做的事情吗?)。跑路后的沈复,寄人篱下,生活很是困顿。他又没有赚钱的本事,在途中,芸娘又长期生病,最后客死他乡。连妻子的下葬费,还是找人借的。正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芸娘死后,沈复本想回归故里,却遭到他弟弟阻拦,理由是他父亲仍然生气,其实是害怕沈复回去分家产,不愿意哥哥和父亲和解。沈复却不知道,只好继续在外漂泊,后来再有消息时,父亲已经去世,沈复回家奔丧,之后答应弟弟净身出户,却留下儿子在家。没有父母的孩子,能得到多好的照顾呢?事实证明,意外或许是意料之中,不久后他儿子也死了。事实证明,沈复这样的人,只能生活在殷实之家;他可以随性而为,颇有小情趣。而一旦家境衰落,离了家里,他几乎无法养活自己,更不用说家人了。比如他的妻子,他的子女,本来不应该承受如此奔波而早逝的命运。说沈复可爱的,大抵是喜欢他的文字,充满童趣。就如我一位朋友写,这本书写了一个“可爱的女人”“可爱的男人”和他们“幸福的婚姻”。原因是二人夫妻情深,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他13岁就扬言,非她不娶。她因为他生水痘,偷偷吃斋几年,而他在新婚之夜才得知。她主动给丈夫物色一个又美又有韵味的小妾,在当时这是女人的“美德”。我终究还是喜欢读这本书的,它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息,所谓接地气。而主人公的行为也和完美沾不上边,只能说真实。但要说他们的婚姻是幸福的,这个幸福到底是指他们婚后的几年琴瑟和鸣、精神共振,还是指之后沈复哪怕穷困潦倒也没有抛弃久病床榻的糟糠之妻?整体来说,这是一本充满悲剧色彩的书籍。想一想,从沈复的角度来看,中年丧妻、丧子、失女,还有更令人悲痛的事情吗?而从芸娘的角度来说,这些真的是她想要的生活吗?她一直认为是自己拖累了沈复。她如果真的过得开心也不会长期卧病,年过四十就抑郁而终了。当然如果你崇尚“只为曾经拥有”也还是不错的,沈复和芸娘毕竟在一起二十几年,依旧不离不弃。当超越当今的许多夫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