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林语堂,还是位幽默大师,他的

绅士的演讲,应该像女人的裙子,愈短愈好。——林语堂

初读该名言时,还只是上学的孩子,觉得林语堂语出惊人,言辞令人羞涩。再读该名言时,又不得不被林语堂的幽默感染: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文学大师,能够将这令人开怀的话语,做到张口就来?

林语堂的快乐是“进口”的

林语堂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代表人物,研究领域其实很广泛,包括翻译和语言研究等各方面。早年期间,曾经踏入美国获得了哈佛大学的文学硕士。后来又进修了语言学博士,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相继在我国各高校里任职。

名气一经在国际上打响,林语堂更是被邀请到国外,筹建了南洋大学,是南洋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林语堂对于我国文学和对于世界的教育,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林语堂的代表作品也有很多,比如说创办的刊物有《论语》等;编著小说,也有《京华烟云》;散文文集,有《生活的艺术》;翻译作品,有《浮生六记》等。

而之所以说林语堂的快乐是“进口”的,其实还得益于翻译这一份工作。林语堂自小对于外国文学也略有研究,而后在高校中受过教育,林语堂更是对一些单词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看法。

其中,humour在被林语堂翻译成幽默之前,已经有很多文学家翻译过这个单词。有人称其为滑稽或者是油滑等含义。经林语堂翻译了humour这个英文单词之后,国人更是认同后者,幽默一词如是得来。

年3月份,林语堂在国内去世。而后人为了尊敬这位文学前辈,更是称其为我国“幽默大师”。从前者的文学贡献,再到后期的尊称,也就导致有越来越多的文学爱好者调侃林老先生的幽默,真的是“进口”的。

幽默为皮,文学为馅,林语堂的文学观就是一盘“饺子”

不同的厨师做一盘菜,自然会有属于自己的特点。而“幽默大师”林语堂作为文学代表者,在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之前,必将树立自己的文学观,这样才会有比较鲜明的个性。

而林语堂对待文学的态度,主要还是离不开幽默。

先看教育背景,林语堂的父亲是一位很讲究幽默的老先生。老先生是一名牧师,曾经在某次工作的时候需要加入一些演讲的环节,可是正在演讲的时候发现底下的听众们,男的在睡觉,女的在聊天。

这样的现象让整个工作没有办法进行,这时候林语堂的父亲就说了一句话,尽显幽默:亲爱的女士们,声音切勿太大,否则容易吵醒旁边正在睡觉的男士。

再看林语堂自己对幽默的理解。林语堂的名言大多数也渗透着幽默的风格,曾经林语堂告诫自己的学生说: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这种幽默转个头来想想,其实是对于人生的一种态度,然后将人生观渗透到了自己对待文学的态度之中,然后才有了幽默观。

这个幽默观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创作这一方面。但是从文学幽默观这个角度,又让后人看到了林语堂身上的想得开。

然后,再提到的一句经典名人名言就是上面引出的:绅士的演讲,应该像女人的裙子,愈短愈好。说出这句话时,是在林语堂曾经参加的一次演讲中。轮到林语堂的时候,整个比赛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为了节约时间,这才语出惊人。

不得不承认,越幽默的话语越容易招人稀罕。就像现在娱乐圈中的黄渤,不论是何场合,总是在语言中尽显幽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人认为:幽默,也许是只有个人经历十分丰富,才能够累积出来的一种优势。

也有人说:幽默是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如果对待生活能够想得开,那么在谈吐时,必将尽显幽默。

但是不论如何去说,初读林语堂会觉得他是谈笑风生的豁达人士。深读林语堂时,会觉得他是一个十分幽默的学者,把自己的幽默从人生观渗透到了自己的文学创作态度中,给喜爱林语堂的读者们包了一盘美味的“饺子”。不禁感叹: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林语堂!

现实加梦想再加幽默,可就是睿智了

中国人对于智慧的理解可以分为多个方面,比如说有一个词叫做大智若愚,这也是体现智慧的一个形容方式。

林语堂是一个笨笨的人吗?好像不是这样。如果林语堂真的智商不尽人意,那么又是如何创造那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翻译得来那么多富有灵性的作品集的呢?

林语堂的智慧是披着幽默的大智若愚,如果每一个人的生活就像是走街串巷。有些人可能会走着走着就迷路了,然后在迷路时陷入疯狂,这种疯狂慢慢的会让人变得抑郁,走不出巷子的那些人,最后都喜欢和自己较劲。

而幽默的人就像是不论走哪一条路,都喜欢哼着小曲与他人聊天,然后欣赏沿途的风景,这种豁达的心理,才能够有基础让这个人呈现幽默。

所以有人说,林语堂的幽默是在压力之下演变而来的一种性格。但其实谁都有压力,但是不一定谁都会幽默。结合现实问题,再加上自己的文学梦想,同时再融合一些幽默的特性,最后得出来的就是林语堂睿智的形象。

另外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到:林语堂是福建人。福建这个地方人杰地灵,往往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发展方向不往官场那边延伸,而是向文学这方面深入。

福建这里代表的文学人物有很多,比如说像林徽因、冰心、舒婷等等。这些名人从小对于文学的向往似乎就比较深厚,也许这是大的环境所赋予给这里子弟的一大优势。

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一个大的时代背景,能够赋予一个后辈更大的崛起空间。而林语堂的幽默形象,自然也不可能仅仅只是一个人的努力成果,这其中自然得提到福建的多文学环境优势。

读过林语堂的文集之后,其中有一点让很多读者无法忘怀。那就是:活得明白更重要。

“幽默大师”林语堂也经历过动乱,但是不争不抢不闹,稳得一世安宁。能够让家人安定,哪怕日子过的清贫了些,也是值得珍惜之处。人生的过程中如果感觉快乐不够多,不妨读读林语堂先生的作品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085.html