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木粥一样女子的爱情模样读浮生六记

白灵酊的功效与作用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95032.html
厦门二木,厦门市张晓寒美术研究会会员。喜欢书画、瑜伽,喜欢美好的文字。愿能把平凡的每一天都过成诗粥一样女子的爱情模样——读《浮生六记》文/二木清乾隆年间,在苏州,有这么一对妙趣横生的人,23年的相守中,把琐碎的柴米油盐过成了风花雪月,把婚姻过成了爱情的模样,他们就是《浮生六记》里的书生沈复和妻子芸娘。沈复和芸娘,是像彩虹般绚丽的人。他们不管在什么样的生活遭遇下,都能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雅致至极。闲时谈诗品画,种花植草,烹饪菜肴,在平淡的生活中经营着一份文雅和精致。能把日子过成诗的人,是多么令人喜欢啊!“晓月时对窗翻卷,你在一边呼呼睡去;夏日泛舟,以荷为伞,沉睡不知光阴之须臾;秋日远足,最好迷失而不知归途;雪夜里,生暖炉,促足相依偎,静闻雪落无痕。足矣。”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依偎在暖炉边聆听雪落的声音。雪落是有声音的,在窗边,在竹林,在田间,在心头……“夏日晚间睡前,虫声四起时,我们设竹榻于篱下。老妪报酒温饭熟,遂就对月光对酌,微醺而饭。”这不就是李白的境界吗?花间对酌,一杯复一杯,尔后举杯邀明月,微醺而饭。不同的是《月下独酌》不再孤独,我有你陪伴,真好!芸娘,性格恬淡,崇尚自然,富有生活情趣。一生所向往的是:一屋、两人、三餐、四季。我们有一个院子,绕着这个院子种下一些瓜果蔬菜,够用足矣。君绘画,我刺绣,换了银钱,以备诗酒之需。布衣菜饭,终身欢欣,不用作远游之计。一年四季,美好淡然。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只有一颗细腻的心,才可以把生活过得像花开一样曼妙,用巧手和慧心打理着温情诗意的烟火人生,跟天地自然的节奏相呼应,让生活美好倍增。鲁迅是这样评价芸娘的:她虽非西施面目,而且前齿微露,我却觉得她是中国第一美人。这样美好的生活,可惜到最后却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悲剧。由于沈复性格上的懦弱、局限,芸娘过于的隐忍和懂事,他们被公婆误会,被家人诬陷,最终被赶出家门,生活得颠沛流离。最穷的时候,他们连自己的孩子也照顾不了,儿子送给别人,女儿做童养媳,两个人的生活过得非常的贫苦。芸娘积劳成疾,过早的去世。从此以后,再无人“闲时与我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木心曾经也写过粥,他说,念予毕生流离红尘,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我们用很多比喻来形容一个女子的好,可是我们好像很难想到,用粥一样的温柔来形容一个女子,那该是多么温软啊!芸娘,就是木心笔下那种似粥温柔的人。似粥的芸娘到最后贫病交加的时候说起他们的生活,突然强颜欢笑说:“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故事写成吃粥记。”因为最后他们两个人快要分离和告别的时候,也是喝着白粥。看到这一段非常的动人,心酸又温暖。读到这,好多人会替芸娘不值。薄情的沈复啊,你看似深情,写了《浮生六记》来回忆芸娘,当时怎么保护不好她呢?芸娘大抵是每个男人都想要娶的妻子,但沈复却不是大部分女人想要嫁的丈夫。其实,在清朝,女子地位很低。沈复在书里用很多的笔墨写他的妻子做家务,做盆景,插花、焚香、赏花、煮茶。他把芸娘写成是一个精通生活艺术的高手,是他的快乐之源。在他的笔下,你会看到他是发自内心的、不自觉地流露出对芸娘由衷的欣赏和赞美。而这些,在当时,又有多少男人能够做得到呢?沈复懂芸娘的美好,他是珍惜芸娘的。只是能力不够,面对急流而下的生活无能为力。芸娘临终告诉自己的女儿:"我这一生过得颠沛流离,但幸好,你的父亲他如此的疼爱我。"所以,有些事情,我们不要妄自菲薄,夫妻相处如穿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对于芸娘这样知足的人来说,陪伴可能就是最真实的情感吧。芸娘撒手人寰,沈复痛不欲生,日后他回忆往昔,写下这本长相忆,依然心中悲痛。他说,奉劝世间夫妻,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如余者,可做前车之鉴也。”沈复和芸娘都是温软如粥的人。这一生,沈复对芸娘,也曾捧在手里珍惜着,虽然最后终不能两全,有人惭愧,有人感恩,有人念念不忘,有人在里面看见了自己的故事。这本书把粥一样的人生写得这么温和、柔软,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样子,值得一读。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其情如此,令人唏嘘。珍惜身边的人,珍惜眼前的美好。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那个“与你立黄昏,问你粥可温”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